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卖处方药,重磅新规来了!(附重点解读)

小豆丁说健康 2023-09-13 01:54:05

药店卖处方药,禁止AI(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该规定或在北京率先落地,这对全国线下药店以及B2C、O2O等线上平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禁止AI自动生成处方,北京或率先落地

日前,北京市卫健委出台了《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是,北京出台的这份针对互联网诊疗监管的实施办法,依然是继国家卫健委2022年3月15日出台《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之后第一个地方出台互联网诊疗监管办法,象征意味浓厚。

需要关注的是,《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因为明确禁止AI自动生成处方的条款迅速火出圈,被各路媒体争相报道转发。

火爆出圈背后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AI是现今互联网自带流量的热词,尤其是ChatGpt被人们广泛使用之后;二是AI自动生产处方早已流行多年,AI自动生成处方已然是互联网医疗平台尤其是医药电商平台通用的做法。禁止AI自动生成处方一旦执行就是推翻行业的现有操作方法,必然对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笔者看来,该意见稿的重点只有一个,即禁止AI自动生成处方的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药品管理。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经药师审核合格后方可生效,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

购药便捷性大幅提升,医院、药店、顾客皆大欢喜?

基于上述意见稿,需求方、供应方已经很明确了,需求方是求医问药的患者,是购买处方药的顾客。供应方是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

有的朋友可能会疑问,我在互联网平台、甚至线下药店买处方药时,没有处方怎么也可以通过后台开电子处方呢?

对此,需要说明的是,互联网买处方药必须先开具处方单,方能购买处方药否则违规,这个时候开具电子处方的供应方也是互联网医院,但是购买药品的顾客可能是直接通过医药电商平台、线下药店这三个渠道对接的互联网医院而获得电子处方,可能电子处方与自己的关联不是很大。

所以,这份意见稿文件的重点意味着,禁止互联网医院问诊的时候用AI自动生成处方(实体医院会有医生现场面对面手写处方用不着AI );禁止医药电商平台用AI自动生成处方;禁止线下药店用AI自动生成处方。

其实,在互联网医院普及之前,人们购买处方药只能是在医疗机构看完病之后拿着纸质处方在医疗机构内部的药房买药或者出示这个纸质处方(包括处方的照片)在社会零售药店购买处方药。

互联网医院普及之后,尤其是医药电商平台迅猛发展,为“处方药网售”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那就是人们购买处方药没有纸质处方是允许的,只需要通过手机软件后台用互联网医院的AI自动生成电子处方了。

AI自动生成电子处方出来后,人们线上、线下购买处方药的效率空前提高。

AI自动问诊开方:患者自己诊断,AI以药对症

有人还会提问,互联网问诊开处方药,如何判断接诊的是医师本人还是AI自动接诊开?

笔者认为,无论是互联网诊疗服务还是单纯为了开设电子处方,终端设备两头的医患双方都无需打开摄像头实时视频交流,只需要像微信聊天一样打字发图片即可,所以,患者那一边的终端是医生本人还是AI本机,无从考证无法辨别。

如果只是用互联网诊疗开设电子处方,那么医生那一边的对话会是引导式勾选式的提问速战速决倒出电子处方,患者只需要根据另一头的医生或者AI的提问进行回答或勾选答案即可,这样更无法判断接诊的是医生本人还是AI本机。

一般来讲,患者在平台开具电子处方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患者点击需要购买的处方药数量之后进入医患沟通界面,这个时候一些平台会随机派发的一个认证的真人医师的ID,而接诊的实际是AI医师;接下来,AI医师会在几秒钟之内发送一个引导性的问题框架,患者只需要点击是,然后一个电子处方就快速地自动生成了。

目前,AI自动生成处方的逻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患者“自我诊断”,医生“以药对症”。

AI自动生成处方,助推了线上处方药市场的繁荣

我国处方药市场占药品终端消费市场85%以上,其中80%左右的处方药通过医院渠道销售。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保”等政策的探索。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药品终端销售额为17747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368亿元,同比增长51.49%。根据京东的招股书说明,我国处方药线上销售额渗透率在2015年只有6.7%,到2021年处方药销售额渗透率已达16.7%,全国所有的处方药销售接近1/5是通过线上完成的。

可以看到,没有AI自动生成处方的话大量的线上处方药购买订单是无法完成的,因为没有处方的顾客只能通过去医院挂号问诊获得处方或者等待互联网医院后台的真人医师的亲自问诊获得处方,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而且这几年药品零售O2O发展尤其迅猛,O2O是打通患者用药的最后一公里,速度和效率至关重要,尤其是购买处方药的顾客通过同城的药店在线上购买处方药送货到家,能否及时获得处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多家医药零售企业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其互联网业务的布局及增长势头。

AI没有处方权

AI自动生成处方禁令的公布,对行业影响有利也有弊,笔者把其做成一个表格方便进行对比。

有人可能问,不允许AI自动生成处方,是不是就意味着允许AI被动生成处方?

对此,笔者认为,没有AI被动处方这种操作,既然是AI人工智能就不存在被动,需要人工操作的那就是真人处方,只有真人处方和AI自动生成处方两种情况,不存在第三种。

结合文件来看,禁止AI处方就是只允许AI参与问诊不允许处方,AI医生没有处方权,只有审方权。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该文件规定,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也就是说医师在非执业地点不具有处方权。

按照《处方管理法》对处方权的定义,AI人工智能根本不可能拥有处方权,那么怎么能自动生成处方呢?所以,AI自动生生处方其实是一个行业不规范操作的伪命题。

网售处方药,真实性、安全性应为前提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用大篇幅报道倡议“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然而处方药网售的“草率”带来的安全性也是广受质疑的。这其中尤以“少女网购200粒处方药服后身亡”事件导致处方药网售的安全性被反复强调。

2018年11月,上海22岁女孩马晓晓(化名)登陆一家名为“xx网商城”的第三方药品交易服务平台,分别在四个入驻平台的药店共计购买了18盒秋水仙碱片。当日下午,父母下班回家时发现,马晓晓已经服下200粒秋水仙碱造成中毒,于是马上把她送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抢救。最终因过量服用药物,导致爆发性肝功能衰竭,马晓晓于22日早上8点50分不幸去世。

处方来源的真实可靠,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网售处方药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对已经使用的电子处方进行标记,避免处方重复使用。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的,应当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并签订协议。通过溯源管理,可以清晰界定各方权责。

0 阅读:1

小豆丁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