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春风拂柳过,文帝入主未央宫
汉高祖刘邦是春秋战国自秦之后第一位皇帝,有了秦国的前车之鉴,西汉已经不是一个突然中大奖的穷光蛋,他一定会抽出许多时间,去考虑怎样去治理一个国家。最明显的教训就是异姓成王的后患。
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刘邦断然消灭了异姓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以为这样就不会分心。
真的吗。好亲不如近邻。
刘邦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独生女是鲁元公主,嫁张耳,生赵王张敖。
早年高帝和婚前情妇曹姬生子刘肥,被封齐悼惠王,曹参佐之;和吕雉生次子刘盈,即汉惠帝;和戚夫人生三子赵隐王刘如意,周昌佐之;和薄姬生四子刘恒,封代王,即汉文帝;五子刘恢,为赵共王,吕后逼他娶吕产之女,吕女毒杀刘恢的宠妃,刘恢殉情而死;六子是赵幽王刘友,也娶的是吕氏女子,这老娘们因为妒忌诬告他造反,刘友被囚禁,活生生饿死;七子是淮南厉王刘长,赵姬所生,力能扛鼎,因为叛乱获罪,后文帝赦之,谪徙途中绝食而死;八子是燕灵王刘建,高后七年死,生一子为吕后所杀。
秦末,陈胜起义,封原魏国公子魏咎为魏王。秦章邯败而围之,魏咎自杀。其弟魏豹接班,汉刘邦始定三秦,气势如虹,魏豹降汉。待项羽杀回来,刘邦彭城战败,魏豹又倒戈叛降项羽。刘邦派韩信抓住了他,同为汉将的周苛恨他反复无常,杀了魏豹。
魏豹既死,其王宫大小姬妾都虏至汉庭(不是便捷酒店),刘邦一句话:都给我做衣服去吧,就都进了织室。
其中有一薄姬,刘邦看她有三分恋人儿肉,就纳入后宫。
后宫莺莺燕燕,刘邦点的菜太多,难免有的就忘了吃。这样一年多过去了,薄姬似乎是被遗忘了。
高祖四年(前203年)初,刘邦没事,坐在河南宫成皋台上。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他还是沛县一个慵懒疲沓的闲汉,不远处几个妃嫔叽叽喳喳,就好像乡下河边洗衣服闲聊的婆姨,让人怀疑这一辈子东挡西杀的结果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那是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和薄姬以前都是姐妹,聊起往事,想起三个闺蜜互相约定将来谁要是有出息了,别忘了互相提携一把的事。
刘邦这才想起后宫还有薄姬这个人儿,心里涌起几分歉疚,于是抬起身体,和身边的太监交待到:“薄姬”。然后抬腿走向深宫深处,没有回头。
是夜,刘邦和薄姬同房。头一天,薄姬梦见有条龙盘在腹中,今日一看,果然吉兆。但御膳房的菜品日新月异,赶上什么东西吃多了积食导致肚子胀,身体信号激发夜梦,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夜以后,刘邦就继续消失在未央宫。薄姬春风一度,居然怀孕,生下皇子刘恒,这是刘邦第四个儿子。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代地诸侯陈豨叛乱,刘邦亲征平定,立八岁刘恒为代王,都晋阳(太原),此后十五年,刘恒自小历练邦国治理,与民生息,发展生产,恭俭作责,按部就班,代地大安。
刘邦薨,吕后起。吕氏兴,除异己。朝廷上血雨腥风。
薄后一直不受高祖待见,“夫唯不争,故无尤”,得以幸免,安居代地,得享余年。
吕后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后去逝。袒刘集团随之灭吕,综合各方面考虑,迎代王刘恒归京称帝。
刘恒在外而安,白捡了个皇帝。
他步步为营,回到长安,西向两辞,南向三让,假惺惺五让天下,这才入驻未央宫,荣登大宝。
汉文帝刘恒执政23年,兢兢业业,绝对算是一个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悲观主义者认为,所谓忠诚,是因为挑战它的砝码不够;所谓真爱,是因为背叛它的砝码不够。古代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引诱他走向率性的砝码太重,一切约束都基本压在“自律”两个字上,因此能做到中等水平的就算是一个“明君”。
刘恒的成绩是“优”。
文帝元年,废除“首孥连坐法”;文帝二年——十二年,连续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借“缇萦救父”一事废除肉刑。此外,他曾“惜十家之财而罢建露台”,怜吏卒输送之劳而令列侯归于封国,规定“丁三年而一事”,“弛山泽之禁,发展经济,大兴文教,开启“文景之治”盛况之端。
汉文帝以秦亡为鉴,提倡节俭爱民,从自我做起,甚至为了节省布料,皇后都衣不曳地。他崇尚黄老学说,提倡“守法而无为”,“赏罚信”,“君正”,“法正”,励精图治,创“文景之治”繁盛局面。
作为皇帝,他根本没有功夫扯犊子。
文帝是第一个自选薄葬的皇帝,他的陵寝葬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西端的霸陵,和母亲相邻。当初薄妃阅尽人世沧桑,洗尽铅华,静静地躺在这里,“西望吾夫,北望吾子”,恬静端淑的脸上,满是会心的笑容。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两汉就没有高祖这个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