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0日,容县人民法庭判处黄茂才死刑,还召开了公判大会。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此时被五花大绑的黄茂才突然生出求生的意愿,大声呼喊道:“我是冤枉的,江姐曾经策反过我,我为她曾经做了很多事!”
听到黄茂才声嘶力竭地呼喊和呼救,容县法院的执行人员觉得此事有隐情,便当场宣布改判他为无期徒刑,押赴劳改队服刑,对他伸冤一事继续进行调查。
黄茂才是谁,他为什么险些被送到公审大会上质疑死刑呢,他又和江姐有着不寻常的关系和故事呢?
公审大会
01 黄茂才被江姐策反黄茂才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家里人含辛茹苦供他读完初中后,十七八岁的黄茂才回到了家乡。
在当时川康晋绥公署二处副处长兼通讯队队长刘重威的帮助下,黄茂才便来到他所在的当地干杂活为生。
由于黄茂才写得一手好字,他又被升为少尉文书。1947年,川康公署被撤销,人员合并到重庆西南长官公署二处,黄茂才来到臭名昭著的渣滓洞成为了一名看守特务。
在渣滓洞监狱,黄茂才结识了还在狱中的江竹筠、曾紫霞、李青林、刘国志、新华日报的陈卓银、国民党中校军官何雪松等人。
在和这些人的接触中,黄茂才逐渐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犯人”,并非是国民党所说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深明大义的知识分子。
江竹筠
听到江竹筠这个名字,也许会有人感到陌生。但一提到江姐,大家想必都不陌生。1947年7月,江姐被捕入狱。
先前在重庆医学院读书,同时也是地下党员的曾紫霞将准备发展渣滓洞少尉看守黄茂才当地下联络员的情况向他作了通报,其理由是黄茂才年纪轻、有同情心,没有接受过中统、军统的训练。
对于这件事,江姐表示支持。此后,只要是黄茂才来到狱中点名、查房或是放风,他们还要和黄茂才一同谈心,江姐和曾子霞还给黄茂才织了一条毛衣来联络感情。
在毛衣上,江姐还夹了一张纸条:“小黄,你现在还很年轻,一定要多学习。我们也了解到你对现实不满,正因为如今社会制度腐败,我们才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不合理的制度。”
她还一再强调:“共产党的闹革命就是要推翻旧社会,打倒官僚资产阶级、旧地主,做到耕者有其田、人民做主人。”
彭咏梧、江竹筠与孩子们合影。
在经过耐心的策反教育下,黄茂才终于答应为狱中的难友送信,将报纸带进来。
当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志等领导叛变投敌后,为了避免狱外的党组织遇到更大的损失,曾紫霞、江竹筠等人便及时将这个重要情报传到重庆大学医学生旷素华手中,保护了一大批共产党员秘密转移。
在之后的时间里,黄茂才还帮助狱中的难友买回《大公报》等报纸,还及时将人民解放军领导的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大西南等信息带到渣滓洞,极大鼓舞了革命者们的士气。
此外,黄茂才还利用值班的机会将狱中的同志放出来搞解放军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胜利的春节联欢会等。
在江姐等人的深刻感化和良好熏陶下,黄茂才冒着生命危险为男友们送书、传信、带药、递字条等等,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
江姐一家人
在1948年5月到1949年11月期间的一年半时间里,黄茂才先后为狱中的同志送的与党组织联系的信达30多封。
02 黄茂才为江姐送出《示儿信》如今被陈列在纪念馆中,江竹筠写给儿子彭云的那封《示儿信》便是由黄茂才送到《新民报社》谭竹安手中的。在这封信中,江竹筠写道:
竹安弟: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种可能性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路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么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来人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用怕,盼能坦白相谈。
竹姐
八月二十七日
收到这封信,谭竹安一边读信一边流泪,一会儿悲伤,一会儿悲伤,嘴里还嘟嘟囔囔:“江姐还活着,江姐居然还活着!”
