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9

潘凤评健康 2024-01-16 15:16:08

9.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此条亦不似仲景辞气。《千金》主疗与此异。《外台》但引《千金》,不云仲景方,然温经汤实妇科要药,不可废也。

五十所,犹言“五十许”,旧注“所”字多属下为句,非。下利,程氏、《金鉴》并云当作“下血”,是。《千金》云“崩中下血”,月经来过多,方药亦但调经止血,非所以治下利也。带下,亦谓腰带以下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惟本方固自能治赤白带下耳。本方主腹痛、崩漏,略似胶艾汤,惟有唇口干燥等上虚热之证,与胶艾汤不同。其挛急痛,又略似当归芍药散,惟无水气之变,与当芍散又不同。其他可参看方后诸家用法。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〇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芍药下“各二两”三字,似剩,然徐镕本、俞桥本并同,姑仍之。兼取之“取”,徐、沈、尤氏注本并改作“治”。

《千金方》云: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服之亦佳,方(即本方用当归三两,半夏八两,余同)。《外台》引《千金》名温经汤,斛作“斗”。

《和剂局方》云:温经汤(即本方),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医学入门》名大温经汤)。

《杨氏家藏方》云:调经汤(于本方去阿胶,加五加皮、熟干地黄、乌药、红花、没药)治冲任脉虚,风寒客搏,气结凝滞,每经候将行,脐腹先作撮痛,或小腹急痛攻注,腰脚疼重,经欲行时预前五日,及经断后五日,并宜服之。

《方函口诀》云:此方以胞门虚寒为目的。凡妇人血室虚弱,月水不调,腰冷腹痛,头疼下血,有种种虚寒候者,用之,不可拘年五十云云,却宜从方后之主治。

又:下血癥,唇口干燥,手掌烦热,上热下寒,腹无块者,为本方之适应证。若有癥块,血下不畅者,宜桂枝茯苓丸,比此更重一等者,属桃核承气汤。

程氏云:妇人有瘀血,当用前证下瘀血汤。今妇人年五十,当天癸竭之时,又非下药所宜,故以温下治之,以血得温即行也。经寒者温以茱萸姜桂,血虚者益以芍药归芎,气虚者补以人参甘草,血枯者润以阿胶麦冬,半夏用以止带下,牡丹用以逐坚癥,十二味为养血温经之剂,则瘀血自行,而新血自生矣,故亦主不孕、崩中,而调月水。

元坚云:此方半夏,其旨难晰。程氏谓以止带下,殊属无稽。徐氏曰:“下利已久,脾气有伤,故以姜半正脾气”,亦未核。

渊雷案:

此方用参、萸、姜、半,为有呕逆胃病之证耳。妇人下焦寒,腹痛、经不调者,多兼见呕逆之证。征之临床实验,乃知立方之妙。注家执《金匮》本文之主疗以解方意,遂多不可通。

程氏诸方解虽觉条畅,每病其臆撰药效。此云半夏以止带下,以经文带下为赤白带下,既已误矣,半夏又岂能治赤白带下哉?《本事方》用半夏、猪苓、牡蛎,治白浊梦遗,时珍遂云治带下,然许氏之方,非半夏一味之功,带下与白浊、梦遗,亦自相似而不同。

1 阅读:8

潘凤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