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少校主动跑到解放区投降,高呼我是902,随后被陈云亲自接见

梦里花开集 2025-03-20 11:34:34

"跟你们领导说,我是902号,我要见最高负责人,他肯定认识我!"这句话出自902之口,他是我党潜伏在敌后的特工,在辽东战役中起了关键作用。1947年10月,一个衣衫褴褛的国民党军官在辽宁太子河一带的解放区里游荡。尽管这位国民党军官的制服已经破旧不堪,但通过肩章仍能大致看出,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少校一职,级别不低。

解放军一发现他,立刻把枪指向了他。但这个人一点也不慌,淡定地举起手,对解放军说:“去跟你们领导说,我是902!”不出所料,902的事很快在解放区传开,逐级上报。陈云和萧劲光得知后,特意赶到审讯室,亲自接见了他。这个902到底是谁?他作为国民党军官,为什么陈云会亲自接见他?

【902的身世】赵炜,本名902,生于1919年,是黄埔军校第十六届毕业生。他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年纪轻轻就开始在外面打工做学徒,帮着家里减轻负担。得知参军待遇优厚,赵炜没多想就报名了,顺利成为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一大队的新生。

蒋介石对黄埔军校的学生特别看重,这所学校培养了不少他的亲信。赵炜因此有机会见到蒋介石,还收到了他赠送的中正剑。这给了他很大的动力,让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拼命。赵炜在黄埔军校表现突出,这所军校专门培养军官,毕业生至少能当上尉官。所以赵炜刚毕业,就以少尉见习官的身份直接投入了战斗。他进了汤恩伯手下的31集团军13军独立团,在机枪连带新兵。有一次还被派去战区,给李宗仁送了面锦旗。刚进国民党那会儿,赵炜还挺年轻气盛的,觉得跟着国民党混就能拯救国家和百姓,还能当个威风凛凛的军人。

赵炜的试用期一结束,他就顺利晋升为中尉排长。不过,他总觉得在后方待着没啥劲,还是想上前线。他和一个老同学大老远跑去找以前在黄埔军校的中队长,想着能上前线。结果前线根本不收他们,这种跨级投奔在国民党那边也是不守规矩的事。赵炜再次回到河南,与好友朱建国同住。朱建国帮他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就是在“绥靖组”任职。尽管蒋介石表面上与我党合作抗日,实际上却暗藏心机,他设立的绥靖组就是专门针对我党的。

这帮人主要干的就是在国统区散播抹黑我党的言论,到处查抄共产主义的书籍,还把我党印的宣传资料全给没收了。朱建国跟赵炜说,绥靖组的活儿挺轻松,可赵炜听了反而有点糊涂,搞不懂这活儿到底好在哪儿。这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一心想上前线打仗,结果却被派到后方整理那些小册子,还被人说这是份好差事?其实,朱建国在没收那些小册子的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在向共产党靠拢了。朱建国平时没事也会随手翻翻那些被没收的马列宣传材料。他原本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越看越觉得里面说的东西还挺有道理。

朱建国读到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论持久战》时,被深深触动了。这两部作品精准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特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要是共产党里都是能人,理论又那么超前,蒋介石怎么还会叫他们“匪”?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蒋介石根本就是个反动分子。朱建国带赵炜来这儿干活,说白了就是想让他慢慢接受我们的理念。不出所料,朱建国多次推荐后,赵炜也开始阅读同类型的书籍,并对其观点深信不疑。

赵炜的思想彻底变了。尽管他名义上还在国民党,但心里早就认同了共产党的理念。那时候,国民党管得特别严,想从国民党跳槽到共产党,简直是异想天开。直到抗战胜利,局面才有了转机。

【代号902】1945年,中国打赢了抗战,赵炜的工作有了变动。他从绥靖组调到了东北保安司令部,职位是少校参谋。赵炜这会儿算是高升了,虽然只是个参谋,但在东北保安司令部里,他经常能碰上杜聿明这些大人物。后来,他在东北解放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力。

赵炜去东北的路上,在天津碰到了老朋友朱建国。朱建国早就听说赵炜变了,也没绕弯子,俩人聊得很深入,最后他直接邀请赵炜加入共产党。赵炜早有此意,心里一直盼着。1946年3月,他在北平石驸马大街89号,顺利见到了李克农的直接联系人“石坚”。经过一番深入交流,石坚察觉到赵炜的立场有了根本性转变,认为他符合入党条件,便询问他未来的职业规划。赵炜毫不犹豫,直接表示要去延安投身工作。石坚直言,就算你在延安当个营长,手下管着一个营,其实也没多大意思。不如去国民党那边,帮我们搞点情报更有价值。

这份工作风险极高,赵炜很清楚军统是怎么对付我党同志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应下了石坚的请求。隔天,他便着手处理交接事宜,详细说明了赵炜的联络人安排,以及到达东北后如何与组织取得联系等具体事项。石坚随后约赵炜去了一家澡堂。两人坦诚相见,石坚向赵炜展示了国民党用烙铁在他身上留下的伤痕,强调革命者必须坚守气节。赵炜最终坚定了信仰,正式加入了共产党。与此同时,石坚也把这件事详细汇报给了我们党的情报专家李克农。经过仔细考虑,李克农同意让赵炜加入中共的情报机构,并给他起了个代号叫902。

