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22日,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年1个月零3天的延安,再次回到人民的手中。对此,贺龙的心里非常高兴。
8月,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280万人,与国民党在兵力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第一线的机动兵力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军,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解放军积累了打大规模运动战和攻坚战的经验,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此时,贺龙在延安接到了中央发来的电报,要他前往河北,参加即将在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接到通知后,贺龙怀着喜悦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河北的道路。
得知贺龙前往河北的行程后,晋绥军区政委李井泉非常高兴,立即赶到吕梁离石,与贺龙见面。
李井泉与贺龙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早在长征时期,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不久,李井泉便调到红二方面军任职,担任了二军团四师政委,而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便是贺龙
此后,李井泉一直在贺龙的麾下任职,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了,八路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政委,晋绥联防司令部秘书长。
1945年7月,李井泉被任命为晋绥野战军政委,协助贺龙领导晋绥军民展开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
后来,李井泉又担任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晋绥军区政委。
1948年8月,得知贺龙要途经离石,到河北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时,李井泉便特意赶来相见。
见面时,贺龙对李井泉说:“这一带大革命以来就有我们党的组织,青年学生也很多,人才不少,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收集起来。我已经让李长路在临汾筹建西北军政大学。”
紧接着,贺龙又说:“现在,应该让这里的贺龙中学赶快组织人力,到晋中平原去招生。”
听贺龙提到贺龙中学,李井泉的思绪立即回到了过去。那是1945年8月,贺龙奉毛主席和朱德之命,率领率晋绥军区主力部队,进入吕梁,向占据的汾阳、离石、文水等县城的日伪军发起总攻。
在解放了文水县城后,得知城里有一所中学,在校学生有几百人,其中许多学生在革命的影响下,思想倾向于进步时,贺龙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随即,贺龙高兴地说:“这是宝贝疙瘩!青年学生,军队和地方都需要,建设新中国,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才。”
紧接着,贺龙又语气坚定地说:“文水城我们可暂放弃,但知识青年我们要争!”
很快,贺龙便来到了温水中学,向学校的师生们作了动员讲话,希望他们能够参加革命,继续读书深造,做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9月,在离开文水的时候,贺龙特意召集了随军工作团和县委负责人,一起讨论研究了吸收这批知识青年办学的问题。
在讨论中,贺龙提议,将学校的名字定为“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并亲自兼任了校长。为了便于工作,彭德怀又让他的秘书彭德,担任了副校长,以便进行工作协调。
后来,在开会时,工作组的同志匆忙来到会场报告了一个紧急消息:敌人已经距此不远了!
面对这一情况,彭德对大家说:“贺司令员派我们掩护大家转移。要求大家稍事收拾,便准备出发。”
就这样,在贺龙的指示下,300余名学生由彭德带领离开文水,多次进行了转移。
9月9日,离石县城解放。10月,随营学校迁到大武镇,不久后便开课了。此时,在全校师生的建议下,“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更名为“贺龙中学”。
那时候,贺龙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学校办学非常重视。
1948年8月,在经过离石的时候,贺龙在见到李井泉的时候,告诉他“应该让这里的贺龙中学赶快组织人力,到晋中平原去招生”。
听了贺龙的话,李井泉认真地说:“老总,这件事由我去办吧。”
看到李井泉主动承担了贺龙学校到晋中平原去招生的工作,贺龙心里非常高兴,笑着说:“那就麻烦政委同志了。”
李井泉不是那种只会答应不干事的人。在接了贺龙中学的招生任务后,便立即进行了部署。
在贺龙离开离石的时候,李井泉特意来到贺龙那里,向他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说贺龙中学已经派中学队队长到汾阳去招生了。
听了李井泉的汇报,贺龙十分满意。
离开离石后,贺龙在路过汾阳的时候,特意找到那位中学队的队长,向他了解贺龙中学的招生情况。
在汇报中,那位队长告诉贺龙,他们一共来了4个人负责这件事情。
听了那位队长的汇报,贺龙觉得他们对招生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不够,便带着不悦的语气,说:“4个人?力量太小了,要大力加强,大力加强。”
为了加强他们对贺龙中学招生工作的重视,贺龙又强调说:“现在全国胜利在望,我们就要解放全中国了,需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培养建军、建国的人才。晋中各县已经解放,广大知识青年有了参加革命和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有这个要求,我们为什么不放手一些呢?我看这次在晋中招生,至少要招1000名学生。”
在汇报的最后,贺龙对那位队长说:“你们要认真完成任务,等我从中央开会回来,再来检查!”
在贺龙的交代下,西北军政大学很快便组织了人力,在汾阳成立了招生办事处,专门负责招生事宜。
9月,贺龙来到中共中央所在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0月,贺龙离开西柏坡,并于12月返回了延安。
在返回延安的途中,贺龙先后到兴县、包头、临汾等地视察和传达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期间,贺龙特意向有关部门询问了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作了新的指示。
后来,按照贺龙的部署,贺龙中学离开方山大武镇迁到临汾,并与陕甘宁步兵学校进行了合并,成立了西北人民军政大学。
数据显示,在大武镇办学期间,贺龙中学培养了学生3000余名。这些学生后来有许多都成为了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其中,军级以上职务的有7名、地师级以上的74名、县团级以上的100多名,可谓是桃李芬芳!
1985年,在贺龙中学建校四十周年纪念之际,在方山县大武镇贺龙中学故地的方山县第二中学,恢复了贺龙中学的校名。
此后,贺龙中学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