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就算你退隐山林,只不过是从一个江湖,到了另一个江湖而已,你并没有彻底离开人群。
那些看起来如闲云野鹤一样的人,他们也要一日三餐,也要去市场购物,混在人流之中;也要问路,对人露出笑脸。
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李叔同,上半生努力学习、立业,成为了画家、音乐家,还桃李满天下,后半生皈依佛门,成为了弘一法师。
他的一生中,人情世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江湖。
如果你过了五十岁,就读一读他的四句话,与人相处就轻松多了。
01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无需知近况,新人不必问过往”:五十岁之后,谁都有过往,但你不必知道。
李叔同在日本的时候,遇到了雪子,彼此心生爱慕,然后结婚。
当李叔同回国后,雪子一路追随,背井离乡。
有一天,雪子闻讯,李叔同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雪子匆匆忙忙赶到杭州,执意要见李叔同。
他们各自乘一条小船,在西湖里相见。雪子说:“叔同......”
李叔同说:“请叫我弘一。”
下船后,夫妻缘分到此结束,各自的生活,再也没有交集。
人这一生,会去很多的渡口,会上很多的船。就像去很多的城市,经历好几份工作,到好几个单位一样。
你到了新的地方,就对原来的地方,念念不忘了;你在新地方遇到新的人,也别问他们在过去,过得好不好。
想一想,人在五十岁之前,谁没有那么一点破事,没有一份痛苦的经历,但不要去提起了。
后半生,是前半生的延续,更是崭新的日子,谁都要憧憬美好。
02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律己,宜带秋气;处事,须带春风”:五十岁之后,管好自己嘴,做一个倾听者。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江湖里。
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遭遇,不一样的痛苦,也有不太一样的见解。这就是三观不同。
当然,你今天遇到的人,也不是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了,以后还是要改变的。
正如《警世通言》中说的:“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
是的,人不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都在变化,思维、习惯、观点都是动态的。
聪明的人,和人交谈的时候,常常是闭嘴的样子。真诚地听对方说,也不反驳,不发表自己的高见。
尤其是一些受伤的人,你听他说完,他的内心的郁闷就解除了。他自然会对你有好感。
非得开口说话,多一些赞同,面带微笑,轻言细语。是是非非,都不要议论,更不要在背后说起。
能够管好嘴的人,更值得大家信任,更能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03
“友不在多,贵在风雨同行;情不在久,重在有求必应”:五十岁之后,朋友不在乎数量,在乎情真意切。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抛物线,按照人生百年的说法,那么五十岁就在最高点。
五十岁,社交到了最高点,那么人数就是最多的。
亲戚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客户,小区里的人,几百上千都有。
可是你在后半生,都要坚持和他们交往,会特别累。因为你没有办法去维系感情。也有一些人,长期不交往,就变成了骗子,你还不知道。
回想过去发生的一切,那些风雨同行的人,一定要多珍惜;那些落难时帮助了你的人,一定要感恩。其他的人,就当成是过往的客人吧。
往后,你是要慢慢退休了,离开各种利益场,也不再是一个特别有利用价值的人。
交往的人少了,聚会的时候,人与人就距离近一些,感情也会更有温度。
能够留下三五知己,晚年还能小聚,这就最可贵。那些冲着利益来的人,都散了吧。
04
“人生最糟糕的,其实不是失去最爱的人,而是因为太爱一个人,而失去了自己”:五十岁之后,不管多爱一个人,都要留三分爱给自己。
十七八的李叔同,喜欢上了天津第一名伶杨翠喜。
一个是高贵的公子,一个是卖艺的女子,这不是门当户对的样子,注定得不到祝福。
在家人的一致反对下,他离开杨翠喜,去上海读书。在上海,他遇到了谢秋云、李苹香等女子,但总是谈不上喜欢,还习惯从别的女子身上,寻找杨翠喜的影子。
再回天津,杨翠喜已经出嫁。
经过多番的煎熬,李叔同终于放下杨翠喜,全心求学。就是最好的朋友要离别了,他只是感慨地说:“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并没有总是郁闷。
是的,一辈子就那么长,总要留一些时间,好好爱自己。
千万别困在一段感情里。特别是后半生,你不要去遇到什么第三者,也不要因为朋友,丢了家庭。就算你的儿女,也要放手了,爱太多,就变成了束缚。
薄情,不是无情,是情感得到了控制,能够理性分割。
05
星云大师说:“不管上台下台,都应该平常心看待。上台也好,下台也罢,都要欢喜。”
后半生,人生慢慢走向落幕,注定要退出利益的平台。
后半生,调整社交关系,去珍惜值得珍惜的人,遇见让自己愉悦的人,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我们无法像李叔同一样,彻底跳出红尘,但是我们可以在红尘中,做一个会取舍的人,不冷落任何的热情,不讨好任何的淡漠。
这个世界,秋天来了,暑气消了;半生过了,人气淡了,别知道太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