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市委书记,1977年带头反对“两个凡是”,后官至副国级

墨寒雪 2025-01-18 10:51:36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1977年,“两个凡是”被提出后,中国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这一时期,许多领导干部对这一提法持观望态度,但有一位老党员却以令人敬佩的坚定立场带头反对。

他就是陈丕显,13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共产党,66岁官至副国级,那么,在他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青山埋忠骨】

1934年,年仅18岁的陈丕显已经是赣南地区红军游击队的一名重要干部,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他与陈毅等人留在当地,肩负起守护南方根据地的重任。

当时的赣粤边地区,敌人的封锁线密如蛛网,剩下的游击队员人数稀少,甚至连基本的物资补给都无法保障。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们一行人被迫躲进山洞,洞口铺满积雪,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大家用身体挡住洞口寒风,直到有人被冻昏过去。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生火,只能靠着彼此的体温熬过长夜,恶劣的环境从未让陈丕显感到气馁,他一边带领游击队抗击敌人,一边抓紧时间恢复组织工作。

正是在坚定的信念支撑下,游击队不仅保住了赣粤边的革命火种,还积极筹备未来的反攻,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根基在于群众。

当敌人四处扫荡时,他带领游击队深入村庄,与农民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种粮、修路,用实际行动赢得支持,很多年轻人自发加入队伍,使游击区的力量逐渐壮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丕显带着游击队员撤出山林,前往瑞金与其他部队会合,为新四军的改编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他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全面抗战中建立一个能自给自足、足以抵抗敌人“扫荡”的抗日根据地?

【苏中擎旗手】

1940年,陈丕显被派往苏中抗日根据地,担任苏中区党委副书记,相比赣粤边的山林游击战,苏中地区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既是日军重点“扫荡”的目标,也是国民党顽固派虎视眈眈的区域。

陈丕显肩负的任务,不仅是守住这片抗日根据地,更要通过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让根据地成为战斗力强大、能长期坚持的“堡垒”。

到达苏中后,陈丕显发现,当地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日军和伪军疯狂扫荡,部队人数不足3000,许多群众被迫流离失所。

面对这样的困局,他提出了一条明确的策略:一手抓作风建设,一手抓经济恢复,陈丕显相信,只有通过群众的支持和自身的强大组织力,才能真正战胜敌人。

他的第一步是恢复根据地的经济,他组织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动员百姓种粮食、织布匹,为部队和群众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同时,他还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帮助贫苦农民摆脱经济压迫,在他的努力下,根据地的民心逐渐凝聚,人们开始主动为抗战贡献力量。

在军事上,陈丕显的果断与坚韧让他赢得了部队的信任,他组织了多次小规模的伏击战,凭借灵活的战术不断打击敌人的士气。

1941年,他参与策划的伏击战中,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小分队成功歼灭了一支千人伪军部队,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的士气。

随着根据地的逐渐稳固,到1945年,根据地的兵力已经从3000人发展到近3万人,成为抗战时期华中地区的重要力量。

陈丕显所领导的部队在“七战七捷”中屡次获胜,粉碎了敌人的大规模“扫荡”,让敌人闻风丧胆。

抗战胜利后,陈丕显的任务并未结束,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再次挑起重担,担任苏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指挥部队参与淮海战役。

他动员百姓参与支前工作,短时间内组织了上百万名民工,为前线运送了数百万斤粮食,提供了无数战斗物资。

但是,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胜利的终点,如何在解放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苏南改革先锋】

1949年,陈丕显被派往苏南担任主要领导,负责战后重建工作,经历了多年的战争,苏南地区百废待兴。

这里曾是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战场,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难,社会秩序混乱,对于33岁的陈丕显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深入乡村调研,在他的主持下,苏南地区率先启动了土地改革,他组织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分清土地分配的标准,确保土改的公平公正。

在他的推动下,苏南地区的土地改革顺利进行,解放了生产力,还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

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陈丕显还十分注重工业发展的规划,他提出要充分利用苏南的地理优势,将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这一过程中,他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经验,被称为“松江经验”,这套经验强调以基层为单位,推动群众参与经济建设,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恢复和扩大生产能力。

“松江经验”让苏南经济迅速恢复,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毛主席亲自批示推广这一经验,并指出这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地区开始学习苏南的经验,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

在社会建设方面,陈丕显主张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群众自治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加贴近民生的治理模式。

然而正当苏南地区的改革和建设稳步推进时,陈丕显又调任上海,协助陈毅处理更为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

上海,这座曾经的“东方明珠”,正在等待陈丕显的到来,然而与苏南不同的是,这里的问题更加棘手。

【拨乱反正】

1952年,陈丕显调任上海,担任市委第四书记,与市长陈毅共同负责治理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

此时的上海,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娼毒横行、物价飞涨、治安混乱,百姓怨声载道,陈丕显深知,治理上海不能靠强制手段,而是要“标本兼治”。

他提出了“治理与发展并重”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禁娼、禁毒方面,陈丕显带领公安部门开展了多次大规模行动,清除社会毒瘤。

在平抑物价上,他提出了一套结合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的机制,不仅成功控制了物价,还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活的稳定。

此外,他还着力恢复工业生产,通过动员各大工厂恢复生产线,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965年,陈丕显升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他的治绩得到了全国的关注,许多外地干部专程来上海学习经验。

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打破了上海的发展步伐,作为地方主要领导人,陈丕显成为“四人帮”政治斗争的主要目标。

他被诬陷为“保守势力”,不仅被剥夺职务,还遭到长期关押,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陈丕显始终坚持信念,即使身处逆境,他依然尽力保护其他干部,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党培养新生力量。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陈丕显被重新起用,调任云南省委书记,随后又主政湖北,推动改革开放,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尽管经历了文革的沉重打击,他依然以无私的精神为国家贡献力量,他的一生,无愧于“实事求是”四个字。

1977年,当“两个凡是”提出后,他带头反对,坚持维护毛主席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盲从,坚持本心。

1982年,陈丕显起任第十二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官至副国际,1995年8月23日,陈丕显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结语】

陈丕显的一生,无论在哪个阶段,他都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

特别是在1977年“两个凡是”提出后,他敢于站出来反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中国社会拨乱反正注入了信心。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坚守信念,就能推动历史前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更应从陈丕显的经历中汲取力量,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用实干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参考信源】

上海热线 2023-06-13《陈丕显在宝应的日子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年03月25日《陈丕显同志百年诞辰纪念》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02月01日《纪念陈丕显同志诞辰100周年——追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同志二三事》

0 阅读:6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