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8年男子却没被提干,退伍3年后团长打电话:有个任务需要你

九申侃篮球 2025-03-20 04:01:00

注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铁军,还记得三年前那趟列车上的老人吗?"电话那头传来团长熟悉而沉稳的声音。

李铁军浑身一震,紧握手机。"记得,那位老人..."他声音有些发颤。

"他找到了我,说有个任务,非你不可。"团长顿了顿,"铁军,你能回部队一趟吗?"

沉默几秒后,李铁军深吸一口气:"好,我明天就去。"挂断电话,他望着破旧的房顶,想到了很多。

01

李铁军蹬着三轮车穿梭在乡间泥泞小路上。

"李叔,这个快递给我签收吧!"门口的妇人冲他喊道。

李铁军将车停好,拿出包裹核对信息。"没问题,请签字。"

妇人签完名,好奇地打量着李铁军,"听说你以前是当兵的?"

李铁军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当了那么多年兵,回来就送快递啊?"妇人的语气里带着不解。

"工作都是一样的。"李铁军简短地回答。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村里人不理解,参军8年的人最后回来送快递。

李铁军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

他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先跑步5公里,然后做50个俯卧撑。

退伍三年了,这些习惯从未改变。

"铁军!吃饭了!"母亲赵春花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铁军骑着三轮车回到家。

简陋的土砖房外,父亲李大山坐在门槛上抽旱烟。

看到儿子回来,李大山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进屋。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隔壁老马家儿子前天升职了,当上了县城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李大山夹了块咸菜,语气中带着酸楚。

李铁军低头扒饭,没有回应。

"铁军啊,你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考虑个对象了?"赵春花小心翼翼地提议。

"妈,我现在这样挺好。"

"好什么好!"李大山拍桌而起,"人家当兵几年就提干了,你倒好,8年就是个老兵油子,回来还是个送快递的!"

李铁军放下碗筷,站起身。

"爸,我出去透透气。"

走出家门,李铁军点了根烟。

远处,马小龙开着崭新的小轿车经过,看到他后降下车窗。

"哟,老李啊,今天送了多少快递啊?"

李铁军吐出一口烟,笑了笑没说话。

"对了,下周我结婚,到时候你可得来啊!"马小龙语气中带着得意。

李铁军点头应下。

马小龙驾车绝尘而去,留下一路尘土飞扬。

夜幕降临,李铁军躺在床上,望着斑驳的天花板。

他回想起军营里的日子。

8年的军旅生涯,他拿过射击标兵,当过连队文书,训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同批入伍的战友大多提了干,只有他因为家里条件差,学历低,一直没能如愿。

退伍时,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悄悄地收拾行李离开了。

清晨,闹钟准时响起。

李铁军利落地翻身下床,简单洗漱后换上运动服。

村口的晨雾还未散去,他已经开始了日常的跑步训练。

五公里跑完,汗水浸透了T恤。

他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做完最后一组俯卧撑,这才起身往快递站走去。

快递站的站长刘大头正在分拣包裹。

"铁军,今天有东坪村和西屯村的件,二十多个,你跑一趟。"

李铁军点点头,开始装车。

"对了,马上月底了,上个月的提成还差两百,我这月一起给你。"刘大头边整理单子边说。

李铁军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包裹装上三轮车。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刘大头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克扣工资,但在这个小村子里,工作机会本就不多。

送完一上午的快递,李铁军回到站里休息。

02

手机响了起来,是老班长刘强的电话。

"铁军,下周六老连长结婚,你来不来?"

"在哪里办?"

"县城新开的金玉满堂酒店,挺气派的。"

李铁军犹豫了一下,"我尽量吧,最近工作挺忙的。"

"别推辞了,好不容易聚一次。"刘强劝道,"连里不少老战友都会去,大家都很想你。"

挂断电话,李铁军叹了口气。

他不是不想去,只是不愿面对那些已经当上军官的战友们。

比起他们的风光,自己这个送快递的显得多么寒酸。

下午送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

李铁军冒雨将包裹送到一户人家门口。

"大雨天还送快递,真辛苦。"户主是个中年妇女,递给他一条毛巾。

"谢谢,不用了,还有几个件要送。"李铁军婉拒了。

"听说你以前是兵哥哥?怎么会回来送快递呢?"妇女好奇地问。

李铁军笑了笑,"服役期满就回来了。"