转眼又是一年,赵炜在国民党内部默默潜伏。可这段时间,国民党光顾着备战内战,赵炜没能搞到什么有用的情报。1937年刚开年,赵炜就升到了东北保安司令部机密室当上了少校参谋,这位置可不小,绝对是个大官了。石坚安排了一个叫袁泽的地下党成员,前往沈阳与赵炜接头。赵炜胆子不小,他清楚国民党警察无权搜查东北保安司令部的宿舍,于是直接把袁泽领进了自己房间。赵炜作为作战参谋,掌握了不少关键信息。国民党主要将领是谁,部队的编号是啥,哪个地方有多少兵力,这些他都门儿清。

尽管国民党每次都用不同的代号传递机密信息,而且每个月都会更换,但赵炜依然把这些细节牢牢记在脑子里。这次,他直接向袁泽透露了国民党在辽东的军队分布情况,包括所有部队的编号和每个地方驻扎的兵力。国民党正计划对辽东发起第四次攻势,包括具体的作战方案、部队动向、指挥官身份以及兵力规模等细节,袁泽已全部掌握。这份情报对我们党来说极其关键,它直接影响了辽东战局的走向。那时候的赵炜,经验还不足,所有的信息都直接写出来,连战术图也画得明明白白。要是袁泽被搜身,赵炜肯定也跑不了。

赵炜这次成功送出关键情报后,李克农立刻意识到了他的价值。为了及时获取赵炜的情报,李克农命令石坚在沈阳秘密安装了一部电台,专门用来接收赵炜的消息,并直接向中共中央汇报。没过多久,赵炜就给出了一个能改变战局的关键情报。他还以参谋的身份发布了一道假命令,直接导致国民党13军彻底覆灭。

【石坚被捕 902暴露】1947年5月,我党秘密潜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的赵炜参谋,为了获取89师和54师调回沈阳的情报,以探望同学为名,登上了13军司令部的火车。火车上,赵炜正和同学聊得起劲,结果被13军军长石觉撞见。石觉一看这人没见过,立马大声训斥,直接让赵炜下车走人。

赵炜掌握了关键信息,回到保安司令部后,立即以杜聿明的名义拟定了指令。紧急通知,石军长:你的部队一到清原,立即全速赶往新宾三源浦,快速布防,发起猛攻,务必拿下兰山高地,不能拖延。其实,兰山当时根本没法硬打,东北民主联军早就设好了埋伏。赵炜接着去找了作战科长和参谋长等人签字。大家都以为命令是别人发的,自己只要签个名就行,所以谁也没多问。

这份近乎让13军送死的命令,最终落到了石觉手中。石觉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执行紧急命令,强攻兰山,结果却导致整个部队被彻底击溃。兰山战役的失利,标志着杜聿明在东北推行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战略彻底破产。这场败仗无疑证明了他的政策行不通。事实摆在眼前,杜聿明的计划已经完全落空,无法继续实施。这场战斗的结果,直接宣告了他在东北的战略构想彻底失败。从这时候起,国民党在东北的战术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主动进攻转为全面防御。这一变化标志着东北战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形势开始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赵炜的贡献让东北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解放区,他的作用不可忽视。13军全军覆没后,杜聿明无缘无故被老蒋狠狠训斥了一通。他完全没发出过这样的指令,那这命令到底是谁下的?杜聿明认真检查了命令,发现所有签名齐全,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赵炜只是个普通参谋,谁会想到问题出在他身上?同年6月初,赵炜又传递了四平的城防部署,以及沈阳和长春支援四平的计划和兵力。

多亏我们党内有个厉害的内应,东北的根据地才很快连成一片。杜聿明接连吃败仗,最后只剩下中长铁路沿线那点地盘。后来连这点地方也被分割成了十几座孤立的小城,铁路线也被切断了。然而,赵炜那会儿心里七上八下,感觉特别不踏实。就在某天,他正忙着联系工作,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联络员不对劲。赵炜回去一问,发现那个以前特别坚决、带着他干地下工作的石坚居然叛变了。这家伙还给国民党写了篇万字长文,把一堆秘密都抖了出来。朱建国是赵炜的导师和挚友,1948年10月在南京被捕遇害,年仅32岁。石坚的叛变导致132人被抓,但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毕竟,石坚第一次被捕时表现得非常坚定,那还是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

眼看革命就要成功了,石坚突然叛变,这完全说不通。他这一出,成了我们地下工作中最大的谜团。周总理曾表示,王石坚的案子难以定性。作为后龙潭三杰之一的熊向晖也撰文指出,所谓王石坚叛变的说法纯属捏造。他写自白书,其实是为了保护真正的机密。朱建国和王石坚被抓,说明赵炜的身份肯定藏不住了。赵炜顾不上自己的身份,打算先跟家人打个招呼,然后直奔解放区。赵炜往家里拨了个电话,没想到接听的不是自家人,对方还不停追问他现在的位置。

赵炜意识到身份已经藏不住了,干脆直奔解放区逃去。经过漫长的跋涉,赵炜总算踏入了解放区。他衣衫褴褛,眼神迷离,但一见到我们的战士,立刻精神一振,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他马上报出自己是902,让士兵去传话。陈云一听902回来了,心里乐开了花,接见了赵炜,并当场宣布他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就这样,902成为了我们党组织的一员,并始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直到光荣退休。

赵炜老英雄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向记者透露了这段往事,我们才得以了解902背后那些惊险刺激的故事。多亏了这些在暗处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咱们党才能以小博大,硬是把国民党的腐朽政权给掀翻了。在那些动荡的岁月里,这些秘密工作者连真名都不能用,只能用代号称呼。他们默默无闻,把一辈子都搭进了革命里。黑暗终将被光明驱散,像赵炜这样的英勇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