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春秋》三古镇寺庙篇

草根爱练剑 2024-09-29 18:50:44

从演武古镇数千年各个时代传承留下来的老东西中,就能够看到古镇蕴藏着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和文物古迹,它们均是千百年来各个时期的老祖宗们农耕文化传承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古镇寺庙就是其中之一;

演武寺庙街道平面图

(1)魏文侯庙

据传说是梁国(备注)所建筑的寺庙,庙内有铁铸的铁人、铁佛(早年损毁)、庙碑志。庙碑志有那时候演武古镇在三家分晋时期的记载,只可惜是那块从魏文侯庙中发掘出来的记载招贤演武资讯的石碑后来不知道沦落到哪里去了!?

有关文献记载;演武村东,招贤村西魏文侯庙遗址曾经发现有半载碑文,辖文上刻有梁朝建筑的铁佛寺庙,庙内有铁铸的铁人、铁佛。当年每年春浇时,地面水多次发现打旋涡,打气泡。人们猜测说,这座寺庙已沉于地下,这一块地层下面也是空的。

魏文侯雕像

魏文侯庙,前面《沧桑古镇话演武(二)历史沿革》已经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累赘了。

(备注)梁国;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称梁惠王。《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52年。魏惠王在位时,迁都大梁,招贤纳士 ;开凿鸿沟,发展农业;选拔武卒、修筑魏长城,一度使魏国复强。

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惠王公元前319年去世,享年81岁。

(2) 寿圣寺(我们当地叫大寺)

寿圣寺坐落于古镇北部,占地大约有一百多亩,三进院落,还有几个跨院,有过殿,配殿。正殿大雄宝殿五大间,大雄宝殿正殿建筑雄伟巍峨壮观,坐北朝南,木结构建筑,琉璃瓦盖顶,飞檐走兽。东西两边各是五间配殿。

曾经辉煌 现在落寂破败了的寿圣寺(大寺)

寿圣寺(大寺)大雄宝殿曾经雕梁画栋,一个个神像雕塑得活灵活现,而且大殿墙壁上还有精美绝伦的壁画,建筑规模,大殿体量在老汾州当地首屈一指。

寿圣寺(大寺)明清年间香火甚旺,在清咸丰十六年四月的演武镇赈済碑志上,还镌刻有寿圣寺捐银一百两字样,当时寺庙住持为和修。20世纪50年代寺庙内还有和尚住持;两个短小精干的和尚,一个叫定福、一个叫定珍。

寿圣寺(大寺)60年代左右成为演武棉花加工厂,称演武棉站。棉站历来担负演武镇、肖家庄乡共2个乡镇33个自然村的棉花收购、加工、调运任务。

1964年演武棉站工作人员

站内建有棉花收购、加工车间及办公生活设施。包括,轧花车间、脱绒车间、打包车间30间;分级、结算等办公室28间;籽棉库、皮棉库、材料库40余间。 另外,东北部还有几十亩地种植庄稼蔬菜。

改革开放以后,棉站还审时度势在西部开了一个磨坊,由西堡庄在演武棉站工作的陈开录给老百姓加工粮食,他儿子在那里给人们修理摩托车。

据有关资料记载:寿圣寺,(又名大寺)位于演武东北部,建于明朝(实际上是元朝),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寺内建有3座大殿,壁有如来佛像,殿身下有通往演武东南方向地洞,(子夏庙)。两庙相距1000米,现在洞口堵塞。其它两殿分有四大天王,哪咤和关公泥像。殿前有竖壁,院内有西厢房18间,譬有18岁汉各占一室。1955年将泥像搬走,殿房拆除。现只留两殿和东厢5房,已改建县棉花加工厂。

(3)土地庙

土地庙坐落于古镇南北正街原来丁字头上的正北面,土地庙正面面对古镇南北大街,规模在当地也是罕见,大概有五六亩地之多吧。

清末民国某地的土地庙

土地庙东西大约有三四十米,南北大约有四五十米,土地庙后面还有一块硕大的空土地。土地庙坐北朝南,上首是一溜儿七间大殿排房,下首分别是两个落差不太大的院落,分别有厢房三间,院子里分别栽有几株碗口来粗的柏叶树。