"我家儿子今年也去当兵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像你一样。"妇女眼中露出担忧。

"放心吧,现在部队条件好,有能力的都能提干。"李铁军安慰道。

看着妇女欣慰的笑容,李铁军心里五味杂陈。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铁军,吃饭了没?我给你热着呢。"赵春花从厨房探出头来。

"还没,妈。我先换件衣服。"

李铁军浑身湿透,疲惫不堪。

换好衣服出来,他看到父亲李大山正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

"爸。"李铁军打了个招呼。

李大山头也不抬,只是"嗯"了一声。

饭桌上,父子俩各自沉默。

赵春花试图活跃气氛,"铁军,马小龙这孩子下周结婚,咱们应该准备点什么礼物?"

"随个红包就行。"李铁军简短地回答。

"你和马小龙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不是挺好的吗?"赵春花继续问道。

李铁军苦笑,"小时候是,现在不同了。"

"有什么不同?"李大山突然开口,"人家有车有房,当上项目经理,你呢?"

"爸..."

"你爸说得没错。"赵春花叹气道,"你参军前,多少姑娘看上你,现在呢?都嫌你没出息。"

李铁军放下筷子,"我吃饱了。"

回到自己的小屋,李铁军从床底拖出一个旧军用背包。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一个褪色的军帽,轻轻抚摸着。

背包里还有一叠老照片,是他在部队时和战友们的合影。

他翻到最后一张,那是退伍前在列车上拍的。

照片中,他穿着军装,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下列车。

李铁军闭上眼睛,思绪回到了三年前那个春天的下午。

列车摇晃着穿过山间,李铁军坐在窗边,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他的军装整齐地穿在身上,退伍证放在上衣口袋,沉甸甸的。

"小伙子,你是军人吧?"对面座位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微笑着问道。

李铁军收回目光,点点头:"是的,我刚退伍,正要回家。"

"好啊,军人就是不一样,看上去就精神。"老人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谢谢您。"李铁军腼腆地笑了笑,"您是去哪里?"

"我去省城看望我的儿子一家。"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孙子,今年五岁了,聪明得很。"

李铁军接过照片,照片上的小男孩笑容灿烂。"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是啊,为了见他,我这把老骨头每个月都要坐一次车。"老人爱怜地接过照片,小心地放回口袋。

两人聊着天,列车不断前行。窗外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车厢里,车厢内的空气却渐渐变得紧张。

"您没事吧?"李铁军注意到老人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老人摇摇头,想说什么,却突然捂住胸口,身体前倾,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医生!车上有医生吗?"李铁军立刻站起来大声呼喊,同时迅速来到老人身边,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

车厢内顿时骚动起来,乘客们纷纷探头张望。一位中年妇女快步走来:"我是护士,怎么了?"

"这位老人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李铁军让出位置,但没有走开。

护士检查了老人的情况,脸色凝重:"确实是心脏问题,需要马上送医院。"

列车长闻讯赶来:"下一站还有二十分钟,我们会尽快联系救护车。"

李铁军想起了在部队学过的急救知识:"不能等,我在军医那里学过一些急救方法,或许能帮上忙。"

在护士的协助下,李铁军让老人平躺在几个座位上,松开他的衣领和腰带,然后按照记忆中的步骤进行了初步急救。

"深呼吸,老人家,不要紧张。"李铁军握住老人颤抖的手,声音温和而坚定。

老人微弱地点点头,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感激。

列车员找来了急救箱,李铁军和护士一起,稳定了老人的病情。二十分钟后,列车到站,早已等候在站台的救护车立刻将老人送往医院。

"我和您一起去。"李铁军毫不犹豫地说,跟着上了救护车。

在医院里,李铁军一直守在老人身边,直到医生确认老人已经脱离危险。

傍晚时分,老人的儿子赶到医院,得知情况后,感激地握住李铁军的手:"谢谢你,年轻人,如果不是你,我父亲可能..."

