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家庭,都希望日子顺风顺水。
为了心中美好的期待,在修建房子的时候,选择依山傍水的环境。
就是在城里买房,也会看看配套设施,地理位置,价格高低,门窗的朝向等。
其实,家庭的风水好不好,不是房子大不大,在什么地方那么简单。比较而言,人的生活习惯、认知水平、精神世界等,更加重要。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把几代人持家的方式,总结起来,形成了《朱子家训》。
认真读懂《朱子家训》,就会发现,什么是一个家庭,最上等的风水。
01
耕读,兴家。
书中说:“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一个家庭再穷,若是能够好好读书,就算没有一举成名、做大官,也会让家业兴旺。
穷,不可怕,可怕的心穷,是“黔驴技穷”之类的情况。
朱柏庐很小就跟着父亲,一起读书,研究了程、朱理学。明朝末年,时局动荡,父亲作为昆城的守军,抵御清军,城破后,投河自尽。
家中没有了顶梁柱,朱伯庐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母亲还有一个遗腹子。生活的苦,可想而知。朱伯庐主动承担家业,耕种、读书一样都没有落下。
后来,朱伯庐以教书为生,成为了教育家。
他在过世的时候,留下一句名言:“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把读书当成生命一样重要,那么读书就一定会改变命运。就算是种地的人,通过读书,也能够科学种地,得到更多的收入。
也许你的家庭,子子孙孙都读书,也不见大富大贵。但是用心读书的子孙,没有败家,那也是得到了财富。
02
干净,福家。
书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也许我们住的地方很简陋,但是每天清扫干净,也会住得很舒服。
反之,我们住在臭气熏天的地方,就算墙壁用金子装裱起来,也会很恶心,恨不得要逃离。
干净的人很贵气,干净的家有福气,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心灵,也很干净。交谈可以坦荡,不算计;社交可以有底气,不怕揭露什么;看人很真诚,不带节奏。
朱伯庐有一个长辈叫朱寿,生于永乐年间。
有一天,他去住店,老板眼花,找零的时候,多找了十两银子。
他走到半路,才发现多了银子,毫不犹豫就折回去,归还银子。留下了美名,后来被举荐做官。
干净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是人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人和自然的相辅相成。
一个家庭里,悠闲的人在家打扫,让忙碌外出的人宾至如归;在外的人,干干净净做人,树立好形象,带来好运气。
03
规矩,治家。
书中有很多关于持家、做人、社交的规矩。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一家人,无规矩不成方圆。
夫妻相爱,一开始就约定,过朴素的日子,不到处找什么小妾,不因为妻子年老色衰就抛弃。
建立祭祀的规矩,把老祖宗的优良传统,有用的财富都留下来,以此来教育子孙。
年轻人的婚姻,不图钱财,不听什么三姑六婆的话。
一系列的规矩,也许不能完全做到,但是可以约束大家的行为,让每一个人对家庭,都心存敬畏。
清代福建道监察御史刘彦菴,勤勤恳恳工作,严格执行家庭规矩,社会法律。他过世后,著名学者李调元为其写墓志铭,就有这样一句话:“常手书《朱子家训》于座右,见诸子有不合理者即举家训以规之。”
规矩在家,就没有什么处理不好的矛盾,就没有什么太出格的破事。
04
德善,传家。
书中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凡事都有因果,如果我们在起因上不去掌控,那么在恶劣的结果来了,就无法逃避。
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家庭,祖辈做了坏事,还逍遥快乐,但是他们的子孙就遭殃了。
比方说,一个大学生考公务员,就因为祖辈、父母违法了,无法通过审核。这真的太遗憾了。
司马光也说过:“不如多积累点善德,这样才是为子孙打算的长远之计。”
祖辈做了善事,那么就给子孙做了榜样。也可以留下很多的人脉,让子孙可以依靠。
比方说,你去外地打工,祖父就说,某地有个熟人,曾经得到了他的帮助。你去找某熟人,一定也能得到帮助。
除了对外人的善意,家庭内部的善意,也是很重要的。
一家人在一起,吃亏是福,孝顺是福。把笑脸给了家人,把旧账都放下,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自古以来,厚德载物。德行善行多了,家庭再多的富贵,都能承载,不会消亡。
05
朱柏庐的弟子顾易学习了家训之后,把一些道理编辑成歌谣,让周围的人传唱。
有歌律如此:“养真衡茅下,甘以辞华轩。但道桑麻长,而无车马喧。厌闻世上语,宁效俗中言。高举寻吾契,青松在东园。”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团结友善,一起努力,草屋里也会有欢声笑语,清风明月都会变成家庭的好风水。
闲来无事,和家人一起讲一讲古人持家建业的故事吧,让每个人活得精气神。
记住,先有好家风,才有好风水。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