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东北关东军突袭东北军驻沈阳北大营,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此后日军对南满铁路沿线的二十多个城市发动进攻,到1932年2月,日本占领东北全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三千多万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之痛苦
而在这不到半年时间里,南京国民政府和号称地方实力最强的东北军几乎未做任何抵抗,创造民国史上最大国耻。
日本侵略东北,由来已久的狼子野心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开启资本主义近代化改革,规模化工业生产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材料及广阔的消费市场。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很难满足资本主义工业化需求,所以日本将目光投向富饶的中国。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地广人稀,且与其隔海相望,自然成为被垂涎的对象。
再加上日本本身又是一个以天皇为核心的君主制国家,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在维新过程中日本逐渐演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军事帝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从明治维新伊始,日本政府便提出先占台湾、吞并朝鲜,继而霸占满蒙、灭亡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计划。
对于满蒙等东北地区,日本更是将其视作外廊,关系重大,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一直谋求吞并东北的野心。
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清朝,并威胁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但在俄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放弃辽东。
十年后日本卷土重来,发动日俄战争,以惨烈的代价击败沙俄,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将中国旅顺、大连变为其殖民地,同时获取“长春-旅顺”的南满铁路权利。
在随后的时间里,日本不断向东北渗透,以扶植代理人的方式施加影响,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从清朝灭亡后的十几年中,日本与张作霖互相利用,不过张作霖并不甘心做日本人的傀儡,对日本的渗透扩张多有抵制,渐渐的,日本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炸死,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
可没想到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上台后很快稳住局面,还在蒋介石和英美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改易旗帜,东三省正式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蒋介石顺利实现形式上“统一”全国。
日本人不仅未能控制东北,反而让局势朝着不利于己的方向发展。
同时日本国内局势也不容乐观,20世纪20年代末,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遭受沉重打击,经济陷入极端困境,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只有发动战争,掠夺资源才能转移国内视线,缓和阶级矛盾。
而此时的中国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为争夺权力大打出手,史称中原大战。
双方激战近半年、伤亡30万人,中国社会元气大伤,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又马不停蹄,先后调集三十万大军剿共,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牵制在南方。
综合国内国际因素,日本人认为吞并东北时机已到,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生。
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东北军那么日本面对的东北军到底是什么状况呢?
可以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军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
当时东北军共有四十余万,张学良带到华北的兵力为十八万,驻扎东北的二十万。
其中陆军作为整个东北军的主力,拥有全国规模最庞大,实力最雄厚的炮兵部队。
其火炮总数达到3090门,装备大量75毫米到150毫米的中大型口径火炮,火力完全超过同时期的中央军。
同样其装甲部队也不容小觑,到1931年,东北军装备30余辆坦克,清一色为法国雷诺系生产。
同时东北军拥有当时中国最为强大的空军力量,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拥有战斗机300余架,均是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进口,实力不俗,就连蒋介石都要向其借20余架军机剿共。
海军虽然不是东北军发展重点,但旗下依然拥有27艘大小军舰,总吨位为3万多吨,而当时整个中国的战舰总吨位不过5万吨,虽然服役年龄长、装备差,但已占据中国70%以上的海军力量。
当然,最令东北军引以为傲的当属奉天兵工厂,其产量名列全国第一。
年产各种重型火炮150多门,迫击炮800余门,步枪6万多支,机枪1000多挺,弹药更是不计其数,基本实现各类枪支火炮自主生产。
而日本关东军的实力实在不敢恭维,当时驻东北关东军仅3万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治安及警察部队,各类步枪、机枪、火炮、坦克等火力不及东北军十分之一。
可以说,从账面实力看,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战争完全是蚂蚁吞大象。
柳条湖事件,日军打响侵华战争第一枪,国民政府却选择不抵抗1931年9月18日晚10时,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铁轨炸毁,并在旁边摆了三具身穿中国军服的士兵尸体,制造中国军队破坏铁路的假现场。
随即关东军诬陷中国军队武力挑衅,以保护自身利益为借口派遣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事发当晚,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荣臻却下达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当然,荣臻称发出这一命令是遵照事先张学良的指示,第二天,身在北平的张学良在面对记者时也神态自若的承认这一安排。
就在早些时候,19日早晨五点半,日军仅仅两个中队三百人的兵力打败八千多东北军,攻占了北大营,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日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中国军队,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同时,日军向南满铁路沿线各城市发动进攻,9月19日10时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18座城镇。
长春守军自发反击,但仅持续一天,长春便宣告陷落。
按照荣臻的说法,这是为国牺牲的伟大行为,可是这种牺牲是荒谬且不正常的,那么堂堂八千热血男儿为何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也不武力反抗呢?
