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觉得高僧装模作样,就故意带歌伎闯禅堂,令歌姬当高僧面唱歌

执笔读春秋 2024-08-17 11:36:13

苏轼一生好禅,尤其喜欢与佛门高僧交友。只要与对方言语投机,不论对方是小沙弥还是大住持,他都会一视同仁。

不过,有时候遇到德不配位的佛门高僧,苏轼就会故意搞恶作剧,还会当众挖苦对方,让对方下不来台。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初任杭州知府时,当地某寺庙请来了一位闻名全国的善本禅师来开坛讲法。

善本自恃名气大,所以爱摆谱,而且他的手下甚至还要求去听课的信众们必须“奉事严谨、斋戒沐浴”。

苏轼知道以后,觉得这老和尚太爱“装”了!于是就故意拉了一班歌伎到善本的讲堂前吹吹打打,又弹又唱,搞得善本的脸色非常难看。

尽管遭到了苏轼的当众嘲讽,但是善本的名誉却并未受损。不久之后,他又被请进京城做了皇帝家庙的主持。“高僧大德”一走,众人都以为这间寺庙将门庭冷落,唯有关门大吉。

然而苏轼却仿佛故意要与善本作对,他费尽心力从外地为寺庙找来了一个新住持。最终反而让这家寺庙更加兴盛,法众也比原来多了五千余人。

善本因架子太大被苏轼当众嘲讽,这件事以苏轼的性格来说,实属平常。须知在台谏大臣的口中,苏轼是一位连先帝也敢嘲笑的牛人,嘲你一个和尚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善本被苏轼嘲讽之后,他的信众并未减少,并且最后他还被调到了京城,成了皇帝家庙的主持,这件事情说明善本的个人德行和学术水平并未因此受损。

那么,苏轼为什么要去嘲讽善本呢?其实这都是因为苏轼自己好禅,他对禅学的见解与善本大相径庭。

一、苏轼信奉的“禅宗”

苏轼少年时代生活在四川的眉山,由于母亲信佛,他也“少年知读佛书,习禅定”。苏轼和他的弟弟,两人都从小熟读佛经,将《楞严经》、《金刚经》等经典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出川赶考,在外漂泊时,又结识了许多僧道朋友。其中有一个叫辩才的法师,与他们相交二十年之久,所以苏轼对于佛教禅宗理论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这也是苏轼后来被贬黄州时,要自号“东坡居士”的原因。(注:居士是佛教对在家修行教徒的称呼。)

除了辩才,苏轼还认识一位禅宗法师名仲殊,俗家名字叫张挥。此人原来本是安州的一位进士,在出家前已有家室。

因张挥平时风流成性,放荡不羁,其妻有一次因嫉妒而欲下毒谋害他。最终张挥靠服食蜂蜜成功解毒,医生告诫他,如再食肉,立刻毒发身亡。

由于只能终身吃素,张挥索性出家当了和尚。由此可见,他也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苏轼平时接触到的和尚,基本都是这一类信奉禅宗的僧人。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这个教派初入中国时,规矩教条繁多,要求人们必须敬奉佛祖的塑像,还要信众茹素、戒酒等,并且常常用“生死轮回”、“十八层地狱”等说法来警示世人。

但是佛教是在汉朝传入中国的,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汉代中国国内原本就有传承自《易经》的儒家文化,所以知识分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倒的。

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下,的确需要一个像佛教这样的宗教来慰藉心灵,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愿意完全接受泥塑佛像的传统形式,于是他们自创出了一个更符合华夏文化的“禅宗”。

这个“禅宗”与佛教原来的“律宗”有很大不同,因为它追求的是“明心见性”与“心灵顿悟”。禅宗认为佛不必向外去求,佛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灵隐寺里的济公活佛。民间传说中,这位济公活佛游戏人间、离经叛道。

济公虽出家为僧,但却酒肉不忌,平时行事扶危济困,行事风格宛如一位侠客。因其举止疯疯癫癫,人们便称他为“济癫”。这位济公,正是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第六代传人。

现在,我们了解了苏轼所信奉的禅宗,原来是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佛教分支,再回顾前面提到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他为何要恶搞善本了。

二、苏轼恶搞高僧

话说在宋朝的时候,知州这样的地方官不仅要管理普通的老百姓,也要负责管理寺院的僧人,因此苏轼当时经常在各大寺庙中闲逛,甚至干涉过一些寺院住持之位的继承问题。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南屏山上的净慈寺当家,特意从外地请来了一位名叫善本的禅师来讲法。苏轼得知后本很高兴,因为又多了一个与高僧进行深度思想交流的机会。

然而,苏轼一打听,就觉得这个善本“不对劲”。因为善本自称是禅宗法师,但是行事作风完全是“律宗”的那一套。

本来佛教内部宗派众多,各有其信仰,也不能说谁比谁更高级。但是这个善本打着禅宗的旗号开设讲堂,行事却完全是“律宗”的作风,这不是在误导他人吗?

因此,这件事让苏轼非常生气。他有心阻止善本开讲堂,但是又觉得直接干涉不合规矩。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妙计,那就是带着一班歌伎,假借“祝兴”的名义跑到讲堂上去“唱曲”。

善本开讲座的那一天,苏轼便兴高采烈地带着盛装打扮的歌伎们直接闯进讲堂,当着善本和众人的面一顿吹拉弹唱。唱词是苏轼原创的一首《南歌子》,内容如下: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这首词的大意是:老禅师啊,你唱的究竟是哪家的曲子啊?宗派的师承是谁?我现在借用一下你的拍板和门槌,也来唱一曲。我这是逢场作戏,请您不要多疑啊。

溪边的女子偷偷地看着这边,山里的僧人却皱着眉头,装模作样。只恨寺里的小和尚生得太晚,看不到老太婆年轻时风华正茂的时光。

这首词前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上阕主要是在质问善本所信奉的“禅宗”到底源自何门,为何感觉味道不太对劲。

和尚在讲经时为了唤醒小和尚们的注意力,常用“拍板”敲击桌子。遇到小和尚迷惘不解,还会用“门槌”进行“当头棒喝”。因此苏轼说自己现在借用这两样东西,也要和善本来个“对唱”。

下阕开头先打了一剂“预防针”,表明自己只是逢场作戏,请善本不要当真,但是后文却逐渐转向戏谑与讽刺。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二句的本意是说:有个漂亮女子偷看老和尚,而老和尚虽然内心波动,但是还要故作姿态,皱眉掩饰。

这里的“弥勒”就是借指善本,因为他的形象常被描绘为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老婆”则是指老妇人,“三五”即十五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少女年龄表达方式。

“老婆三五、少年时”,表面上说老太婆也有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实则指老和尚年轻时也可能对少女有过动心之时,以此含沙射影地批评善本假道学的作风。

结语

苏轼带歌伎闯佛堂闹事,根源在于他对“禅宗”真谛的理解与善本存在巨大的分歧。他心目中的“禅宗”追求“明心见性”,超越形式束缚,而善本却过分拘泥于外在的斋戒沐浴等仪式。

因为禅宗的形成确实复杂,并且还很多样,所以这也使得很多人难以将禅宗与其他宗派如“律宗”,明确区分。

例如,著名的少林寺虽属禅宗,但是寺内僧人并不能像济公那样随意饮酒吃肉。假若苏轼当初带歌伎闯入的,是少林寺某位僧人的讲堂,说不定就会遭到一顿暴捶。

参考资料: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作者:苏轼,北宋;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