"不用谢,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李铁军摆摆手。

老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向李铁军招手。李铁军走到床边,老人握住他的手:"小伙子,你不仅救了我一命,更保住了一个家庭。"

"您太客气了。"李铁军笑了笑。

"留个联系方式吧,我们一家人都想好好谢谢你。"老人的儿子拿出手机。

李铁军婉拒了:"真的不用,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老人的儿子坚持要为李铁军拍一张照片留念。

就这样,李铁军穿着军装,搀扶着刚出院的老人,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他收好照片,将背包重新藏好。

这是他与军队唯一的联系,也是他最珍视的回忆。

03

周末,村里热闹非凡。

马小龙结婚了,迎亲的车队足有二十多辆,全是豪车。

李铁军应邀参加了婚礼。

他随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坐在角落里的桌子上。

同桌的几位村民谈笑风生,话题不外乎是马小龙如何有出息,在县城买了房子,娶了漂亮媳妇。

"铁军,听说你当兵时挺厉害的,怎么现在就送个快递啊?"一位大爷好奇地问。

李铁军笑了笑,"服役期满就退伍了,很正常。"

"我家小子也想去当兵,你说值不值?"

李铁军认真地说,"当兵不只是为了出路,更是责任。如果他有这个想法,支持他去。"

"可你看,当了那么多年兵回来不也是送快递吗?"

这句话刺痛了李铁军,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每个人情况不同,我没有学历,也没特别的技能,送快递已经不错了。"

酒过三巡,马小龙来到李铁军这桌敬酒。

"铁军哥,谢谢你来!"马小龙举杯,脸上带着几分醉意。

李铁军起身回敬,"祝你新婚快乐。"

"铁军哥,我爸说县城电子厂在招人,你要不要去试试?比送快递强多了!"

李铁军笑了笑,"我现在挺好的,习惯了。"

马小龙拍拍他的肩膀,"别这么死心眼啊,电子厂一个月五六千呢,比送快递强多了。"

"谢谢,我会考虑的。"

马小龙走后,李铁军默默喝完了杯中酒。

他知道,在村里人眼中,他就是个没出息的退伍兵。

婚礼结束后,李铁军婉拒了朋友们的聚会邀请,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过村口小卖部,他买了两瓶啤酒。

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他仰头灌了一大口。

苦涩的液体流入喉咙,带来片刻的麻木。

"铁军,一个人喝闷酒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铁军转头,看到了老支书张大伯拄着拐杖走过来。

"张伯,您还没睡啊?"

"老了,睡不着。"张大伯在他身边坐下,"看你今天心事重重的,怎么了?"

李铁军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累。"

"是觉得自己不如马小龙吧?"张大伯直言不讳。

李铁军没有否认。

"娃啊,人各有志。当年你去当兵,是带着满腔热血的。这几年在部队,虽然没提干,但你保家卫国的责任可一点没少尽。"

李铁军抬头看了老人一眼。

"别看马小龙现在风光,当年他拿家里钱去县城做生意,不也赔过吗?他爹托关系才让他进了建筑公司。"张大伯语重心长地说。

"张伯,我不是嫉妒他。我只是...觉得对不起父母。他们盼着我当兵有出息,结果..."

"什么叫有出息?"张大伯打断他,"铁军,你知道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是什么吗?"

李铁军摇摇头。

"是我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城里当医生,小儿子留在村里种地。有人说我小儿子没出息,但他孝顺,负责,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我眼里,这就是有出息。"

李铁军若有所思。

张大伯拍拍他的肩膀,"娃,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走好自己的路,时间会证明一切。"

送走张大伯,李铁军仰望星空,心情稍微平复了些。

回到家,父母已经睡了,他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房间。

04

刚要躺下,手机突然响起。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这么晚了,会是谁?

"喂?"李铁军压低声音接通电话。

"是铁军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铁军猛地坐起身,"团长?"

"是我。"电话那头的人声音低沉有力,"三年不见,过得怎么样?"

李铁军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还行,在家乡找了份工作,生活挺稳定的。"李铁军最终选择了一个模糊的回答。

"听你的声音就知道,日子过得不如意。"团长似乎能透过电话看穿他的处境。

李铁军苦笑一声,没有反驳,只是问道:"团长,您怎么想起来找我?"

"铁军,还记得你退伍前那趟列车上的事吗?"团长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李铁军沉默片刻,"记得。"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床底下的那个旧军用背包。

三年前,李铁军退伍返乡的列车上,他帮助了一位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当时老人情况危急,李铁军用军医教的急救方法稳定了老人的病情,还联系了老人的家人。

"那不是什么大事,任何一个军人都会那么做。"李铁军补充道,语气平淡,似乎在淡化自己的功劳。

"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那个家庭却意味着一切。"团长的声音变得温和,"那位老人找到了我,他说,有个任务,需要你来完成。"团长的语气异常郑重。

李铁军握紧了手机,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什么任务?"