事情还要从两年前说起,1929年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统一中国的目标,不过这一时期的中国并不太平。
外部列强环伺,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日趋激烈,对此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随着1930年老蒋在中原大战的胜利,地方军阀派系威胁已被消除,“安内”的主要对象就变成了共产党。
从1931年起,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的渗透,执意调集大军剿共,就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月前,蒋介石在与张学良通电特意指示:
“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在蒋介石看来,不抵抗就是顾全大局的体现,武力自卫反击反倒是违背民族利益,这一违反常识的荒谬论断纯粹是其反共集权的托辞。
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依然想保存实力,冀希望于欧美出手调停,压制日本。
当然,蒋介石要求不抵抗的另一目的还有削弱东北军的想法,在当时东北军的实力仅次于中央军,且东北在官僚任命、税收、资源、军队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一个实力雄厚、军力强大的东北军显然不符合蒋介石的口味。那么作为东北军主帅的张学良又是作何想法呢?
毕竟张学良家族在东北经营多年,对这片黑土地土地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失去东北最受损的就是张学良的利益。
可实践来看,张学良不仅执行蒋介石的决策,而且贯彻的非常彻底,在这之后,蒋介石要求其抵抗保卫锦州时,张学良反倒依然态度暧昧。
在张学良看来,既然东北已经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理所应当。
而且日本人经常挑衅,九一八之前发生的例子也不少,最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没有形成太严重的态势,所以只要息事宁人便可万事大吉。
这一说法在张学良晚年的回忆录中也得到印证,再加上东北军两年前与苏联在中东路武装冲突中的全面溃败,让张学良意识到即使开战也不可能是关东军的对手,因为日本可是唯一战胜俄国的亚洲国家。
因此关于不抵抗原则,张学良的因素占据主导,毕竟蒋介石从未真正控制过东北军。
只是张学良这次明显失算了,他没有想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是占领东北,而且其进攻效率和速度如此之快,短短两天奉天、长春等重要城市就丢了。
正是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错误判断下,东北局势极速恶化。
9月21日,日军占领吉林,此后向北进军,10月占领黑龙江北满铁路沿线城市及嫩江流域,11月19日攻陷齐齐哈尔。
仅仅两个月,东北大面积领土沦陷,仅剩锦州、哈尔滨等少数城市幸免。
兵败如山倒,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拱手相让国民政府和张学良的退让并未换来日本罢兵,从12月15日起,关东军开始进攻锦州。
日军十余架飞机对锦州进行狂轰滥炸,蒋介石希望通过英美等西方国家调停斡旋的想法宣告落空。
同时政府不抵抗的行为引起社会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和朝野上下抨击蒋介石的妥协退让。
此时蒋介石也意识到一旦锦州失守,北平将无险可守,整个华北地区将面临极大军事压力,再加上社会舆论鼎沸,蒋介石这才急令张学良积极抵抗。
不过此时张学良并不打算出兵,自己的老巢都要丢了,手上仅剩十几万军队,没必要把自己的最后这点本钱搭进去。
本来地盘就丢了,人再没了,自己哪还有资本在国民政府立足,于是张学良固执地将东北军撤走。
1932年1月初,日本兵不血刃的占领锦州。1月末,关东军一个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
在这里,驻防旅长李杜率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败退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这场哈尔滨保卫战也成为东北军在整个东北战场上唯一稍微激烈的抗争。
从九一八事件起,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占领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东北丰富的石油、煤炭、矿产、土地等资源以及大量军工企业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机器开动的推进剂,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序幕。
而对于这一切的发生,蒋介石和张学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