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11日晚,互联网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处理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的经历引发争议。他提到,过去面对司机的好评请求会口头答应但事后遗忘,如今改为直接拒绝,并称这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锻炼方式。
其称:“以前打网约车,司机师傅跟我说打个好评,我都会说好好好,但是下车后也没想起来打。其实这样挺不好的。现在司机师傅跟我说打个好评,除非服务真的很好到我想打好评的程度,否则我就会直接说,抱歉我不想打,然后下车。作为一个有讨好倾向的人,这是我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

这次争议的核心,不止是何同学拒绝打好评,而是他选择用“成长”“真诚”来包装自己的行为。在网友看来,这种表达不仅缺乏同理心,还掩盖了权力关系中的真实差异。在与苹果CEO库克的互动中,何同学主动邀请对方共饮西湖龙井,全程彬彬有礼,甚至被调侃为“科技区的茶艺大师”。而面对普通网约车司机时,却表现出“直言拒绝”的硬气,引发用户强烈反差感。不少评论指出,这种“对上柔软、对下强硬”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精致的自我主义”,披着成长外衣,实则是对底层劳动群体的傲慢。

事情很简单:何同学说自己以前总违心给司机五星好评,现在要"做真实自己",除非服务特别好才会给好评。这话听着挺正能量,可网友扒出了残酷现实——某平台规定司机低于4.8分就成"幽灵车",夜里直接不让接单。开网约车的老李算过账:一个差评得跑7单才能补回来,雨天多等十分钟就为提醒乘客"小心地滑"。有人翻出何同学去年和苹果CEO库克谈笑风生的视频对比:"对着大佬点头哈腰,转头就对普通劳动者指指点点,这双标玩得溜啊!"更打脸的是,他最新视频刚说完"要真诚",转头就接了某手机品牌的推广——网友辣评:"真性情咋不对金主爸爸使呢?

何同学的行为展现了一种“向下的勇气”——在权力阶梯中,他选择对站在自己之下的人展现所谓的“真诚”。这种叙事中包含两个值得质疑的前提:将“真诚”简化为“直接表达个人感受”,忽略了社会关系中真诚的复杂性与责任性;真诚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人美德,而是考虑他人处境的双向尊重。将基本的礼貌与人情味降格为“讨好型人格”,为拒绝弱势群体的请求寻找道德正当性的幻象。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闹剧正在制造新一轮对立——「何同学们」不会因此收敛表演欲,普通人却要承受更严苛的道德审视。就像豆瓣网友@冷萃冰美式 的预言:「下次打车时,我连呼吸重了都怕被乘客写进小作文。」事件追踪:何同学工作室尚未回应,其最新动态停留在4月12日转发的星链科普视频。热评第一写着:「建议下次教马斯克怎么造火箭,放过网约车司机吧。」
如果有些事对你也不是吃了什么大亏,也是举手之劳,那就尽量做个有气度的好人,广结善缘嘛。这也能给自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啊。总之,这次事件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互联网最擅长制造魔幻现实主义。
毕竟在打工人共情力觉醒的2025年,人设的坍塌有时候只需要140字。
但可能这就是出名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