"这个不便在电话里说。你能不能来一趟部队?"团长的话中带着一丝急切。

李铁军犹豫了。回部队意味着要面对曾经的战友,那些已经当上军官的战友。

而他,只是个回到家乡的普通人,没有军衔,没有荣誉,只有一份平凡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

"团长,我已经退伍了。"李铁军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我知道,铁军。"团长叹了口气,"但老人专门找到我,点名要你。"

"为什么是我?"李铁军不解。

"也许因为你在那列车上展现出的军人品质让他印象深刻。"团长顿了顿,"铁军,我知道你顾虑什么。但这是个机会,也许能改变你的生活。"团长的声音充满诚意。

李铁军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位老人感激的眼神,还有列车上那一幕紧急施救的场景。

那种被需要的感觉,那种肩负责任的使命感,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了。

"老人家身体怎么样了?"李铁军忽然问道。

"恢复得不错,精神很好。"团长回答,"他很想再见见你。"

沉默良久,李铁军终于开口,"好,我明天就去。"

"太好了!"团长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我派车去接你。"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李铁军婉拒了,"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

"好,铁军,明天见。"团长的语气中带着欣慰。

挂断电话,李铁军久久不能入睡。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但心里隐约燃起一丝期待。

05

第二天一早,李铁军跟父母说要出趟远门。

"又要干什么去?"李大山眉头紧锁。

"有点事,可能要几天时间。"

"是不是那个快递站又克扣你工资了?要不你还是去县城电子厂吧,起码稳定。"赵春花担忧地说。

"妈,不是这事。我会尽快回来的。"

李铁军收拾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前往部队的路。

火车上,他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回想起当年离家参军的情景。

那时他意气风发,满怀憧憬。

如今,他只想知道团长口中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六个小时后,他站在了熟悉的军营门口。

"同志,请出示证件。"哨兵拦住了他。

李铁军掏出退伍证,"我找王团长,他让我来的。"

哨兵核实后,让他在门卫室等待。

不一会儿,一位戴着少校军衔的军官走了过来。

"铁军!"王团长热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年你变了不少啊!"

李铁军立正敬礼,"团长好!"

"别这么拘束,你已经是地方人员了。"王团长笑着说,"走,去我办公室聊。"

办公室里,王团长泡了杯浓茶递给李铁军。

"铁军,这三年过得怎么样?"

李铁军喝了口茶,"还行,在老家送快递。"

王团长点点头,"我听说了。你一直是个踏实肯干的好战士。"

"团长,到底是什么任务?"李铁军直奔主题。

王团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李铁军接过照片,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容慈祥而威严。

"这是我在列车上帮助的那位老人?"

王团长郑重地点头对李铁军说:"这就是你的机遇啊,你知不知道这个特殊的任务为什么会落在你身上?都是因为这个老人,他的身份可不简单啊。"

"这位可不是普通人。他是钱志远将军,曾经是军区的副司令员。"

李铁军大吃一惊,"将军?我...我不知道..."

"当时将军私下外出,身边没带警卫。要不是你,后果不堪设想。"王团长的语气充满感激。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李铁军有些不好意思。

"将军一直想找到你表示感谢,但你退伍后没留下联系方式。最近他终于通过军方系统找到了你的资料。"

李铁军有些疑惑,"就为了表示感谢?"

王团长摇摇头,"不只是这样。将军有个特别的计划,他点名要你参与。"

"什么计划?"

"明天你就知道了。将军专门调整了行程,明天会来见你。"王团长神秘地笑着,"休息一晚吧,明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当晚,李铁军住在营区的招待所里。

辗转反侧,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位将军会专门找他。

他只是个普通的退伍军人,甚至没能提干。

次日早晨,王团长亲自来接他。

"将军已经到了,我们过去吧。"

李铁军穿上自己最整洁的衣服,跟着王团长来到会议室。

推开门,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窗前。

"将军,李铁军来了。"王团长报告道。

老人转过身,面露微笑,"小李,我们又见面了。"

李铁军立正敬礼,"首长好!"