南面是临演武古镇正街(南北街)的一溜儿门面房,门面房中间是一条走道。东西相距大概有三四十米的地方,分别建有两座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二层钟鼓楼,钟鼓楼下面是通往土地庙里的通道。

土地庙民国年间——解放初期为汾阳二区区公所。1954年设演武乡, 1959年设演武聚宝盆人民公社,1962年设演武人民公社,地址仍然在演武土地庙。

后来拆了土地庙,在土地庙后边的空地上修建了大礼堂,改革开放以来,又拆了大礼堂,修建了道路以及门市部。

(4)奶奶庙(当地也叫娘娘庙)

娘娘庙坐落于古镇西北部,也是一座建筑规模宏大的寺庙群落。

奶奶庙

从原来村庄的石桥街出村,过了小小的石板桥,向西几十米。再往北大约不到百十米就是娘娘庙。娘娘庙二进院布局,东西宽大约四五十米,南北长大约有百十来米,占地面积大约有四五千平方米。

娘娘庙北面上首是大殿,大殿里供奉着送子观音等。大殿两边是配殿,配殿里面供奉有马王爷等铁佛。下来东西两边分别建有窑洞,娘娘庙最南边还有一座大戏台,大戏台坐南朝北。大戏台也是高大雄伟,雕梁画栋。娘娘庙正门在大戏台右首。

娘娘庙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大戏台、娘娘庙山门,山门在右侧,中轴线上是一个通道,通道内有一尊造型别致的雕像——人拉御马雕像(不知道有什么传说),雕像上方是一个二层阁楼,阁楼上也雕有神像。

人拉御马雕像

可惜是公社化时候建筑公社大礼堂都拆除的用了木料了。集体化的时候,作为公社拖拉机站,后来是个人酒厂,再后来是我们演武村庄党支部,村委会所在地,80年代拍卖给个人,如今建设成了饭店居民区了。

(5)子夏庙(当地也叫子夏祠)

子夏庙坐落于演武古镇东南方,寺庙整个建筑南北长大约有百十来米,东西宽大约四五十米,占地面积大约有四五千平方米。

图片为王天月提供 武学恭手绘的原演武子夏庙平面图

演武子夏庙最早建筑时间无可考究,据说庙里曾经有好几块记载庙志的庙碑,但都被毁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可能也是被拆除的修建了磁窑河上的公路桥了吧),当地文献上也没有记载,所以,有关演武子夏庙始建筑年代无法考究。

但不管怎么说,演武子夏庙可以说是汾阳东部比较有特色而且也是规模宏大,建筑独特的一座寺庙,也可以说是演武古镇建筑的一处瑰宝,一座文化色彩绚丽浓厚的艺术博物馆。

它集儒、道、神、文化为一体,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与古镇东北角的魏文侯庙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一直以来就是汾阳东部的一座标志性古寺庙建筑群体。

它坐落在演武古镇南演武正街的紧东首,也就是演武古镇的东南部。西靠民居,东临“四清路”,东边百十来米就是演武古道——叠道(东道),南面临南演武正街通往小官道的大路。

子夏庙建筑群由主殿子夏祠、老君庙、关帝庙、大戏台、魁星楼、山门钟鼓楼组成。

子夏殿坐北朝南,建筑雄伟壮观,大殿顶上面是琉璃瓦盖顶,飞檐走兽。大殿内雕梁画栋,肃穆庄严,神位上供奉着有多半人高的神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神采奕奕,一言不发坐在那里笑看人间。

子夏殿西边是真武殿、东边是黑龙王殿。关帝殿因地处大戏台和子夏庙中间,人们也叫关帝殿为中殿。

关帝殿

关帝殿坐北朝南,也是琉璃瓦盖顶,内有木板彩绘顶棚,壁画,廊房下有两根大理石蟠龙大柱,每根蟠龙大柱为整块儿几米长的大理石精雕细刻而成。关帝庙东边配殿三间,西边配殿三间,为十八罗汉殿。十八罗汉为铁罗汉,一人多高,神采非凡,大气磅礴, 但不知什么年代铸造。关帝殿前,有两根高高的铁旗杆,每一旗杆上有一特大的墨斗。

