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有一种东方的美,叫中国圆!

画板的情感 2025-04-14 01:56:34

如果说方是理性,那圆一定是情感。

在中国人的审美里,圆不是简单的几何形状,而是一种带点温柔、又自带哲理的生活方式。从古到今,不管文化怎么变,大家心里对“圆”的执念,真的,一直没断过。

别不信,《说文解字》早就写明白了:“圆,全也。”啥意思?圆就是“完整”“圆满”。不是谁圆滑世故才叫圆,是你心里有那个浪漫的念想,才叫真的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再往上追,《周易》里有句话特别美:“著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就是说,天道循环,是圆的;做人做事,是方的。

圆,是神,是天;方,是智,是地。这不就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天圆地方”吗?

天是什么?是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存在。

它的形状——当然是圆。

而中国人最爱的那个“太极”,你见过的,肯定也是一个黑白交融的圆。不光是图案,更是一种哲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圆,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

不夸张地说,圆,是中国人看世界的方式。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里其实到处是“圆”:

花好月圆,过年过节嘴上挂着的吉祥话;

珠圆玉润,说的是人的气质也好、声音也罢,得柔中带亮,才算圆润;

字正腔圆,这讲究的可不是只会说话,而是说得有腔有调、有棱有角、有分寸。

甚至日常吃饭都离不开一个“圆”:圆桌、圆盘、圆碗、圆汤圆。每一样都不是凑巧,是一种“团圆”的寄托。

咱中国人就是爱这个“圆”。

你去看那些中式古建筑,圆形拱门、月洞门、圆窗,简直美到不行。一个月洞里,框起的是诗意风景;那一刹,空气都开始温柔了。

而现代家居中,这种“圆”也没有消失,反而被玩出了新花样。

比如:圆形的客厅吊顶,柔和了空间线条;圆圆的落地灯和茶几,打破了棱角带来的压迫感;就连小摆件也做成圆形,像圆陶瓷灯罩,也都在默默传递一种“和”。不只是造景,还是造心境。

中式美学里,从来不是只为了好看,它是一种“藏不住的温柔”。圆这件事,说到底,圆满却不完美。

你会发现,那些懂得生活的人,家里多少都会有点“圆”的元素。

哪怕只是一张圆桌,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说笑、夹菜、碰杯,一顿饭的烟火气,也能化成一份团圆;

哪怕只是一个圆镜子,早晨洗漱时照照镜子,心情都变得明亮起来。

圆,是中式美的密码,也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期待。

也许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圆”:一个关于家的圆、关于团圆的、关于心里那个理想状态的圆。

它不需要多大,只要刚好能装下你爱的人,能留住一份温暖、一点笃定,那就足够了。

所以,下次在家添点什么,不妨试试这个元素。

用一个圆形的收纳,把空间变得柔软一点,也把心变得柔软。它是祝福,也是浪漫密码,是形状里最好的福强符号。

愿你我皆能在“圆”中,寻得自在与美好

0 阅读:0

画板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