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
绳(mǐn)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本章主要讲:老子自身对“道”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所带来的效用。
译文:看不见的,叫“夷”,听不见的,叫“希”,触碰不到的,叫“微”。这三种感官都无法感知的事物,同样也无法再深入研究了,我干脆将这种感官无法感知的事物看做一种事物。它上面既不是明亮的,下面也不是黑暗的,它不能够被测量,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只能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物体的样子,就称作恍惚吧。我迎面向它走,看不见它前面的样子,我跟着它走,看也不见它后面的样子。我只能感受它,并且用它带给我的智慧,去驾驭现实中的事物。如果感觉到远古最开始的状态,可以说是把握了“道”的要领。
思考:在之前几章中,老子不只一次提到了他对于“道”的感觉,比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大家可以结合老子之前对于自己感觉的描述,去与本章的描述进行对比,以达到更加深刻的体会。
前几章,老子对于“道”带给他感觉的描述普遍都是一至二句,也许老子认为自己描述的还不够清楚,所以,本章老子对自身感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述。
首先,老子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中,视、听、博,说的都是人们日常认识事物的方式,即通过自身的感官去认识事物。但是,“道”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的,所以干脆摒弃感官,用心去感应。
其次,用心去感应,是什么感觉呢?就是“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绳(mǐn)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既不明亮,也不昏暗,像是没有物体。你要说完全没有物体吧,也不是,没有之中又好像有点什么,确切的说,就是恍恍惚惚的,即无法相迎,也无法跟随。
这里,老子的描述几乎已经虚幻到了极致了。你可以说老子好像说了什么,又感觉他好像什么都没说。这种描述,不确定性太强了。我根本无法知道,我感觉到的“恍惚”,和老子感觉到的“恍惚”,究竟是不是一个恍惚。在此,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举个例子。
拿我们日常创作来说,最需要的东西就是“灵感”,这个“灵感”同样也是非常虚幻的。那种感觉就是,突然之间,你产生了某种想法,而且这种想法对于创作来说是很有效的,这种想法,就是灵感。而“恍惚”的感觉,就是在“灵感”产生之前,那种什么都不想,朦朦胧胧的状态。你说你什么都没想吧,其实你在考虑如何创作,你说你想了吧,其实你确实什么也没想出来。这个也需要大家慢慢去体会,看看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应用。
最后,老子讲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思是说,我这种恍惚状态,就是接近于“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用“道”了。怎么用呢?以“恍惚”去感知万事万物,以“恍惚”去连接万事万物,以“恍惚”去用万事万物。知道了“恍惚”就是远古最开始的状态,才算是把握了“道”的要领。
你们这群恶毒呸替死鬼都已经被诅咒成替死鬼了
道是道,歪道,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