子夏殿正殿西边还有一座偏院,砖木结构,上首是老君庙,正中供奉着太上老君。东、西厢房各三间,供奉着其他道教人物。偏院南有一山门,山门西有一小门可进出。走进山门,为下院,有东西厢房。东厢房南有一小门,可进出大戏台院。中院东厢房两间,西厢房两间。

子夏庙大院南面是一个大戏台。大戏台是坐南朝北,正面中轴线对着关帝庙以及最北边的子夏庙大殿。

曾经富丽堂皇,即将倒塌的子夏庙大戏台

大戏台建筑也是雄伟壮观,大戏台里面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大戏台20世纪60年代初唱戏的那个镜头,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子夏庙里看大戏

而且,紧靠大戏台东面还有一座更加精彩,雄伟壮观的魁星楼,我们也叫空心楼。

(6)魁星楼(当地也叫空星楼)

魁星楼建筑在我们古镇位于东南面的子夏庙内的东南角上(是否全国大部分的魁星楼均是建筑在当地的东南角上)。

南北两个门洞,南面的门洞紧邻我们古镇南演武正街古时通往河北,山东的古道——小官道,北边的门洞通往子夏庙内,魁星楼西依子夏庙的大戏台,东临“四清路”,再往东就是我们古镇演武厅的驰道(当地叫敌道 叠道)。南面门洞进去,就是大戏台的东廊房(在我们记忆里大戏台的那个廊房已经没有了)。

魁星楼南门上面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村里的乡绅社首。图片由王守让先生提供

图片说明;(前些日子回村,偶然看到一幅珍贵照片,那是我们汾阳演武古镇消失了几十年的魁星楼的照片,也可能是我村魁星楼唯一的一张照片吧。照片的主人是我们演武古镇民国年间二三十年代的乡绅社首一类的显赫人物。 破四旧时期,后人将此照片藏到其他普通照片后面,才得以保存到现在。因此弥显珍贵。)

魁星楼坐南朝北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古建筑,高约十几米,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南面门洞上方匾额是“西河胜境”四个篆字大字,匾额上方又有二十个小字,可惜那时候的摄影设备及技术不是那么精湛,字迹不太清楚(可能魁星楼的正面北边也有匾额)。

南面门洞上方匾额是“西河胜境”四个篆字大字

第一层楼基座由青砖砌就,高度与西边的大戏台上平水基本持平。图片上与大戏台之间露出来的女儿墙垛口处是从子夏庙内上魁星楼的台阶,台阶有两米多宽,大理石护栏,楼梯下面是空的,据说有人发现里面住有不少的大蟒蛇,令人恐怖异常。

上了第一层楼基座,四周围是青砖砌就的花栏墙,花栏墙外面四周围是精美细致的砖雕图案,古朴端庄,上面的两层楼阁坐落在楼基基座的中间。

二层是单檐,金碧辉煌的彩色琉璃瓦盖顶,四条楼脊上装饰兽头鸱吻,斗拱飞檐。楼顶出檐由八根红油漆木柱支撑,构思巧妙,卯榫结构层层叠叠,加之雕梁画栋,油漆彩画,显得美观大方。

二层南面出檐下悬挂一个牌匾,上书“一点无私”四个鎏金大字

二层南面出檐下悬挂一个牌匾,上书“一点无私”四个鎏金大字。从北边进入二层楼内,也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楼中间竖一根粗粗的圆木柱,环绕木柱凿孔设置脚踩踏板,螺旋形登上三层。

三层也是砖木结构,四周围的窗户均是精美的木雕花窗,玲珑剔透。阁楼的中央有一魁星,站南面北。

魁星神像的面目狰狞恐怖瘆人;右脚金鸡独立着地,左脚后翹,左臂前升,手捧墨斗,右臂高举手持赤笔,头上长角,青面獠牙红头发,双目圆瞪,盯着前方。寓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网络图片 魁星点斗 独占鳌头

