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成都20年,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但是,我用一双好奇的眼睛,从有些八掛的角度,发现四川人与东北人的不同之处。
我发现,四川人对吃的特别讲究。在我看来,四川人讲究吃的,简直达到了教条的程度。
哪怕是下一碗面,也得细节做到位。标准,要求一样也不能少!
我的一位成都朋友,给我了一个教科书般的做面教程。
我敢说,大部分人听了都觉得这不可思议。剩下的几个拍手叫好的肯定是四川兄弟,没跑!

常听四川朋友说,"人类好不容易爬到食物链顶端,还去吃草那可划不来"。
我的这位成都朋友就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对于,我这个厨艺不精,而且拉垮的东北人,她也不吝培养。
既然,起点比较低,那就从煮一碗面开始吧。一开始,我还信誓旦旦地觉得自己可以。
一伸手,才发现,连这个低门槛我都迈不过去。
她说:"早点儿把骨头汤熬起,别忘了放一把金钩,臊子要用牛油爆过,还要加宜宾芽菜炒干。"这只是第一步!
"面要用中江挂面,实在买不到,改用银丝面也将就。"这是第二步。

"汤要宽汤,不要煮得酽乎乎的。煮面要放豌豆尖儿,但是,豌豆尖儿可千万别下锅煮,煮老了嚼不动还塞牙,是要放碗底用滚汤烫一下就可以了。"这才是第三步。
"关键是红油,千万不要拿超市里现成的来打整。四川人的鼻子舌头都尖得很,一闻就闻出来了。还不用说下嘴了。"
"红油要自己煎,用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的辣椒粉。再用资格的菜籽油。油要烧到冒烟,给它浇上去。注意油温,低了激发不了香味,温度高了又糊了。"
这是第四步。
"对了,还要加一小砣猪油,面才又香又顺滑。"

她这四步走,一下子给我整顺拐了!原地打转,都不知迈哪条腿儿了。
这碗面我是不想吃了!比东北的包饺子难多了。比红烧肉,铁锅炖大鹅都难。
由此,我总结,但凡是吃一碗面都这么讲究的,非四川人莫属!
除了吃面,我还发现,四川人对猪油也特别有感情。在东北猪油吃的特别少。主要以吃大豆油为主。
四川人对猪油情有独钟这一点,是我前两天写过一篇微头条时,才发现的。
以下几张图是以表明,我不是打鼓乱说。
一,网友说,四川家家户户自己熬猪油!

由此看来,猪油在四川很普及!
二,网友说,猪油做蛋炒饭,和肉丝炒饭,吊打植物油炒的。

来自网友评论
这点,我比较赞同!
三,网友提到了猪油拌饭!这个听起来有点儿挑战性

四,四川人煮水饺和抄手也是放猪油的!

五,煮汤煮菜,也是放猪油的!网友还透露饭店里也会用猪油炒菜的。

六,有厨师朋友也来助力讨论,说猪油和植物油的差别大,还告诉大家做豆腐作鱼也要放猪油。

七,网友说,熬猪油是四川人家庭的手艺。足以证明,猪油在四川人的心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八,猪油拌饭加点糖这个吃法是不是挺小众!

不得不说,这也太会吃了!
九,煎猪油,放豆瓣放生姜蒜这个做法以前没听过呢?

我想问问,这是不是当成一个菜来吃呢?要不要再来个干豆腐卷大葱,这会不会比东北的大酱还提味儿,还香!
十,得过白案冠军的大厨师都推崇猪油!这回我算是对猪油刮目相看了。

我发现,跟四川的朋友们讨论吃的是最开心,也是很长见识的一件事情。
以上这十点能不能证明猪油这个东西在四川人眼里是个特殊的存在?
对了,在我们家,我婆婆也喜欢熬猪油。一年四季她的猪油坛子都是满的。
她虽然炒菜不放猪,但煎蛋,做汤,包括蒸蛋都是要放猪油的。煮面就不用说了。

我开始,只理解为这只是她老人家的个人习惯。但后来才知道,原来喜欢吃"猪油"是四川人普遍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想区别是不是四川人,看他吃面的讲究程度和对猪油的喜爱程度。
如果两点都具备,便初步断定他是四川人。
关于猪油这个问题,有网友告诉我一个事实,我觉得挺有道理。
他说,四川是养猪大省,猪油很容易获得。一开始可能单纯是为了营养,到后来,就形成了一种口味的传承。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从小养我的饮食习惯是改都不好改的。
而且,这种饮食习惯,是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
所以,只要仔细观察,基本从饮食习惯上可以判断是哪个区域的人。
小伙伴儿们,你们那里比较能代表整体喜好的饮食是什么呢?
别说,东北人是,猪肉炖粉条子和小鸡炖蘑菇了!这个我都知道了。
我猪油拌饭加的是酱油[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