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国家发起“新工科”建设倡议以来,众多高校积极响应,致力于全面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体系。作为国内学科覆盖广泛、兼具综合性和研究特色的顶尖学府,南开大学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南开大学的新工科建设,依托于积淀深厚的理学学科。据悉,该校化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数学、物理学等位列ESI全球前1%,这些学科为南开大学工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更是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规律,瞄准“新工科”建设目标,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环境、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以人工智能为例,南开大学近年来所取得的相关成绩无疑是天津市乃至全国科技界的一大亮点。据悉,该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多个学院,通过加强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不断提升在AI领域的科研实力。2024年,全球著名科学期刊Nature增刊Nature Index Supplements发布人工智能(AI)领域领先的全球百强高校排名,南开大学位列其中,反映了南开在AI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在今年1月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最新公布了2024年度CAAI激励计划入选项目,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师和博士生李威的论文入选2024年度CAAI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名单,另有一位讲师的论文入选该计划提名名单。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外,南开大学在其他“新工科”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如熔融绿色合成核心技术率先突破COFs量产的世界难题,建成全球第一条COFs吨级生产示范线,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在“射频芯片”、“车规芯片”和光刻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新突破,新增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等。
当然,南开新工科快速发展不仅在于其强劲的基础理科,大量政策、资源的倾斜以及突破性成果的涌现都是核心原因之一。而这些原因也共同促成了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提质加速。近年来,诸多南开学子在新工科领域崭露头角,展现出非凡实力。
如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中,南开大学代表队获得人工智能创新赛一等奖;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中,南开代表队获得AI WILL太空服务机器人挑战赛冠军、亚军与最佳创意奖;此外,在由南开大学与vivo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中,南开大学参赛队伍的作品《蓝精灵优测Smurfs》斩获全国一等奖……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工科”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科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不难看出,南开大学正在以新工科方向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在基础理科领域的强劲实力,大力发展新工科。目前,这一发展战略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也为南开大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