而说到“魁星点斗”民间还有一些传说:传说中魁星是个才子,曾经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但却因貌丑惊吓到了皇后娘娘,遂被乱棍打出皇宫,魁星愤而跳入东海,东海龙王深悯其人,赐魁星朱笔一支,命其掌管人间科举文化。  

另有一种说法是:魁星高中进士,在殿试之时,皇帝见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脚加麻子。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脸上长了这么多斑点?魁星答道:“麻面满天星。”皇帝又问他脚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独脚跳龙门。”魁星的对答如流使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余就点魁星做了状元。于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供奉起了“魁星爷”来了,供奉魁星以便图个吉利,讨个好彩头,能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而“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还有一种说法;魁星是主宰人间科举考试的神,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中举人的姓名。而鳌头,则是我国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刻有巨大鳌鱼的头。凡翰林学士,状元和承旨官朝见皇帝时均立于陛阶正中的鳌头上,故称为“上鳌头”。

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由来。  

总之,不管什么传说,供奉魁星都是古代文人对于魁星的认可,同时也期待命运对于自己的眷顾“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而魁星楼的三层楼顶建筑更加精美绝伦。楼顶采用古建筑攒尖顶式建造,单檐四面坡,也是金碧辉煌的黄色琉璃瓦盖顶,色泽亮丽,光彩夺目。四条垂脊弯曲挑起四个角,每条垂脊上安有好几个祥兽鸱吻,四个角下面挂有铜制惊鸟风铃,遇到刮风的时候,叮铃铃,叮铃铃的声音悦耳动听能传出好远好远!

楼顶最中央安装有用风磨铜制作的金光闪闪的楼刹。

魁星楼上的风磨铜楼刹金光闪闪

而据说风磨铜一般是铜和黄金按比例制作的,风越吹越磨,它就越明亮。怪不得那个魁星楼顶上的楼刹一年四季老是金光闪闪的,尤其是在晴天的下午,太阳东射,在西边二十里的地方也能够看到我们演武古镇魁星楼上的风磨铜楼刹金光闪闪。

那时候曾有人形象地说:“出了汾阳城,一蹶叾子(叾子土话我们当地念du子,指屁股、臀部)三回楼,就能看见演武的空心楼。”形象地说明了演武古镇魁星楼的高大雄伟。  

但就是这样一座造型别致,精美绝伦的魁星楼在那宁左毋右的年代里,被人为地拆除做了它用。从古镇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到如今只剩下一些淡淡的回忆了!

(7)古镇十字街正东有一座张庙,古镇南面有一座五道神庙

这两座庙在我们小时候记忆里就已经没有了,只是剩下一个大概的遗址了,原貌只是听老辈人说起过。村南还有一个高大的土坛,据说是旧时祭祀哪路神仙所用。

(8)玉皇庙

而和我们演武镇已经连为一体的招贤虽然村庄不大,可是,村小庙不少,前面提到两村交界处的魏文侯庙,还有玉皇大帝庙,土地庙,龙王庙,可惜都相继被拆毁,荡然无存了。

网络图片网络图片 玉皇庙 玉皇庙

大铁钟

原玉皇大帝庙的铁钟,大明万历岁次乙亥造(公元1575年),现挂在招贤村土地庙楼上。

大铁钟上的铭文

不过幸运的是在由平遥安固村李秉章先生生前撰写的文章《安固村北魏寿佛像出土纪实》中,招贤村的一些寺庙简介被有幸地记载下来了(记载在沧桑古镇话演武(二)历史沿革:),这真是非常珍贵的一篇文章,它使得招贤村那些个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的寺庙遗迹被文字永久地保留下来了。

(9)亟待抢救的古建筑——寿圣寺(大寺)

前面介绍了演武寿圣寺(大寺)是汾州东部地区体量最大的一座古寺庙群落。接下来了解一下寿圣寺(大寺)建筑年代及现状。

寿圣寺(大寺)是汾州东部地区体量最大的一座古寺庙群落

山西汾阳演武镇寿圣寺,我们当地老百姓叫大寺。整体面积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庙后面还有供养土地。坐落于演武古镇北东部。东面隔一条路与招贤村原来的玉皇庙比邻(大约有百十来米,现已损毁)。