"别那么拘束,坐吧。"钱志远将军和蔼地说。

三人围坐在会议桌旁。

"小李,这三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当年在火车上救我的那个年轻人。"钱志远将军直视着李铁军的眼睛,"你的那份沉稳和果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铁军不知如何回应,只能保持恭敬的姿态。

06

"我退休后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关注退役军人的就业和生活状况。"钱志远将军缓缓道来,"很多像你这样的优秀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这是国家的损失。"

李铁军心头一震,仿佛被看穿了心思。

"我正在筹备一个'退役军人关爱计划',需要一批有责任感、执行力强的退役军人来组建团队,帮助更多的战友。"钱志远将军的目光炯炯有神,"我希望你能加入,成为核心成员之一。"

李铁军愣住了,"将军,我只是个送快递的..."

"你是军人。"钱志远将军打断他,"无论身在何处,军人的品质都不会改变。我看人很准,你就是我需要的人才。"

李铁军内心激动,但又充满疑惑,"将军,我能力有限,恐怕难以胜任..."

"我不需要你一个人完成任务。"钱志远将军微笑道,"我需要你组建一支团队,联络你认识的退役战友,特别是那些遇到困难的。"

李铁军渐渐明白了将军的意图。

"这个计划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有专项资金保障。"王团长补充道,"将军希望从基层做起,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我可以考虑一下吗?"李铁军请求道。

"当然可以。"钱志远将军点头,"不过我希望你能尽快做决定。这个计划即将启动,时间紧迫。"

傍晚时分,王团长找到了他。

"想好了吗?"

李铁军摇摇头,"团长,我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会辜负将军的期望。"

王团长拍拍他的肩膀,"铁军,你知道将军为什么选中你吗?"

李铁军疑惑地看着他。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将军曾经调阅过你的档案。他知道你8年没提干的原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家庭条件和学历限制。"

李铁军低下头,这是他心里的结。

"将军说,真正的军人不是靠军衔定义的,而是靠品质和行动。你在列车上的表现,证明了你有军人的担当。"

李铁军深吸一口气,"团长,我接受这个任务。"

王团长脸上露出笑容,"好样的!明天将军会给你详细介绍计划内容。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晚吧。"

次日一早,李铁军准时来到会议室。

钱志远将军和王团长已经等在那里。

桌子上摆满了文件和地图。

"小李,我们的'退役军人关爱计划'分为几个阶段。"钱志远将军开门见山地说,"第一阶段是摸排走访,了解各地退役军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李铁军认真听着。

"第二阶段是分类帮扶,包括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等。第三阶段是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帮扶网络。"

王团长递给李铁军一份文件,"这是初步规划,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李铁军翻阅文件,感到任务的重大和责任的沉重。

"将军,我需要组建一支什么样的团队?"

"精干为主。"钱志远将军回答,"开始阶段,五到十人就够了。关键是要有责任心和执行力。"

"我明白了。"李铁军点头,"我有几个退伍战友或许合适。"

"很好。"钱志远将军满意地说,"项目经费已经拨付到专门账户,王团长会负责后勤保障。你的主要任务是带队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制定方案。"

会议结束后,李铁军正式接手了项目材料和工作证件。

"铁军,这是你的工作证和项目手册。"王团长递给他一个公文包,"还有这个。"

王团长拿出一份合同,"这是聘用合同,月薪八千,试用期三个月。"

李铁军愣住了,"这么多?"

作为一个送快递的,他每月收入不过四千出头。

"这是正常市场价。"王团长笑道,"将军特意强调,要按照专业人才标准来聘用你们。"

李铁军接过合同,心情复杂。

"团长,谢谢您和将军的信任。我不会辜负期望的。"

"去吧,用行动证明自己。"王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07

回到家乡,李铁军先去了快递站辞职。

"辞职?"站长刘大头瞪大眼睛,"铁军,你找到新工作了?"

"嗯,一个跟退役军人有关的项目。"

"什么项目这么好,能让你说走就走?"刘大头半信半疑。

李铁军没有多解释,"等项目正式启动,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里,父母正在院子里劳作。

看到李铁军回来,赵春花赶紧放下手中的活。

"铁军,这几天去哪了?怎么说走就走?"

