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2025 年 3 月 19 日,中国解放军公开了空降部队的最新大规模集结与演练画面。
在这一系列画面中,运 - 20 战略运输机搭载着空降兵呼啸而起,红箭 - 12 反坦克导弹小组严阵以待,空降战车整齐列阵,大口径狙击炮威力尽显,每一个画面都彰显着解放军空降部队的强大战斗力。

这次公开,无疑是对解放军空降作战能力的一次有力展示,也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便是 “没有坦克和重炮,解放军数万人空降部队,靠什么半小时抵达台岛?”
那么这支没有坦克和重炮的部队,究竟依靠什么实现如此高效的快速投送和作战能力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作为一支具备独特战略价值的力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发展成就。
其前身为 1950 年组建的空军陆战第一旅,这支部队在成立之初,就汇聚了来自 40 个军级单位的精兵强将,其中包括 139 名战斗英雄、2895 名功臣模范 ,彰显了极高的兵员素质。

1961 年,战功赫赫的陆军第 15 军改建为空降兵第 15 军,进一步壮大了空降部队的力量,上甘岭战役中诞生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一级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柴云振等,成为空降兵部队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空降兵奋勇前行。
在对台作战的战略布局中,空降部队肩负着先锋利刃的关键角色。

从战略意义上讲,空降部队能够凭借其快速反应和远程直达的能力,在战争初期迅速抢占台湾岛的关键节点,如机场、港口、交通枢纽等。
这些关键节点对于后续作战行动的展开至关重要,控制了机场,就能为后续的大规模兵力投送和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掌控了港口,便于海军舰艇的停靠和物资卸载;占领交通枢纽,则可以有效地割裂敌军的防御体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以海湾战争为例,在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第 82 空降师在战争初期迅速空降至伊拉克境内,抢占了关键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设施,为后续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样在对台作战中,解放军空降部队若能成功抢占这些关键节点,将极大地打乱台军的防御部署,为正面作战部队的登陆和推进创造有利条件,配合正面作战部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加速战争的进程。

在解放军空降部队的远距离投送体系中,运输机无疑是核心力量。
运 - 20 “鲲鹏”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远程战略军用运输机,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运 - 20 最大起飞重量达 220 吨,载重超过 66 吨,最大时速 800 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 7800 千米,实用升限 13000 米。

从 2013 年首飞,到 2016 年正式服役,运 - 20 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型运输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除了运 - 20,运 - 9 也是中国空军空中运输的主力之一。

运 - 9 是载重 20 吨级的新型中型中程运输机,采用 4 台大功率、低油耗的 WJ-6C 型涡桨发动机,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原使用性。
它配备有先进的综合显示仪表以及先进的通讯、导航、雷达、近地告警和空中防撞设备,保证了飞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

运 - 9 不仅可以执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还被改装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情报收集机和电子干扰机等特种机型,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多面手的作用。
在对台作战的场景下,运 - 20 和运 - 9 将相互配合,构建起高效的空中投送体系。

直升机在解放军空降部队的机降作战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直 - 8、直 - 18、直 - 20 等直升机,各自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机降作战的尖兵力量。

直 - 18 是直 - 8 的改进型号,最大重量达到了 14 吨,有效载荷可以达到 3.5 吨,甚至 4 吨。
其海军型分人员运输型、预警型和反潜型三种,陆航装备的直 - 18A 则是一种重型运输直升机。

直 - 18A 内部空间宽敞,人可以在货舱内站直,两排简易的座椅可以乘坐大约 20 多名士兵,启动海拔可以达到 4500 米,飞行高度可超过 6000 米 。
直 - 20 作为我国首款采用电传飞控系统的直升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执行机降作战、火力突击、空中投送、搜索救援等任务,使我军立体突击力量如虎添翼。
它的定位和美国的 “黑鹰” 一样,一次可运载一个步兵班,通常搭载 12 个人,基本配置为两个机枪手 / 观察员,一个 9 人标准步兵班或直接上 12 个人的轻步兵班。

直 - 20 采用大型滑动式舱门,机舱两侧均设计了宽度在 2 米左右的大型舱门,进行索降时非常宽敞,人员做出舱动作时不会受到舱门干扰,很容易实现一机六绳索降,大大提高了机降效率。
在对台机降作战中,这些直升机将发挥各自优势,直 - 8 和直 - 18 凭借较大的载荷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避开敌方的防空火力,突然出现在目标区域,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

在没有坦克和重炮等重型装备的情况下,解放军空降部队依靠一系列轻型装备,实现了火力与机动的完美平衡。
空降战车作为空降部队的重要装备之一,具有重量轻、机动性强的特点。

以 ZBD-03 空降战车为例,它全重仅 8 吨,却装备有一门 30 毫米机关炮和一挺 7.62 毫米并列机枪,能够有效打击敌方轻型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
同时,其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快速机动,为空降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机动保障。

红箭 - 12 反坦克导弹是一款具有 “发射前锁定” 和 “发射后不管” 能力的先进武器,它采用了先进的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准确识别并攻击目标。
该导弹配备的串联锥形装药战斗部,可穿透 1100 毫米均质装甲或相当的爆炸反应装甲,具备对现代主战坦克的强大杀伤力。

在实战中,红箭 - 12 反坦克导弹小组可以凭借其便携性和高机动性,灵活地选择发射阵地,对敌方装甲目标实施突然打击。
狙击榴弹炮则是一种兼具狙击和榴弹发射功能的新型武器,它将狙击步枪的高精度与榴弹发射器的强大火力相结合,能够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面对解放军强大的空降作战能力,台军的防御部署显得捉襟见肘,犹如螳臂当车,难以阻挡解放军前进的步伐。
在防御策略上,台军试图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但其防御重点主要集中在滩头阵地和主要城市周边,对于空降作战的应对能力相对薄弱。

他们将防空导弹系统、坦克、步兵战车、火箭炮、大炮等武器部署在居民楼、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操场上,试图利用民用设施作为 “掩体” 和 “保护伞”,绑架台湾民众为人质,以此来让解放军在武统时 “有所顾虑”。
但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也严重损害了台湾民众的利益,更无法改变其在军事上的劣势地位。

从作战能力上看,台军的装备老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战斗力。
台军的主战装备大多老旧,如陆军的 M60A3、M48A3 等坦克,服役时间长达数十年,技术性能落后,在面对解放军先进的装甲装备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台军的人员素质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台军存在着管理混乱、训练不足、士气低落等问题。
士兵们缺乏战斗意志和训练热情,被外界戏称为 “草莓兵”。
在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时,台军士兵能否坚守阵地、英勇作战,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台军内部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其战斗力和凝聚力。

解放军空降部队的快速投送能力,不仅依赖于先进的装备和高效的战术,更得益于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和实战化演练的锤炼。
在未来的台海作战中,这支“闪电战”部队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你对解放军空降部队的战斗力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国防军事早报》 202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