“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一件事情铁了心去干,谁也阻挡不了,或是对一件事情发生以后表示无能为力。其所表示的含义大家都能领会,可这个“天要下雨”和“娘要嫁人”有什么关联呢?
据说在明代,有一个叫朱耀宗的人,在他出生不久就没了父亲,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拉扯大,从小对他抱有很大期望,在朱耀宗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找了当地有名的秀才当老师。

而朱耀宗也相当争气,年纪轻轻才十八岁就考中状元,并且在殿试过程中受到皇帝青睐,将朱耀宗招为驸马,走上了人生巅峰。
此时的朱耀宗也没忘记自己含辛茹苦的母亲,于是向皇帝请求给自己守寡的母亲立个贞节牌坊,皇帝当即答应。
谁知等朱耀宗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乡,对母亲说起此事,朱母却立马拒绝,表示不能接受这个贞节牌坊。
原来,在朱耀宗离家的这段时间里,恩师张秀才的老婆也去世了,之后在张秀才与朱耀宗母亲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两人逐渐有了感情,准备等朱耀宗就告诉他这件事情。

朱耀宗听闻后犹如晴天霹雳,毕竟之前就已经将母亲守寡多年的事情告诉给了皇帝,这欺君之罪搞不好是要被灭九族的。
但朱母这边也不容易,自己一人独自走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一起白头的伴,说放弃就放弃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便让老天来决定。
她将自己刚洗的裙子晾在外边,说如果一天一夜之内太阳能将裙子晒干,便与张秀才断绝关系,要是一天之内没晒干,那就是天意,不可违抗。
朱耀宗看着外边蓝天白云艳阳高照,认为裙子必被晒干,谁知过了一阵子突然电闪雷鸣,到第二天整整下了一天暴雨。

看来老天爷也支持朱母跟张秀才,朱耀宗只有将此事老老实实地给皇帝汇报,谁知皇帝知道后认为朱耀宗不知者无罪,母亲与张秀才是天作之合,顺其自然就好了。
于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
的确,“天要下雨”属于自然现象,是老天爷的事,谁能管得了?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刻还阳光灿烂,下一秒可能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人在自然面前往往无能为力。
对于“娘要嫁人”,古代寡妇再婚本来就不容易,要是能遇到合适的人,重新找个依靠,也是人之常情,一旦她下定决心,旁人往往也很难阻拦。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似乎有那么一点关联,但这毕竟是个故事,就当听个乐呵吧!
之外,也有人认为此处的“娘”说的并不是母亲,而是指优秀的年轻女子。
《玉篇·女部》对“娘”的解释是:“娘,少女之号”,如唐代晁采所作的《子夜歌·其六》中有“寄语闺中娘,颜色不常好”的诗句,此处的“娘”指的就是年轻女子、姑娘的意思。
而古时候人们用“孃(niáng)”来指母亲,只是后来“娘”代替了“孃”。

那这么说来就清晰明了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轻的漂亮的姑娘们终归是要嫁人的,就像天要下雨一样,谁都阻挡不了。
或许这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语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