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一篇综述显示,全球范围内,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脂肪肝。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肥胖人群身上,甚至有些看似瘦的人也可能中招。而导致脂肪肝的三大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饮酒,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肥胖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之一,过量摄入脂肪、消耗不足,会给肝脏带来沉重的代谢负担。此外,即便体重正常,如果体脂率过高,同样可能会被脂肪肝盯上。
胰岛素抵抗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而长期饮酒则会加重肝脏负担,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引发炎症和氧化应激,最终影响肝细胞健康。
既然脂肪肝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预防和改善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管理体重和饮食。减重7%~10%就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和脂肪变性,但需要长期坚持,避免体重反弹。
饮食方面,建议减少高脂肪、精加工食品的摄入,如香肠、奶油蛋糕、油炸食品等,同时增加高纤维蔬菜、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胡萝卜、生菜、瘦肉、鱼虾等。要警惕“不沾肉”的误区,不吃肉蛋奶反而可能影响肝脏修复。
运动同样不可或缺,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结合有氧和抗阻训练,减少久坐时间。此外,戒酒越早越好,任何阶段减少酒精摄入都有助于改善脂肪肝。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姚晓柏】
【编辑: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