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城市和公路不修绿化带?

红叶舞山丘 2025-04-06 22:58:42

我们都知道在城市中修绿化带能美化环境,除尘、降噪,降温;特别是在夏季,缺少绿化的城市会形成热岛效应,让城市犹如处在蒸笼中一般。而公路中间的隔离带和绿化带,能缓解司机的视疲劳、让心情愉悦,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外国游客来中国之后,很大一部分人都对中国城市的环境和绿化程度感到惊讶,并特别的喜欢和享受。但欧美国家的多数城市,街道和住宅小区里为什么都很少有绿化呢?

中国在1992年开始提倡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之后,市民的居住环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每个新建小区都有绿化标准和要求。街道两旁的树木、绿植、花卉随处可见,处处都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我们已经渐渐习惯这种环境,甚至还开始嫌弃起了鸟语花香中的“鸟语”;因为环境太好,给鸟类提供了很好的栖息环境,所以鸟类大增。在一些绿化好、环境好的高档一些的小区,鸟类更多,以至于很多居民早早的就被鸟儿吵醒,不堪其扰,这算是个幸福的烦恼吧。欧美游客看到这种环境,确是异常的喜欢,这种亲近自然、贴近自然的城市环境,是他们没有的。

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城市广场,除了雕像、喷泉,基本都是光秃秃的。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照下来,一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很多城市居民家里都没有装空调(欧美国家装一台空调很贵,电费也贵),那太阳的直射和地气卷起的热浪,让这些人在夏季更是难受。发达国家热死人不是新闻,它每年都在发生。为什么他们不对城市进行绿化、美化,让居民可以有一个好的环境降温、降噪居住,有一个优美放松的街道散步、逛街呢?香榭丽舍大街为什么很出名?因为它有街道两旁漂亮的梧桐树。其他城市和街道为什么不效仿呢?一是没钱,二是不愿意。让普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从来不是西方Z府的选择,他们曾经非常富裕的时候,考虑的是固化阶层,用了很多办法企图让精英阶层永远处于上层;至于更新基础设施、改善民生,那只是选举的时候喊的口号而已。政党花那些钱在公共服务上,不如直接用在“福利”上拉拢选民,“买”下他们手中的选票,这是对当权者最有利的事。

多年的高福利政策掏空发达国家的底子,当发现曾经的基础设施落后了、破旧了、需要更新了,却没有钱了!当他们的水电管网、公路、铁路、地铁都还在用几十上百年前的老家伙的时候,怎么能指望他们花钱搞绿化呢?!城市的绿化真的是很大一笔钱,我们眼中不起眼的一棵树、一片花园、一块草丛,都价值不菲!修建起来了、种好了的花木,还长期需要人打理维护,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一些人说国富了民不富,那是因为国家把那些财富很多都用于公共建设上了,你享受了而不自知而已。可能有些人说,我不坐高铁坐绿皮火车也行,新~疆、西~藏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没必要修那么好的公路,城市里不搞绿化也行,把那钱发到我手中,让我能富裕的生活才最好。那结局恐怕就是钱花光了,还是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然后又在意林中发文说国外什么什么都好!免签来华旅游的,都是号称“发达国家”的人。看他们在旅行中的表现和旅行后回国的言论,就知道中国是做对了!以人为本的Z府,是要照顾到所有人;而不是在各个地区建立富人区,把环境、教育、安全、服务等公共产品人为的差异化,用财富划一道鸿沟把精英人群和普通人隔离开来。现在欧美国家有个普遍现象: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不同街区的人像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西方国家的富人要高人一等,在中国的富人,他可能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但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对方是富人,就要去仰视他、让着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开百万豪车的人跟开10来万代步车的人争吵、冲突的视频,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因为谁有钱而觉得他高人一等,任他拿捏欺负。就是老板对员工态度不好,也可能挨骂、挨揍,大不了劳资不干了!这世界上,人格上最平等的是中国人。

所以这绿化带修不修,体现的是Z府对人民的照顾,公共投入惠及到每一个人,这是最大的公平。以前还能拿西方的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忽悠人,现在的国人都知道那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那些钱早在税金里扣除了不说,要享受到那免费的医疗还得看自己的命够不够硬,能不能挺!西方富裕的时候都搞不起来的东西,日薄西山的他们,现在更是想都别想了。

0 阅读:0

红叶舞山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