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友泉屋博古馆,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鹿谷下宫前町 24号。1960年7月成立,取名自住友家族在江户时代经营冶铜业的字号“泉屋”和宋代古器图录《宣和博古图》。其收藏和展出的内容,以中国古代文物为主。其中内藏中国青铜器达 500多件,并且全部都是精品。而且成了日本的国宝。
1、虎食人卣,商代。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虎食人卣是盛酒专用的礼器。出土于湖南宁乡与安化交界处的沩山乡境内。这件虎食人卣高 35. 7厘米,重5. 09千克,造型非常神秘。虎食人卣,全球仅两件。另外一件则是收藏在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
2、夔神鼓,商代。是商代极高工艺水准的青铜器杰作。这鼓同样出土于湖南。是泉屋博古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夔神鼓原为圆明园旧藏,后来也就被抢夺而出,流失海外。夔神鼓的鼓头,有一对凤鸟,底下有四足,夔神鼓的两面都贴有鳄鱼皮,鼓身器壁的厚度仅仅只有3- 5毫米。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条腿的怪物。夔神鼓和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崇阳铜鼓属于兄弟型孤品。全球仅存两件。
3、蝉纹俎,商代。俎是一种礼器,是专门用来宰杀和摆放祭品的。这件蝉纹俎的正面上有一圈非常精美的蝉纹,两端装饰着夔纹,四条腿上装饰兽面纹,足部附近装饰蕉叶纹。
4、骉氏羌钟,西周。住友泉屋博古馆一共收藏有12件骉氏羌钟。骉氏羌钟完整一共有14件。另外两件则由加拿大的传教士怀履光带到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28年,怀履光直接参与盗墓,胁迫利诱当地村民公开大肆盗掘周天子陵,然后寄往加拿大。这套编钟每枚都注有铭文,其中5枚注有61字长篇铭文,9枚注有4字短铭文。铭文介绍了此套编钟铸造于东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其价值无法形容。
5、大史友甗,西周。甗,是古代的蒸器。这件大史友甗,高52. 2厘米,口沿下装饰着夔龙纹,三袋足上装饰着牛角兽面纹。甑的底部有5个十字气孔,内壁有9字铭文。大史友甗还有6位兄弟,合成梁山七器,这七件至宝可能只有一件在国内。大史友甗在日本住友泉屋博古馆、大保卣在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小臣艅犀尊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大保簋在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太保鼎在中国天津博物馆,另外两件至今下落不明。
6、秋野牧牛图,南宋。作者阎次平,宋时河中河东人。秋野牧牛图被认定为日本国宝。秋野牧牛图描绘了两牧童带着三头牛在大树下一起摸鱼的场景。阎次平传世作品大量流失海外,比如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他的《山村归牧图》和《山水图》。
7、安晚帖、清代。作者八大山人,安晚帖被日本列为重要文化财产。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代。
8、黄山八胜图册,清代。作者石涛,原名朱若极,广西泉州人,和八大山人朱耷一样,也是朱元璋的血脉。石涛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黄山八胜图册分为《山溪道上》、《黄山道上怀冠五曹郡守》、《白龙潭》、《莲花峰》、《鸣弦泉》、《汤池》、《扰隆松》和《文殊院》八幅作品。黄山八胜图册被日本列为重要文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