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云,到了部队好好干,别给咱老李家丢脸!”父亲粗糙的大手在她肩上拍了拍,眼眶红红的。母亲则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女孩子家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她强忍着泪水,笑着说:“爹,娘,放心吧!我肯定出息给你们看!”火车汽笛声响,车轮缓缓转动,她看着站台上越来越小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谁也没想到,这个倔强的农村姑娘,日后会成为一名副师级干部,而这,竟和她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有着不解之缘。
新兵连的日子艰苦而枯燥,每天不是操练就是擦枪,累得腰酸背痛。但只要一有机会写板报,李巧云就格外兴奋。她从小就喜欢练字,没想到这在部队也成了“特长”。一次,她正在宿舍练字,同乡好友小王哭丧着脸跑来:“巧云,你说咱们这样能坚持多久啊?我想家了……”
李巧云放下笔,递给小王几块从家里带来的红糖:“吃点甜的,就不苦了。咱们是来为国家做贡献的,可不是来镀金的!”她顿了顿,又笑着说:“再说了,你不是还有我陪着你吗?”两人聊起了家乡的趣事,渐渐忘了思乡的愁绪。
1981年,李巧云被选为预提干对象。半年后,她被分到学院政治部干部科当管理员。整理档案、填写表格,她格外认真,生怕出错。科长检查工作时,看到她工整漂亮的表格,不禁赞叹:“小李,你这字写得真不赖!比那些大老爷们儿写得都好!”
从此,李巧云的“字名声”在院里传开了,连奖状都由她来写。但她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报了文化补习班,最终拿到了中专文凭。
1985年,李巧云结婚了,丈夫小张是同院的军官。婚后不久,她调到基地干部科当干事。生孩子、适应新工作、处理婆媳关系,让她忙得焦头烂额。
“你看看你,当什么兵不好,非要当干部!现在把身子搞垮了吧?”婆婆的一句抱怨,让她委屈得直掉眼泪。为了改善婆媳关系,李巧云想了个办法——邀请几位同事的婆婆来家里做客,让她们和自己的婆婆聊天。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婆婆的心情好了,两人的关系也渐渐融洽起来。
一天晚上,婆婆悄悄塞给她一包药材:“闺女,我知道你不容易,这是我托老家人寄来的,你熬水喝,补补身子。”那一刻,李巧云百感交集,泪水夺眶而出。
工作上,李巧云也逐渐崭露头角。她办事利索,思维清晰,很快被提拔为干部科长。要知道,在当时,部队里的女干部科长可是凤毛麟角!
1999年底,基地接到上级通知,要进行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作为干部科长,李巧云负责协调人员调配。演习前夕,她发现一份重要文件出了差错——新来的文书小王把几个部门的人员名单搞混了!如果按这个错误方案执行,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演习进程。李巧云立刻向上级汇报,并连夜修改方案,直到凌晨才完成。
2000年,她升任正团职。正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2005年,她被查出患了乳腺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一度陷入绝望。
“别怕,我们一起挺过去!”丈夫紧紧握着她的手,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力量。战友们也经常来医院看望她,给她加油鼓劲。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经过半年的治疗,李巧云终于战胜了病魔,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1年,李巧云退休了。回顾33年的军旅生涯,她感慨万千。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女孩,到享受副师级待遇的退休干部,靠的不仅是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她踏实肯干的劲头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如今,她常和年轻人说:“不管你有什么特长,只要肯努力,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李巧云放下手中的钢笔,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她知道,军装虽已脱下,但军人的精神将永远伴随她,激励她继续为这个她深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