《示儿信》原件
在谭竹山读信时,黄茂才还凑过去把江姐写的信读了一遍来,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江姐的坚强、乐观,对新中国的憧憬和对孩子的期望敬佩之至。
等到谭竹安读完这封信,黄茂才非常信任地说:“江姐如今很好,特务基本上没有对她用刑,她已经将狱中的‘犯人’全部组织起来作斗争。她如今很喜欢他们的孩子云儿,想知道云儿的情况如何。”
谭竹安由于带着彭云长时间东躲西藏,很少和人当面交往,也很少公开露面。如今见到眼前这个小个子送信人面带善意,信上是江姐的手迹,尤其是信上还有“来人是我很好的朋友”,便毫无顾忌地将彭云的情况和黄茂才简单做了介绍。
黄茂才要离开了,谭竹安便拿出一张彭云的照片请他带给江姐。当天晚上,彭云的照片便交到了江姐手中。
彭云
而这封后来名为《狱中致谭竹安》或《示儿信》的文物,便在解放后送到博物馆展出,可一直没有写公开送信人的姓名,黄茂才便成为了那个被人遗忘的信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处在西南的国民党惶惶不可终日。也许是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便开始疯狂地进行杀戮。
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徐远举一边下令将看守所的头目对大小特务进行清洗,一边下令将所有的政治犯全部杀掉。
黄茂才从种种迹象中预判和徐贵林以及李磊的训话中,他预感到监狱中总有一天会展开大屠杀,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天。
对于自己会不会被李磊清洗掉,黄茂才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能在看守岗位上多干一天,便能为江姐他们多做一些事情。即便是多看他们一眼,他心里都会感到很是欣慰。
黄茂才
03 江姐被杀害后,黄茂才悲痛万分黄茂才深知:越是在关键时刻,监狱中的党组织越是需要,所以他非常担心有一天成为被李磊清洗的一员。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11月初,黄茂才突然收到家人的来信,信中说是她的母亲病重,让他速速前来探视。
收到家人的来信,黄茂才不由得心如刀绞。自从他在外工作后,他心中很是惦记家人,可实在是迈不开脚步,生怕自己离开后江姐会出现什么事情。思来想去之后,他便决定去请示江姐。
江姐考虑到黄茂才的母亲有重病,虽然监狱党组织非常需要他,但还是同意他回乡探望母亲。就这样,黄茂才和江姐依依惜别,正式踏上了回乡的征程。
黄茂才在家中呆了十几天,终于还是因为心中惦记着狱中的江姐,早早于11月16急匆匆回到渣滓洞监狱。
渣滓洞
黄茂才刚一进入监狱,便看到监狱中的特务一个个端着枪,虎视眈眈,如临大敌。一个平日里和他关系好的看守偷偷告诉她真相:“现在监狱中的人已经死了两批,还有人现在正在偷偷处理呢!”
黄茂才一听恍如五雷轰顶,便下意识问:“江竹筠怎么样了?”这个看守说:“江竹筠已经在前几天被人杀掉了!”
黄茂才一时间感到天旋地转,差点倒在地上。原来,黄茂才离开之后,保密局就下达了大屠杀的命令,特务于11月14日被江姐、李青林等29名共产党员带到歌乐山秘密杀害了,牺牲时年仅29岁。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黄茂才和李磊报道。还没等黄茂才开口,李磊便说道:“我们已经接到二处的命令,有些管理人员马上就要被资遣,你也在这些人之中。你现在准备一下,这几天一定要办理好交接手续。趁着这段时间不妨给自己谋划谋划,看看能不能去哪儿谋个差事!”
