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一条喜讯刷屏南开大学师生朋友圈。
据悉,该校计算机学院教授程明明及团队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基于对焦任务的显著性检测技术”项目被评为“2024年华为公司优秀技术合作项目”。
据了解,为构建“伙伴+华为”合作体系,华为在2024年度启动了千余个合作项目,最终评选出18个优秀技术合作项目,南开大学团队合作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华为作为一家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科技巨头,不仅是招聘季“学霸毕业生”的心头好,也是各大高校心仪的合作对象。南开大学与华为的合作不止于此次攻关技术难题,而是渊源颇深。比如在去年5月,南开大学携手华为发布“行动计划”(AI教育教学篇)。“AI教育教学篇”主要指的是构建立体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等三大任务。
在产教融合方面,南开大学与华为共同建设南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并开发了近40门高水平示范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批能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
南开大学能长期保持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其实取决于该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强劲实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就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随后,该实验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7所“863计划”机器人网点实验室之一。进入新世纪,南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更加显著。比如在2002年,卢桂章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了我国机器人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南开大学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该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以此为依托,聚焦人工智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此外,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也落户南开,为南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丰富的资源。
依托强劲的学科和优质的平台,南开大学在智能装备、微操作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脑机接口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领先国际的研究成果。2022年3月底,南开大学AI研究团队成功完成全世界首次用AI操作机器人、全无人操作的克隆猪孕育;2023年5月,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此次试验由南开大学团队牵头完成,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对于推动脑科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开大学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从“通识基础”到“专业进阶”再到“多元拓展”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为此,该校开设了超过130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各个方面。同时,南开大学还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锻炼,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上,南开大学代表队在人工智能创新赛获得一等奖。
实力强、名气广,南开大学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毕业生自然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竞争力。据了解,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百度、阿里、腾讯等知名科技公司,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工作。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如今,人工智能已被列为国家战略,多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南开大学不仅专注自身发展,还不断加强与华为等科技名企合作,持续发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所以,小编可以负责任的说,同学们报考南开人工智能,在各项优势资源的加持下,未来必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