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夏天,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彼时,我正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两年前,我和同村的李占国、周满堂怀揣着梦想,应征入伍,从山西的黄土高坡来到了繁华的江城黄州。部队生活虽然辛苦,但我们充满干劲,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命运的齿轮却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转动。部队整建制转为地方建筑公司,士兵身份转变为工人。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战友们纷纷选择退伍返乡。占国和满堂都找到了归宿,一个在乡供销社,一个在公社,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我的家在山西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除了大山,一无所有。父亲在电话里沉重的叹息和那句“咋办?这天大的事儿,咱家也没门路啊”,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留下还是离开?我的未来在哪里?这个选择题困扰着我。
最终,我目送着占国和满堂登上返乡的列车,自己却留在了这片充满未知的土地。离开,我能做什么?回家务农,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这不是我想要的。留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在深圳的日子,艰苦而漫长。我们住在简陋的竹棚里,忍受着蚊虫叮咬和潮湿的侵袭。工地上,烈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我搬砖、运沙,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繁重的劳动。夜晚,疲惫的身体倒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转眼到了1984年的夏天,命运的转机出现了。指导员告诉我,公司正在组建设备安装队,并推荐我加入。我犹豫了,自己对设备安装一窍不通。指导员鼓励我说:“别看不起自己,咱当兵的就得敢闯。”他的话给了我勇气,我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刚开始,我在安装队里只能做些杂活。为了尽快掌握技术,我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图纸,向师傅请教。一次,厂里一台关键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整个工地停工。师傅们束手无策,我鼓起勇气说:“要不让我试试?”
我对着图纸研究了一整夜,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成功修复。厂长对我大加赞赏,并安排我参加技术培训班。这次经历,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几年后,我凭借过硬的技术,成为了厂里的副队长。
在厂里,我还收获了爱情。我和医务室的护士陈晓红相识相恋,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们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却充满了幸福。1988年,我通过招干考试,成为厂里的正式职工。随着厂子效益的提升,我的职位也一路晋升,最终坐上了厂长的位置。
每年春节回老家,我都会带着妻儿去看望父母。偶尔,也会和占国、满堂小聚。他们留在老家,一个在乡办企业上班,一个做点小生意,生活平平淡淡。看着他们,我不禁感慨命运的安排。占国笑着问我:“兄弟,你咋就这么好运?”我摇摇头,说:“哪有什么好运,不过是当年当兵练就的韧劲,遇到困难不认输罢了。”
2021年,我从厂长的位置上退休了。回首往事,当年那个站在火车站台,泪流满面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拥有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父亲那句担忧的“咋办”,如今已变成了亲友们口中的“田厂长”。
命运的道路,充满着未知和挑战。我的故事,或许能给一些人带来启发:面对选择,要敢于挑战,抓住机遇;面对困难,要勇于坚持,永不放弃。那么,您认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