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中心(NOAA)2月发布新一轮关于拉尼娜的动态了!
按照发展趋势,现阶段可以确定拉尼娜仍在继续,而根据新一轮的数据来看,其强度在减弱了,预计3月到5月的转为中性概率为66%。
不过,在这一次拉尼娜减弱之后,预计下一波拉尼娜的势头在出现,这意味着有概率形成“双重”拉尼娜现象,这是什么情况?

当然,这里率先强调一下,双重拉尼娜并不是没有,三重拉尼娜都出现过。所以,真的来了,那也不用感到惊讶就行。而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拉尼娜对我国已经带来了影响。
拉尼娜仍在继续!对我国影响明显没错,通过对拉尼娜指数的监控数据显示,来自数据集ERSSTV5指出,其Niño -3.4指数为-0.8°C,这是连续第二个月的数据变化,而Niño -3.4指数超过了-0.5°C的LaNiña阈值,并且在-0.5°C和-0.9°C之间进行波动,这说明了其拉尼娜的发展还在继续。

从而在综合性的数据判断之下,NOAA给出了有66%的概率最快在3月消失,但实际性的情况来看,其波动性可能还更大一点,他们也还指出了,拉尼娜的发展条件在2月至4月,更早结束了41%的机会。
反正综合性情况来说,拉尼娜的发展并不会坚持太久了。但对我国来说,其影响还在继续,并且已经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第一个就是——冷空气的影响,在拉尼娜发展之后,其冷空气的活跃程度明显上升了不少,大家从2月以来的情况都可以看到,其冷暖波动性非常强,其北方表现可能感受更多一点,虽然还没彻底逆转我国冬季整体偏暖的局面,但实际性的发展数量还是不少。
第二个就是——降雨的影响,受拉尼娜影响,冬季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50%,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水量更是偏少八成以上。
所以,拉尼娜对我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主要是扰动其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虽然说冬季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拉尼娜一个问题。

还有欧亚积雪,北极海冰,东亚季风等影响,这就是冬季的极端性变化模式。然而,在拉尼娜的发展之下,其NOAA给出了一个长期的趋势,似乎看到了双重拉尼娜发展趋势。
双重拉尼娜又要来了?NOAA:势头比厄尔尼诺强的确,双重拉尼娜并不意外,三重拉尼娜虽然罕见,但我们也经历过了。
三重拉尼娜最为典型的就是,从2020发展起来的拉尼娜现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一直处于偏冷状态,在2020年底、2021年底以及2022年秋冬季,这三个时间点附近的海温是处在较明显偏低状态,也就是出现3次过程性“低谷”阶段,前后跨越三个冬季,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三重”拉尼娜。

当然,连续两年出现,那也就是“双拉尼娜”,也被称之为“双峰型拉尼娜”。
而从统计数据来看,历史不少,上面也给大家说了不意外,在1951年至2019年的14次拉尼娜事件中,拉尼娜事件在第二年下半年继续发展而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情况有5次,发展为厄尔尼诺事件有3次,维持中性状态有6次。
所以,如果形成了双重拉尼娜现象,大家不要感到意外。

从NOAA给出的数据图大家可以看到,在展望未来数据显示,虽然还没有看到极其强烈的拉尼娜发展,但基本数据显示——确实看到拉尼娜的可能性比厄尔尼诺要大。
所以,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连续两个冬天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比厄尔尼诺的趋势强烈

但时间太远,其变化空间还是存在,需要继续等待观察说明。
一旦出现的话,这带来的气候变化又将出现。当然,如果继续形成拉尼娜的发展,这对全球变暖来说是好事情。
拉尼娜——具有地球降温效应没错,对于拉尼娜的自身发展而言,其带来的地球降温效应是存在的。但表现的状态有多强,这是根据拉尼娜强弱程度有关,也会跟他自身的强度等有关系。

2024年创造人类史上最热一年,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约1.55摄氏度,是首个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年份。
而在创造这个之后,我相信不少人也看到了,说2025年可能并不会比2024年更热,这里面就存在一部分拉尼娜效应。
这就是因为拉尼娜具有短暂地球降温效应,只不过,短暂降温不等于逆转,所以,大家要分开。
如果拉尼娜继续发展,那意味着这个降温效应也会继续,这相对于全球变暖来说,的确是好事情,不会让大家感受到更加热的变暖效果“极热”。

那么,如果拉尼娜再次发展,出现“双重”拉尼娜现象,很大概率是不会比2024年更热,2024年就是厄尔尼诺增温效应的存在,才导致热上热,这就是相反的效果。
所以,如果站全球变暖的效应上来讲,还是期待拉尼娜出现,但它出现,也会扰动极端性气候变化,如果在2025年下半年继续出现,气候大波动也就可能再次上演。

当然,如今给大家说什么气候大波动,也是没什么感觉了,因为已经呈现出常态化的事情了,从冬季的变化大家都看到了,一下热,冲上20度以上,一下冷,大片区域都是0度以下,这样的波动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气候越来越复杂,如果未来人类不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可能遭遇的气候变化影响,也将会变得更加的强,这就是为什么时刻都在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来缓解气候的模式,这样才可能看到有所缓解。
但不进行减排等问题,趋势可能只会是更强,而不是更弱,极端性风暴或者气旋等,都会带来影响,这就是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