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海清的《我本是高山》正在上映,结果在舆论上引起巨大的争议。这电影的舆论在我看来挺戏剧性的,那就是它本来想讨好每一方,结果每一方都没有讨论好,几乎是全部都在骂。编剧出来回应反而扩大事态,有六公主出来站台也不行。
今天就不写这部电影而写另一部,也是海清主演的电影。这部电影因为“疫情”的特殊环境,还有年轻人越来越生疏的农村题材,再加上上映时突然“下架”的原因。这部电影其实在上映的时候舆论也一样,还造成了中国网民舆论上一个奇观。
那就是农村出来的网友说这电影表现的农村是个别,然后城市网友骂你不懂农村。
它就是2022年的《隐入尘烟》(事先声明,伯光君作为一名川渝山区农村出来的孩子,社会环境有些不同,但小时候家里也非常贫穷,也觉得这部电影表达非常个例,但是也不赞成下架它)。
《我本是高山》为何被骂?我认为只有一点我相信该片导演团队是认真了的,但是他们在创作上面,很明显深受某些思想观念的影响。细节未必完全失真,还原未必不到位,但就是味不对儿。比如编导把采访中得到的实际上是酗酒家暴的父亲的形象换成酗酒家暴母亲等等,确实非常不妥。
一来虽然电影高于生活,但是把大家明知道的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随意更改,本身就不严谨。也可以说是对观众的愚弄;你倒是纯粹虚构的情节的人物还好。
二来本来实际上是酗酒的父亲形象,为何要换成作为女性的母亲呢。
要知道本片主要目的是歌颂赞美女性校长的,你整这一出,我觉得至少不能说给女性的张校长加分吧。是不是一定要刻画这样一个女性的反面形象才是更加衬托同为女性的校长呢?我觉得作为观影者不一定会跟着编导的思路走,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有现实原型不用反得去改编,还去迟鹏女性主义逆鳞。
三来女性酗酒家暴形象至少在我国社会上,我看到或者说听说的不说没有,但确实很少很少。你在电影中整出这么一个形象,姑且不论情节是否合理,是否与整个影片的氛围相符,但可以说颠覆了我们传统文学中对女性的叙事方式,对于部分对传统文学有功底的观众,自然很难接受。
这个在国内现实社会新闻中,女性酗酒家暴者也可以说少之又少吧。
我个人而言,目前我接触或听说的女性酗酒家暴者,还真没有。所以说这个形象也可以说颠覆了大多数观众的日常认知,试问大家天天在接触自己的母亲,姐妹,三姑六姨,闺蜜朋友,如果一直没有或者说很少接触酗酒家暴的女同胞。你突然在影片中整出这么一个开锅,你说观众会怎么想。
我想一是惊讶,二是不满,三是恶心。而且这明显还是往刺激女性主义观众的方向去改,这就像触人家的逆鳞一样,人家能不爆发?
和《我本是高山》相比,《陷入尘烟》为何争议大,骂的少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的问题非常相似,手法都是一样的。它们的问题倒不是脱离现实,而是用片面的现实去塑造特定的审美,叙事和表达。有些人争议《隐入尘烟》里面有没有那么穷的,有没有那么惨的,有没有那么冷漠的。
肯定有啊,但它属于个例并不是那么广泛。至少我认为还没有贾樟柯电影里面边缘人物广泛,像《三峡好人》背景三峡移民人口就有113万人(虽然大多数人对移民,新家欢欣鼓舞,但也有大量故土难回那种情绪在)。
而一旦说到中国广大农村像《隐入尘烟》那样男主马有铁是强势生产资料,妻子有点傻,结果兄弟姐妹全部欺负他们,最后村民如此冷漠见死不救能有多少,一个村子或几个村顶多有一两个傻子。
你硬要说它没有吧,它其实也有,它穷吧也有那么穷的,遇到冷漠的肯定也有。
但就像日本电视台内部提到要到中国北京拍摄都会提到一条“著名”的人行天桥,因为那个天桥上面有一个特定的角度,可以拍出80年代那种满街骑自行车的镜头。因此日本电视台记者每次在北京取景,都必然在那条人行天桥上拍那个特定的角度。
你说欧美媒体来中国拍摄吧,每次滤镜都灰蒙蒙的,然后各种压抑不适的角度。
你说他们拍的脱离现实吗?并不如此。北京也不是到处都高楼大厦,大马路大轿车,就是有一些地方是不一样的。但为什么某些人总要呈现一些特定的场面和景色呢?就是为了形成特定的叙事,修改受众的认知。
以前某些日本和港台的记者凡是到大陆采访,都必定会找有没有忘记装门的厕格,然后把这个景象记录下来。日本和港台的综艺也总会提到大陆有一些厕所很脏,总会遇到和蹲厕的大爷大妈四目相对的情况。
你能说这事情在大陆就一定不存在么?肯定还是存在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概率分布。这些媒体和人的做法就是在受众心中种下错误的概率分布。厕所肮脏没装门,在2022年的中国可能只是百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的概率,但一般人并没有闲到统计这种事情的心思。
某些媒体不断强调“大陆厕所很脏,而且不装门,我上次去大陆,又和某蹲厕大妈四目相对”,受众形成的刻板印象中,这个概率可能就变成百分之80。但实际上和欧美卫生相比,中国的卫生简直是大国卫生形象的天花板。