狱中党组织的人听说黄茂才被资遣后感到遗憾。事实上,他一旦离开就会对大家的行动造成阻碍。可他们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只能目送他离开。
离开之前,胡其芬让他帮忙将自己的报告送给狱外党组织。黄茂才收到胡其芬报告后,将其偷偷藏在鞋垫下,含泪和众人告别,穿上江姐为他织的毛衣离开渣滓洞。
就在当天,黄茂才便将胡其芬交给他的报告交到况淑华手中。况淑华作为黄茂才的单线联系接头人,早已经在接触中对他有了良好的印象。对他冒死为革命志士做的这些事,他更是惊叹不已。
看完胡其芬的报告后,况淑华马上和党组织汇报,中共重庆党组织立即做出了将黄茂才留在重庆工作的决定,还对黄茂才的功劳做出了高度肯定,同时还着手做劫狱的准备。
胡其芬
没想到就在黄茂才离开没几天,即11月27日,国民党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重庆大屠杀,200多名革命志士被屠杀,包公馆和渣滓洞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黄茂才得知数百位共产党员被残忍杀害的消息传出后,心情极度压抑。重庆解放后,他本就对自己曾经当特务的经历感到心惊胆战,身边没有一个人能证明他的身份。
在谢绝了况淑华和党组织的安排下,便于12月初悄悄踏上了回乡之路,唯一珍贵的纪念品便是江姐给共产党人织好的蓝色毛衣。
04 黄茂才离开渣滓洞,却被误会为敌特1949年12月中旬,黄茂才便回到了容县小山村。在亲人的鼓励下,他便重新振作起来,收拾农具下地干活。
刚回乡的这段时间,黄茂才身边人免不了问他在外工作情况。他如实说明自己是为共产党办事的,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谅解。
就在这时,新中国开始了扫盲运动。由于黄茂才是村里唯一一个读过中学的人,村里人便让他当了小学老师,组织孩子们读书写字。
就在黄茂才准备为新中国添砖加瓦之际,他险些掉下深谷,差点被送上断头台。1951年2月2日上午,黄茂才正在教室上课,突然有一个公安人员来到教室,将他送到当地乡政府,随后又被扭送到公安局。
办案人员以他曾经为国民党办事的由头进行审查,可对方完全不相信他的话,反而逼他承认自己就是凶手。黄茂才死不承认,办案人员便对他施加重刑。渐渐地,他便招架不住了。
为了能够活下去,黄茂才只能暂时承认了事实。就这样,黄茂才在狱中关押了两年,“承认”了两条罪行:一是在大屠杀之后潜伏下来,伺机进行破坏;二是曾经参加过“一一.二七”大屠杀,破坏过电话、电灯。
但直到最后,黄茂才否认自己是杀害江姐的刽子手。容县是一个小地方,竟然抓到了曾经参与过大屠杀的刽子手,一时间传遍了全县。
朴素的乡下人本来就痛恨国民党特务,尤其是听闻他可能还参与过杀害江姐,便纷纷来到公安局要求黄茂才能血债血偿。一时间,“枪毙黄茂才”、“打倒黄茂才”的呼声此起彼伏。
1953年7月20日,容县人民法院召开公判大会,也就是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幕,相关人员便对免除他的死刑,对他喊冤一事进行调查。
由于黄茂才是以“杀害江姐”的名义被押送到监狱的,所以劳改队的管理人员便让他做繁重的体力活。在心灵和体力的双重压力下,黄茂才瘦弱的身体更加憔悴了。
靠着坚信自己有一天能活下来的信念,他主动配合管理人员工作。1955年1月18日,黄茂才终于因“劳改表现好”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
在黄茂才漫长的监狱生活中,有一个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此人便是他的妻子。这个女子虽然没有念过一天书,但坚信丈夫没有说假话,坚持不改嫁,充当一家人的顶梁柱。
1964年9月中旬,蹲了13年监狱的黄茂才再次减刑两年正式出狱。可因为他不能随意出行的缘故,想要去重庆找证明的人这个计划始终没有执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筹莫展的黄茂才再次想到了况淑华和曾紫霞。可是在偌大的中国,茫茫人海,这可怎么找呢?