南边与曾经的魏文侯庙也就是百十来米的距离。集体化的时候大寺前后左边曾经是我们生产队的土地。但不知道为什么大寺寺庙后面的土地叫做珠珠地(朱朱地)。

据传说寺庙大殿佛像下曾经有通往演武东南方向子夏庙内的地洞,两庙相距大约有1000米,现在洞口淤塞。

大寺建筑分为几个区域,西北部为寺庙区域,东部建有斋房院、藏经楼等建筑。

东部、北部、庙背后为供养土地,寺庙种植庄稼蔬菜等,南边是广场。

西部是一排西厢房。

大寺寺庙主体建筑分为三进式院落。寺庙建筑从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正殿。

寺庙主要建筑大殿,也叫正殿,后殿,也有人叫大雄宝殿。

大殿悬山顶结构,殿顶五脊两面坡,殿顶上黄蓝色琉璃瓦盖顶,原来屋脊正中央有精美的装饰;脊刹。

脊刹造型优美,富丽堂皇,我们小时候离大寺老远就能够看到大殿顶上中央那个造型别致,富丽堂皇的脊刹。

大殿顶上中央那个造型别致,富丽堂皇的脊刹

大殿顶上中央那个造型别致,富丽堂皇的脊刹

正脊两端,屋脊四角上还装饰有鸱尾构件(现已经损毁)。

大殿五大开间,进深大约有十几米,十四根红油漆大柱支撑着大殿硕大的整体建筑,墙壁并不支撑殿顶的重量,只起遮蔽的作用,具有我国古建“墙倒屋不塌”这一特色。

十四根红油漆大柱支撑着大殿硕大的整体建筑

大殿的驼峰斗拱都无雕饰,只是形制各异,排列参差,既有承托作用,又有装饰意味。

巧夺天工的木结构斗拱硕大精致、出檐深远。大殿内木结构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构件齐全,雕梁画栋,庄重肃穆。

原来大殿内塑有如来佛像,其他殿塑有四大天王、哪吒闹海,以及公关雕像。

大殿前还有竖壁。

其他配殿内塑有十八罗汉等的塑像。

各个殿内一座座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美轮美奂的神像,雕塑得活灵活现坐在那里笑看人间。

现在只剩下正殿,西配殿,中殿了,东配殿已经不复存在了, 50年代后期演武棉站,因东配殿出现漏雨情况,所以拆除后又新建了一排房子作为了仓库。

大寺正殿 大雄宝殿

前面墙壁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寺改为演武棉花加工厂后拆除了原来大殿的前墙而改建的墙壁。

大寺中殿 西配殿

西配殿

大殿内正北边,东西两边三面墙壁上均有精美绝伦的壁画,以及当时施主,寺庙住持,壁画制作人等等资讯。可惜是年代久远看不清楚了。

大殿东西墙壁上的壁画 年代久远看不清楚

而大殿东西墙壁上分别绘有的两个下大上小圆圆的图像,因为年代已久看不清楚,是否是如下图——中国现存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时期木结构古建筑—大云院的观世音菩萨像(备注)有些相似。

网络图片 大云院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 观世音菩萨像

网络图片 大云院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 观世音菩萨像

网络图 朝元云气图

网络图

整个寺庙建筑规模,大殿体量,整体面积,在老汾州地区也是属于前冠。

中殿为三大开间,也是悬山顶结构,两面坡,进深也有十几米,也是雕梁画栋。

山门,钟鼓楼及前殿建筑早已损毁,无有痕迹。

图片场景地方大约就是原来大寺的山门一带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大寺被改为棉花加工厂(演武棉站)后,寺庙里的好多古建筑毁于一旦。1955年许许多多,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美轮美奂的雕塑神像统统都被损毁,真正是令人扼腕叹息,遗憾万分。

特别是那些记载最有参考价值的庙志碑,也被毁于一旦,没有一点儿音讯了,那更是巨大的损失,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大寺明清年间香火甚旺,在清咸丰十六年四月的演武镇赈済碑志上,镌刻有演武寿圣寺捐银一百两字样,当时寺庙住持为和修。

