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脱钩失败,法矿业巨头表示:没了中国没法活

刘伟说事 2024-11-27 16:20:44

本文信源来自【环球时报】2024-11-25 13:16的视频消息,为提高文章可读性,部分或存在润色,仅供参考!

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崛起,西方企业在不少领域的困境愈发明显,尤其是在关键矿产的开发与应用方面。

法国矿业巨头埃赫曼集团的高层博德莱日前表态,如果西方企业不与中国企业合作,根本无法盈利,这一言论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西方在矿业领域的竞争格局。

法国矿业巨头埃赫曼集团的高层博德莱

博德莱所指的镍矿开发项目是西方在全球矿产开发的一个缩影。在印尼韦达湾的镍钴精炼厂项目中,法国和德国的巨头曾计划联手开发,但由于技术差距和经济效益低下,该项目的进展一直不理想。

西方企业在镍矿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难题是高压酸浸技术——一种需要处理高温高压、同时会产生大量酸性废物的复杂技术。

西方企业在这一技术上的长期滞后使得他们在竞争中落后。而中国企业早在多年之前就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解决了生产效率低下和环保问题,推动了整个镍产业链的变革。

博德莱的批评不仅指向技术问题,还反映了西方企业在全球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困境。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矿场已经因为成本过高而面临关闭的风险,尤其是当市场对价格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时,西方传统的生产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全球产业发展的步伐。

与此相比,中国企业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还具备了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从开采到加工再到应用,中企能够高效协调各个环节,提升整体竞争力。而西方企业则被迫依赖中企的技术与市场合作,才能继续维持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美国与西方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国经济“脱钩断链”的力度,试图通过政策手段限制中国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但这反而加剧了西方企业的困境。

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领域,西方国家的“脱钩”战略不仅无法阻止中企的崛起,反而让西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更加尴尬。

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全产业链优势,使得西方不得不依赖与中国的合作,否则就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风险。

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不仅仅局限在矿场开采,还涉及到深加工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全方位提升。这种技术整合让中国在全球矿业产业中占据了关键位置。

以镍矿为例,除了印尼,中企在菲律宾、巴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也逐渐成为主导力量。西方国家要想在这一领域恢复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的追赶,更是如何建立起与中国企业竞争的产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政府试图推动“再工业化”,希望恢复本土的矿产资源开采,但长期以来的产业空心化让美国在这方面的复兴举步维艰。

美国政府虽然通过减税和放松环保标准来推动矿产开采,但由于环保和劳工问题的严苛要求,重启本土矿场仍然难以实现与中国企业的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对外投资的扩大,进一步巩固了中企在全球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主导地位。

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政策手段限制中国企业的扩展,但中国企业在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上的优势,让西方的“脱钩”政策变得越来越难以奏效。

在未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矿业领域的持续扩展,西方国家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使得它们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中企都已经成为全球矿业的重要参与者,西方企业只有适应这一新格局,才能继续在全球市场中维持一席之地。

随着全球矿业产业格局的变化,中企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与应用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而西方企业,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将不得不承认,与中国的经济“脱钩”不仅不可行,而且将导致自身的进一步衰退。

在这一过程中,谁能适应全球产业链的变革,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0 阅读:20

刘伟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