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6 日,港股小米集团 - W(01810.HK)表现亮眼,股价涨近 5%,一举突破至 55.8 港元,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也成功突破 1.4 万亿港元。这一涨势无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那么小米股票此次上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股民又是否该考虑入手呢?

小米汽车自推出以来便备受市场关注,以小米 SU7 为例,其销售数据十分亮眼。有媒体统计,1 月份小米 SU7 在北京、深圳、广州和上海这四个一线城市的销量均冲进榜单前五,在北京售出 1248 台,深圳销售 1213 台,广州销量为 1219 台,上海共售出 1265 台 。2 月 24 日,车 fans 的创始人孙少军揭示小米汽车近期强劲表现,在 2 月 17 - 23 日,小米汽车新增锁单量超过 1.1 万份,与前一周基本持平,进入 2025 年,小米汽车连续数周新增订单量稳定突破 1 万份。在 2 月 10 - 16 日,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约 0.69 万辆,跻身中国造车新势力前三甲 。还有博主透露,小米 SU7 的锁单量预计很快就会达到 35 万,累积未交付订单大约为 15 万台,销量估计在 18 万台左右。

特别是小米 SU7 Ultra,雷军表示对于其 1 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团队已有 9 成把握。该车型在去年 11 月开启预售,预售价 81.49 万元,预售 10 分钟小订量就突破 3680 台。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系统,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时间仅 1.98 秒,还连续刷新 4 条国内赛道的四门量产车圈速纪录 。强大的产品力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有力推动了小米股价上升。
(二)手机高端化成效显著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迈向高端化进程成果显著。市场调研机构 Omdia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全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攀升至 12.23 亿部,同比增长 7.1%,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 1.69 亿部,稳居全球第三,相比 2023 年增加了 2000 多万部出货量 。2024 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约为 4500 万台,环比增长 80%,同比增长 1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
2024 年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了 5% 的增长,三星出货量达到 4640 万部,同比增长 6%,位居第一;苹果全年出货量达 3490 万部,同比增长 1%,位列第二;小米则以 2220 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三,出货量与 2023 年持平 。在国内市场,2025 年春节假期期间,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127%,在 1 月 20 - 26 日,小米手机总激活量高达 130 万台,占据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 19.7%,登顶当周中国市场销量榜首 。小米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用户体验以及强化品牌形象,其高端机型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不仅提升了手机业务的利润空间,也提升了公司整体的品牌价值,为股价上涨提供支撑。

小米长期以来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广泛布局,构建了庞大的 IoT 生态。从智能家电到智能穿戴设备等,众多品类产品相互连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智能家居体验。随着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优势逐渐凸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成为股票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

对于股民来说,是否购买小米股票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从积极方面看,小米在汽车、手机、智能家居等业务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且目前市值突破 1.4 万亿港元,与苹果、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相比,仍有一定的市值增长空间。众多分析师也较为看好,如摩根士丹利称近期小米集团股价回调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了好机会;花旗维持对小米股票的 “买入” 评级,并提升了每股收益预期 。
然而,投资也存在风险。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续产品能否持续保持竞争力存在不确定性;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市场份额随时可能变化。同时,小米长期不给小股东分红,却给大股东大量股权激励,这也是股民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股民在决定是否购买小米股票时,要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密切关注小米公司的业务动态和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财务状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再做出理性决策。
作者:龚翔
图片:网络
联系邮箱:kungxiang202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