李铁军帮母亲提起水桶,"妈,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们。"

进屋后,李铁军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讲给父母听。

"铁军,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爸。"李铁军郑重地说,"我需要组建一支团队,帮助更多的退役军人。这是一项重要任务。"

李大山的眼眶突然红了,"我以为你这辈子就是个送快递的..."

"爸,我一直都是军人。"李铁军语气坚定,"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服务而已。"

赵春花擦着眼泪,"铁军,妈为你骄傲。"

第二天,李铁军开始联系自己的老战友。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刘强,他的老班长,现在在县城开了家小超市。

"喂,强哥,是我,铁军。"

"铁军?好久不联系了,最近怎么样?"电话那头传来刘强爽朗的笑声。

"还行。强哥,你有空吗?我想请你吃顿饭,有事跟你商量。"

"行啊,晚上来我家吧,正好我媳妇做了一桌好菜。"

晚上,李铁军来到刘强家。

刘强的妻子王丽热情地招待了他。

饭后,刘强拿出啤酒,两人坐在阳台上聊天。

"铁军,说吧,找我什么事?"刘强直奔主题。

李铁军将项目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退役军人关爱计划?"刘强若有所思,"挺好的项目,但为什么找你?"

"说来话长..."李铁军将列车救人的经历和钱志远将军的计划详细告诉了刘强。

刘强听完,沉默了片刻。

"铁军,我可以加入,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强哥?"

"我要兼职。"刘强解释道,"超市不能不管,那是我家的生计。"

李铁军点头,"没问题,项目初期工作量不会太大,你可以兼顾。"

刘强伸出手,"那就这么定了!"

两人击掌为誓。

接下来的几天,李铁军又联系了几位老战友。

有的爽快答应,有的犹豫不决,也有直接拒绝的。

最终,他组建了一支六人小队:班长刘强、通信兵张伟、炊事班长王小东、狙击手赵刚、医务兵陈明、加上他自己。

团队初步组建完成后,李铁军向王团长汇报了情况。

"很好,铁军。"王团长在电话里称赞道,"下周二将军要来视察,你们做好准备。"

李铁军赶紧租了一间办公室,简单布置了一下。

赵刚负责制作了展板,陈明整理了初步的工作计划,其他人则忙着搜集各地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

但是工作并不顺利,常常遇到各种阻力。

有一次,在为一位重病退伍老兵申请医疗救助时,当地民政部门迟迟不予批复。

李铁军带着陈明连续三天守在民政局,终于等来了局长。

"李局长,这位老兵情况危急,需要立即手术。"李铁军恳切地说。

"手续不全,不好批。"民政局长推脱道。

"什么手续不全?我们按规定提交了所有材料。"李铁军据理力争。

"还是不够。这个项目资金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局长不耐烦地说。

李铁军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那我只好请示钱志远将军了。"

听到"钱志远将军"这个名字,局长态度立刻变了。

"别别别,我再看看。"局长翻开材料,很快在批复上签了字,"原来是我们工作人员疏忽了,马上办理。"

回去的路上,陈明感慨道,"铁军,没想到将军的名字这么管用。"

李铁军摇摇头,"不能总靠将军。我们要建立正常的工作机制,让每个退役军人都能公平获得帮助。"

随着工作深入,团队的名声逐渐打响。

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帮助或提供支持。

李大山和赵春花看到儿子的变化,心里既骄傲又欣慰。

李大山主动帮忙联系村里的资源,赵春花则每天为儿子准备可口的饭菜,让他无后顾之忧。

一天晚上,李大山突然问儿子,"铁军,当年参军那么多年,没提成干部,心里难受吗?"

李铁军放下筷子,思考片刻,"刚开始挺难受的,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后来明白了,军衔只是一个标志,真正的军人精神不在于此。"

李大山点点头,"儿子,爸爸以前不理解你,总觉得你在部队没出息,回来又当个送快递的,丢人。现在我明白了,军人的价值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责任的担当。"

李铁军眼眶湿润,"爸,谢谢您的理解。"

赵春花擦着眼泪,"铁军啊,妈就担心你这么忙,顾不上找对象。"

李铁军笑了,"妈,等项目稳定了,我会考虑这事的。"

三个月后,"退役军人关爱计划"初见成效。

他们帮助了137名退役军人找到工作,为23个退役军人家庭提供了医疗救助,组织了5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到212人。

0 阅读:4

九申侃篮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