20世纪50年代寺庙内还有和尚住持;两个短小精干的和尚,一个叫定福、一个叫定珍。

但是,就这样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寺庙建筑群在当地县志及其他一些文字中都显有文字记载。

而笔者也是当地本村人,对于这样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寺庙,以前也是一直没有关注过。

直到笔者因为患结肠癌休闲下来,继而写我的纪实自传体乡村回忆录《草根春秋》后,书里面涉及当地的一些人文古建等,才慢慢地对于古镇寿圣寺关注起来。

并且在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解了寿圣寺一些现状,用手机拍摄了一些寺庙建筑现状的图片,发现现状不容不着急,现状非常危急,需要亟待抢救,如果不抢救保护及时,恐怕今年再有一场大雨,大殿内珍贵的壁画,甚至整个大殿建筑就会毁于一旦!!!

图片是危在旦夕的大寺正殿

通过手机拍摄大殿房梁上的一些资料,可以得出几条信息:

(一)寿圣寺(大寺):最初建筑年代不详。但据大殿房梁上记载;古迹先於至政三年二月十四日重建。也就是说大寺正殿最起码是在至正三年前就有建筑的。

至正是元朝元惠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的年号。至正三年是1343年。也就是说大寺的大殿重建至今已经679年了。最初的建筑肯定比这个年代要早不少。

图中字迹 古迹先於至政三年二月十四日重建

(二)而据大殿房梁上记载,大殿后来又经过了四次的重修 重建。

(1)x延祐五年四月重修。

(2)大明洪武 七月十七日重建。

(3)正德十三年四月十六日重修。

(4)嘉靖十年七月十日重建。

(三)大殿梁上记载有重建,重修匠人,以及施主捐款等资讯。

(四)中殿房梁上也有建筑修缮,以及捐款施主等等资讯。

但是,因为手机拍摄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好些资讯还是不太清楚。

因此,其相关文字记载和图片仍需要相关部门考察论证。

而据现在的住持李发元先生所讲述,其间曾经有北京的古建筑专家前来演武寿圣寺(大寺) 正殿考察。

他们不辞辛苦,登上高梯,爬上房梁,一字一字考察解读,根据考察结果,据说演武寿圣寺这个古建筑,最初建筑时期比太原晋祠中间的一些古建筑(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里的建筑时期还要早。

网络图片

下面是演武寿圣寺(大寺)现状的一些图片。

图片说明;图片大部分是笔者用手机拍摄,其中有几张标有网络图片的是笔者为了衬托说明那些建筑而引用网络上的图片。

大寺正殿西北角和现主持李发元先生

正殿内雕梁画栋的木结构

正面殿墙壁上木结构斗拱

正面殿墙壁上木结构斗拱

前檐精美的木结构

后檐西北角上的砖木结构构造

大殿前面墙壁上硕大的木结构斗拱

大殿内的木结构斗拱

大殿内的木结构斗拱

大殿内的木结构斗拱

大殿内的硕大的木结构斗拱

网络图片 屋脊上的鸱尾

网络图片 屋脊·中央的脊刹

网络图片 屋脊两端的鸱物

十四根直径四十厘米左右的松木(是否是松木)支撑着硕大的大殿

大殿房梁上关于建筑年代及重修年代的记载

大殿梁上记载施主捐款的资讯

大殿梁上记载汾阳演武等字样

大殿梁上记载当时寺庙住持 僧人等资讯

殿梁上记载修建年代

大殿东西北边内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

大殿东西北边内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

大殿东西北边内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正殿内的壁画

西配殿内的壁画

西配殿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

大殿后墙壁

即将倒塌的正殿北边殿顶

即将倒塌的正殿后墙及北边殿顶

五间西大殿

东配殿遗址

院子里散落的琉璃瓦及建筑构件

散落在院子里的建筑构件

大寺中殿(也叫过殿,二道殿)

中殿(也叫过殿)