1981年5月的某天,邮递员给黄茂才寄去一封信。黄茂才看着信封上的落款,心中不由得一惊:重庆市烈士陵园纪念馆。
黄茂才急忙拆开信,原来这封信是纪念馆馆长卢光特地写来的。在信中,他表示自己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清理档案时发现有些已经脱险的同志写的材料,这些材料提到黄茂才曾经为组织做过很多事。
为了对历史负责,对方请他速速前往重庆烈士陵园进行核对。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茂才读完这封信,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沉积多年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
歌乐山烈士陵园
05 黄茂才冤屈被洗刷就这样,黄茂才带着满腔的希望来到重庆烈士陵园。馆长卢光特亲自接待了他。黄茂才还严肃认真将他在渣滓洞监狱如何被江姐和曾紫霞策反,秘密帮他们工作的详细情况实事求是的说了一遍。
当卢光特询问他建国之后的经历,他不由得呜呜哭泣,含着眼泪讲述了自己曾经被误会是敌特和曾经饱受冤屈的经历。
卢光特听后,不由得拍案而起:“一个革命功臣怎么竟然成了凶手和特务呢!”接着,卢光特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曾紫霞如今在成都中医学院教书,有了她的证明材料,黄茂才多年以来的冤屈便可以洗刷了。
黄茂才辞别了卢光特后,便立即赶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教室门口,一个成熟老练的女性知识分子站在黄茂才面前,上下打量道:“你来找谁呢?”
曾紫霞晚年
黄茂才在确认了眼前的女性便是曾经的曾紫霞,如同沙漠见绿洲、久旱逢甘霖,激动地说:“曾老师,我是在渣滓洞的黄茂才啊!”
曾紫霞惊讶地说:“哎哎呀,真是没想到。我们的黄先生现在变得我都认不出了!”曾紫霞带着黄茂才回家,黄茂才将自己几十年来的经历细细说了一遍。
曾紫霞说:“你怎么不让那些办案人员来找我呢?”黄茂才苦笑着说:“办案人员不相信,更何况我也根本不知道你在哪里!”
曾紫霞便说:“你是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却经历了这种事。江姐在九泉之下,恐怕也不能瞑目了。我马上组织几个知情人帮你写材料,争取早日帮你洗刷冤屈!”
就这样,曾紫霞便详细写了一份证明材料,又将黄茂才如今的情况向曾经在狱中脱险的时任四川省统战部顾问胡春甫、文化部部长仲元、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田一平、四川妇联主任李玉钿说明,请他们各自写了一份证明材料。
黄茂才和老伴儿
很快,这些材料便从省里交到四川省委统战部,这些材料又很快从省里转到荣县公检法部门。1981年11月到12月,容县组建了一个联合调查组,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调查了几十个当事人,终于搞清楚了黄茂才一案的来龙去脉。
1984年4月12日,这是一个黄茂才永远都忘不了的日子。这一天,县法院正式作出了改正判决:
“……案经复查,原判认定被告人黄茂才所犯的反革命罪行失实。且在渣滓洞任看守期间,在革命者的教育下,为革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据此,撤消本院原判,宣告黄茂才无罪。”
自此,黄茂才忍不住惊呼:“自己几十年以来的冤屈终于洗刷了!”
很快,黄茂才是革命功臣的消息不胫而走,并在当地引发了强烈反响。1982年5月,容县政协又增补黄茂才为政协委员。
黄茂才正在参观纪念馆
不久,县上有关部门帮他解决了农转非户口的指标问题,补发了工资,还每个月给予他30元生活费。黄茂才的冤屈洗刷后,他在当地家乡和妻子安度余生。
但他每年忘不了的就是11月27日这天。他表示:“我会去重庆江姐殉难地。为他们鞠三个躬。”
后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红岩》,将黄茂才的形象和故事搬到荧幕上。当记者采访他时,黄茂才表示:“从前的几十年冤屈已经不再计较,我只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