但之前欧美宣传得多么干净整洁,日本马桶水都能喝什么的。直到现在自媒体越来越发达,传媒话语权被打破,像这两年美国遍地,旧金山到处都是S,现在不会有人吹欧美卫生了吧。
同样是“争议大”,不何《高山》被骂,为何《隐入尘烟》没有你觉得他们拿这些素材,是为了反映现实吗?他们自己有自己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可能比你设想的更糟糕。比如一个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总会被家人劝说,不要来中国,觉得中国不安全、落后。
一个没用过某中国品牌的人,为什么会犹豫,觉得中国产品质量差,会爆炸,会被监控,会被毒死。一个可能买中国高端技术产品的人会因此觉得中国不可能有高技术,都是偷的,所以拒绝购买。中国的制造业和外贸就因此只能玩降价战术,无法获得高附加值,因为它们无法述说品牌故事,无法令消费者向往。
国内文艺圈长期受到这种导向的影响,在搞作品的时候倾向确实挺严重。像电影从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大导演国际拿大奖以来,现在很多导演就是靠这种不现实的“现实题材”文艺电影去国外电影节拿个奖,就成国际知名导演,然后回国的片酬就水涨船高,这基本已经是套路。
历史证明这条路已经走得通,那肯定趋之若鹜了。
那么为什么《隐入尘烟》虽然争议也大,但骂的不像《我本是高山》多呢?
我认为答案很简单,它不是改编的非常著名的现实原型,同时触及题材农村边缘人。它不像张桂梅老师背后的主旋律和女性主义两者当前中国热门社会话题,这两个群体都很爱发声,影视剧拍坏了铺天盖地的骂,战斗力很强。
特别是当下的女性主义观众,但农村群体一直很弱势,虽然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非常多。但农村人群体就很广泛,影迷和文青在嗨说反应真实,用来嘲讽中国现实如何如何。农村人没有统一事件就凝聚不起目标,顶多说中国农村不都是这样的。
不都是,自然也有农村人出来说确实有这样的。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不该下架吧,反而打了不支持的观众一耳光,让支持者欢欣鼓舞。你看,它心虚了,它怕了,它怕了,所以把电影下架了。
一连2部伪现实片,海清勇气可嘉,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这是一种西方文艺圈对于东方人的PUA的手段,不光对中国这样,对日本和韩国其实也是这样。中国文艺圈就是走着这个路子,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在西方普通观众眼中无非是猎奇,从观看中国的落后和野蛮方面获得满足和优越感。
由于国家以前比较落后,把西方的这些奖项看的很高,造成大量投机者前仆后继,靠投机取巧想靠在国外获奖的捷径来出名。最后就是你硬要说它反映现实,还是那句话也不是没有,你怎么看而已。
这就像你说中国没有“眯眯眼”吧,那肯定是有的,走秀有不好看的吧,同样有的。但结果就是全整成“清华美院”那种。这时不会有人跳出来说符合现实,他们会跳出来说多元审美,高级审美,你看,话术又不一样了。
我认为这种作品应该存在,也不该用太强硬手段干涉。如果硬要说问题就是西方手段太高明,构建太深厚,中国文艺圈太差了,上面还用“一刀切”方式去解决,虽然有效,但容易落人口实。
就跟明朝言官被皇帝打屁股一样,某些人就是不服,下架还意味着荣誉。
更好的做法其实是拍出更好的作品,并且获得荣誉,我相信市场也会认可,好比《战狼》《流浪地球2》等等,但从金鸡奖来看,中国文艺圈任重而道远。
既然认为不好可以不看,没有谁逼着你看,现在的生活片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应现实生活的更少,看来只有抗日神剧不找骂,胡编乱造能过审,这两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虽然不完美,为什么有些人好似踩了尾巴蹦高的骂,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隐入尘烟描绘的贫穷状态,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难道自己心里没数,高山本就不是纪录片,艺术加工的可能有缺陷,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不杠,
隐去尘烟是现实主义题材,现在的人一纰漏现实就受不了
所以只有抗日神剧类型的才是中国影视的无上荣耀
还是应该看看电影吧,毕竟仅仅是看评论多了,不合适。
我当初骂这部电影的时候还要很多给他们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