中殿西部山墙

中殿北边的一个建筑(是否是殿前竖壁或者是后来棉站加工棉花的一个设施 )

中殿内

中殿内 梁上也有记载建筑年代及捐款人等资讯

中殿

中殿内梁上也有记载建筑年代及捐款人等资讯

中殿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

中殿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与文字

中殿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与文字

中殿墙壁上隐隐约约的壁画与文字

(备注)中国现存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时期木结构古建筑—大云院:山西长治平顺大云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因弥陀殿内留存有五代壁画而闻名于世,这是迄今所知我国古代佛寺殿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弥足珍贵。

大云院殿内斗、枋、替木等构件上还保存有一部分五代彩绘,是中国古建筑中稀有之例。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保存五代壁画22平方米。东壁画题“维摩变相”,8个伎乐天一边奏乐一边起舞,表现出超人的神态仙姿。扇面墙正面上部画飞天,两侧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乃弥陀佛胁侍。后面画“西方净土变”,云气缭绕,菩萨、天王、侍从等穿插其中,上部天宫楼阁悬空。各像面相圆润,肌肉丰盈,乐舞伎广袖长裙,姿态柔丽俊美,唐代画风犹存,是中国现存寺观中唯一的五代壁画遗作。

(10)子夏庙重修后续篇:

适逢盛世演武子夏庙重新修建;

《汾阳县志》上曾经记载的王家第十六世王汝玢; 王汝玢,字文磷 ,邑之演武镇人,廪贡生。嘉庆二十年官泽州府凤台县儒学教谕, 诰封奉直大夫 。励廉隅处脂不润,训士先品行后文艺,尤严义利之辨。尊经阁,奎星楼就圮,捐俸倡绅士重葺,棂星门外筑垣,以肃观瞻。大比年,寒士乏资斧,难进取,乃因庙工余资酌量劝捐,存生息公款为津,送诸生乡试费。祥议规条,勒石戟门,用垂永久,一时土风丕振。

该文记载;清嘉庆二十年官泽州风台县儒学教谕,诰封奉直大夫(从五品)的王汝玢,时遇尊经阁,奎星楼就圮,也就是尊经阁,奎星楼破败倒塌,于是,自己捐俸禄倡议乡绅重新修建。因此,祥议规条,勒石戟门,用垂永久,一时土风丕振。

而如今王家的后人王冬明先生同样是崇善扬德,自己掏巨资重新修建了新的演武子夏庙。

汾阳演武子夏庙

汾阳演武子夏庙

2021年由王冬明先生个人投资重新修建的子夏庙开光仪式 冯恩启先生拍摄

汾阳演武子夏庙

汾阳演武新修建的子夏庙庙碑 汾州文化研究论坛群主冯恩启先生撰文

子夏庙落成典礼

汾州文化交流协作会汾阳、平遥、介休、灵石、孝义 子夏庙落成典礼及“子夏文化研究基地” 仪式 冯恩启先生拍摄

汾阳演武新修建的子夏庙

汾阳演武新修建的子夏庙

(附录)汾州文化研究论坛群主冯恩启先生文:

2021年,演武村民王冬明受子夏诸神感化,在子夏庙原址修建子夏庙,占地面积345平方米。重塑子夏、老子、关帝、送子观音像四尊。总投资45万余元。庙宇虽为新式大殿,但总算使庙宇神灵有了归宿,也使村人有了信仰祭祀,祈福求安、弃恶扬善的场所。如此大美功德,恩济当代,惠泽后世,理应大力传扬。

2021年农历九月19日,值此演武子夏庙开光之际,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举行了“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暨子夏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仪式由汾州文化研究论坛群主冯恩启主持。子夏文化研究基地王冬明董事长,武登云会长、主任,以及汾州文化交流协会专委会平遥、孝义、介休、灵石先后发表贺词,五县(市)书画家,赠送了各自的书法作品。

锣鼓喧天,礼炮撼天动地,唤回子夏诸神归位,保佑一方土地,文运昌达,人才辈出。这可真是:

子夏贤名千古传,西河设教有灵光。

神归庙宇殿台座,化育人心佑此乡。

2021一11一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