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中的万安桥
2022年8月6日晚,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917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木质桥梁熊熊燃烧,被完全焚毁。万安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为10.6米,最长拱跨为15.2米。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设木凳,是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2006年5月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拱廊桥是我国传统木架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安桥原貌
一年后,这项营造技艺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东地区的木拱廊桥,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桥梁史的侏罗纪公园。尽管目前尚不清楚万安桥起火的原因,但不管怎样,均与保护不力、防范不严等相关。这些年来,国内多地发生火烧古建的惨痛事件,不少古镇、古建被烧毁。虽说木质建筑防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甚至连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也难以幸免,但这并不是疏于保护的借口。宁德国宝“万安桥”被毁,敲响了国宝级文物保护的警钟。尤其是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境内的国宝无尘塔的保护,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仙游国宝—无尘塔
无尘塔位于仙游县西苑乡凤顶村,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最初为木质空心结构,由仙游九座寺开山祖师正觉禅师创建,原为寺僧圆寂后火葬的荼毗塔。宋绍兴丙寅年间(1146)为匪寇焚毁,宋乾道丙戌年(1166)重建,为石质空心结构,三层八角,高14.22米,内径6.45米。建筑形式属于楼阁式,源于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无尘塔基座为莲花石雕,底层下部八面刻有奔龙舞狮等浮雕图案。设南北开门,东南与西南两面有护门卫士浮雕。有塔柱八根,为瓜棱形,以承托额枋。额枋上以条石出挑承托塔檐,塔尖为莲花葫芦形。塔上原有木制横额,上有宋徽宗于宋崇宁年间(1102—1106)敕书“无尘”二字。

无尘塔界牌
何为无尘?六祖慧能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尘塔是一座充满禅意的古塔,立于茫茫竹海之中,仿佛挣脱了俗世的藩篱,有一番清新淡雅韵味。2006年,无尘塔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几年过去了,无尘塔没有享受与之相匹配的保护措施。饱经风雨侵蚀的千年古塔,依然孤零零地耸立于凤山之麓,仿佛向世人默默地诉说自己的凄凉和悲哀。在已划定的保护范围内,既没有专人看管,也没有围墙防护。通往古塔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临近村庄的小孩不时会到古塔肆意攀爬。倘若有不法分子盗凿文物,那更是完全不设防的去处。莆田作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是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但真正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毕竟不多,仅有区区12处。加大对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势在必行,且与莆田现有财力相称。

仙游千年古刹—九座寺
位于无尘塔东北方向数百米的千年古刹“九座寺”是一座千年宝刹,原名太平禅院,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咸通六年(865),智广禅师云游到仙游与德化、永春、永泰四县相交界的崇山峻岭,发现这里四周九峰环列,与少林寺所在地少室山的九瓣莲花地形相符,两座山峦如凤凰双栖,有凤凰来仪的山形,为发祥之宝地。于是,智广禅师就在雄凤冠上修建寺院,纵横各三,九座相连,故名“九座寺”,在雌凤冠上建无尘塔,两地相距约400米。全盛时期,九座寺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僧众有五百余人,寺内有殿堂楼阁20多处,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盛极一时。邑人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到这里赏景,亲手书写“太平院”三个字。庆历六年进士余象及宋代著名诗人刘克庄,也曾来到这里题诗。

邑人宋代名臣—蔡襄像
创建九座寺的祖师智广是与“龟山二菩萨”无了、慧忠师徒、囊山寺方丈妙应禅师同时代的禅宗大师。智广禅师生于唐元和二年(808)正月初九,自幼颖悟不茹荤,人称佛性儿,18岁出家,31岁正式落发入佛门,从此一袭袈裟,一双芒鞋,先上嵩山受持法戒,再去湖北拜访禅宗大师。唐咸通十年(869),智广禅师曾奉诏进长安参加法门寺迎佛骨大典,受邀演讲《法华》《上先》二经,轰动京都。唐懿宗赐封九座寺为“九座山太平禅院”,钦命智广禅师为该寺方丈。唐光启年间,智广禅师于九座寺圆寂后共获舍利子4000粒,晶似冰雪,存放于无尘塔内。因创建九座寺,南播少林禅宗有功,智广禅师于唐光启二年,谥封为“正觉禅师”,后获皇家封号及牌匾赐褒多次。

无尘塔现状
在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的明嘉靖六年(1522),九座寺被倭寇焚毁,僧人们四处出逃。直到万历年间,意空和尚恢复大殿,后又被废。康熙己亥年(1695),密祚法师及其徒惠亮法师历尽艰辛,才又重兴了寺宇。九座寺现仅存大雄宝殿、祖师殿、僧舍斋堂和放生池等建筑物。寺内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就是清代所建,宋明遗存的文物仅有几处。大雄宝殿内存有6对大石柱,高9.40米,直径60厘米。寺中一对经幢塔为五代时所建。寺东面有尼舍利塔和“银缸”,西面有无尘塔和“米缸”,南面有舍利塔和“酒缸”,北面有龙潭等古迹。九座寺与无尘塔犹如镶嵌在九座山中雌雄凤凰羽冠上的一对明珠,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仙游菜溪岩
如果能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尘塔与千年古刹九座寺连片规划,统筹建设,加强保护,适度开发,再与临近的菜溪岩、仙水洋景区串联,必是继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后,莆田北部山区又一著名旅游风景区,这无疑将极大加强对国宝无尘塔的保护,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切实提高莆田的旅游档次。文物古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就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文物古迹的“生命”只有一次,毁掉了便不再是她了。即便耗资重建,但已经失去是再也不会回来的。其抹掉的除了凝结在文物身上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有多少代人行色匆匆的繁复记忆,令人扼腕叹息,令人悲愤不已!

仙游仙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