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谓:“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牛掛角,无跡可求。故其妙处透徹玲珑,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斯语吾常为吟哦之准绳,奉为圭臬。此所以吾诗向往禅趣与空灵。故无诗兴不作,每有意为之,则往往未能如意。偶然得句,虽未能佳,然梦寐以求空虚之境。诗道如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小楼嘉宾所评诸语,豁然通达,如暗室得光,云散见月。亦禅家所谓“正法眼藏”矣。
戴炳南
题幽居图
天台人不到,松露夜潸潸。
扫石观云起,横琴待鹤还。
肖三羊:首联见景之幽深静谧,二联写人见闲逸清雅。用语简洁精准,夜潸潸一语,别出一格,拟写夜露之动感,如身临其境。
王海亮:古雅,出尘。无人之境易得,有情之境难求。
苏州灵岩山
姑苏城外寺,人道旧娃宫。
辇路萋春草,野禽惊晚风。
山高云寂寂,雨霁树濛濛。
霸业孤烟杳,斜阳几点鸿。
周向东:唐人风味!悼古慨叹之作,虽古人已作无数,然于今读之,尚有动人处。意象之力,古今通会!
江合友:山水游历中贯穿怀古之幽思,景物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便不单薄,便见深厚。
天台山
闻道寒山子,往来经几年。
密林半遮日,古木欲撑天。
云影无穷意,溪声一味禅。
瀑飞千丈雪,晴壑起风烟。
张明新:戴炳南先生是佛学院老师,写出来的诗总带禅意。有人说,诗文的最高境界是禅,此作肯定是有境界的作品。
秋日江居
惯住汀江畔,何须更买山。
夕阳驮去鸟,彩练涨清湾。
远树斜虚影,微云抹翠鬟。
孤灯出秋浦,应是晚舟还。
王逸群:惯住,何须二句,已总括全篇。以下六句,看似写景,实则错综细腻虚实相生,情在景中,得秋居闲适之趣。
秋日长岒寨胜华山
爽气凉生面,寒烟出翠林。
云堆半峰白,桂落满头金。
寨迥天邻近,岩高日易沉。
仙人不知处,松籁弄琼琴。
杨成虎:该首五律不亚于唐人同类作品,中间两联甚佳,尾联清妙。
五台山
五台翠微寺,四月有桃开。
清磬随风下,禅衣带雪回。
禽归夕阳外,僧隐白云隈。
冰镜初融化,一瓢分茗杯。
安全东:寺古诗清,字平句顺。然少开拓,略失新警独到。
小寒过新庄
随意看溪山,霜风作晚寒。
半江流夕照,孤鸟下前湾。
阡陌稚童戏,芦丛钓客闲。
老翁无杂语,腊近盼儿还。
楚家冲:本诗得王维诗风不少。中二联有空山新雨后之旨趣。画面感强,转结自然。结见用心。
雪
银光接千里,飞絮下长天。
渐没双峰耳,初平数亩田。
梅妆添可爱,竹影惹生怜。
月出难争白,岩堆百尺烟。
郭友琴:千里铺银,长天落絮,峰峦渐没,田园初平,梅竹凭添韵致,霁月也难争辉。全诗不着一雪字,却借物间接描写出了大雪的特点。若结能在侧面烘托的基础上赋以人物的情思、作者的人格,寄寓“瑞兆”的襟期,或更有境界和格调。
次韵天许吟长乡间小院
听雨溪山遍倚楼,观云出岫复何求。
维摩晏坐空无物,陶令躬耕不羡侯。
把酒邀朋几回醉,对花垂露一春羞。
天公许放疏狂客,得近林泉鸟语幽。
王海亮:王维陶潜作陪,风流自在。
铁线莲
石灰岩上扎深根,懒与时花相共论。
人世沉浮一何似,且从夹缝学生存。
王海亮:平白易懂,深刻形象。
桂林印象
山入桂林不解平,一峰突兀一峰迎。
游人环绕倚天柱,只在如来掌上行。
刘鲁宁:结句当然使人想起了如来的五指山。人于其中,贴切得很。
沈利斌:“山入桂林不解平”便是作者的“桂林印象”,后三句便从此句展开。“一峰突兀一峰迎”是对“不解平”的具象化描写,凸显出山峰的奇特错落。“游人环绕倚天柱”以游人的视角写山之高,而“只在如来掌上行”更是奇思妙想,将山的起伏绵延比作如来手掌,使桂林山水愈加显得神奇和超凡脱俗。
题水山图
江上风烟数叠山,孤亭野水绕沙湾。
冷然一幅潇湘景,付与渔翁镇日闲。
江岚:白描见功夫,山水意境与诗家面貌,历历如在目前,堪与画作传神,似有倪云林风致。
刘鲁宁:前写景,素描笔法,洗炼醒目。后入情,冷然与闲字照应,别有滋味。
立 冬
枫冷吴天又一冬,家山远隔几千重。
疏篱想见黄花影,向晚和烟露气浓。
张庆辉:点评好在转结,拉开时空,从眼前此在,回到物外故乡——如何营造诗意?拉开时空,一法也,譬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譬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譬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外,以“向晚和烟露气浓”的故乡朦胧之景作结,不直言乡情而更见深情,亦一法也,可疗直白之病。
冬日观云
方见轻纱绕碧鬟,须臾散入万松间。
朔风镇日闲无事,吹向南山复北山。
沈利斌:诗中云态变幻,动静相宜,饶具韵致。借风之闲适,表诗人恬淡心境,亦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
戴炳南 福建长汀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诗词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有著述若干,辑有《屏南诗稿》。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