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港口不仅没卖出去,还要被“零元购”了。
最近李嘉诚卖港口的事情不断发酵,但却未能与贝莱德如期签订正式协议,这笔买卖大概率是泡了汤。
如今巴拿马港口再传新消息——巴拿马审计署发布公告,称长和的巴拿马港口运营特许权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当时的交易就不合法。
李超人要卖港口,不光国内受到的阻力空前,美国那边也虎视眈眈,现在就连巴拿马也插一脚,眼瞅着港口要没了。
巴拿马审计,李嘉诚违了什么规?到底是谁在背后下黑手?李嘉诚的港口还能保住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巴拿马出牌:审计早在今年1月份,巴拿马总审计长办公室就下了命令,要对长和位于巴拿马的港口部门进行全面审计。
但谁也没想到,地缘冲突陡然加剧,港口生意明摆着越来越难做,所以李嘉诚打算像以前无数次那样,赶在风暴来临之前高位套现,把钱拿到手落地为安。
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李嘉诚手里这两个港口又迅速引发舆论狂潮,最关键的是官方也给这笔交易定了性,港口交易被迫暂停。
正是在这样的敏感时刻,巴拿马出牌了——通过全面审计,李嘉诚的港口运营特许权存在重大问题。
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一是未经批准续签,二是未按合同要求上交10%的净利润,欠款12亿美元,三是法律程序缺失,不符合巴拿马公共合同法规定的公开招标要求。
而一旦这些指控最终裁定成立的话,那不好意思,李嘉诚不仅卖不掉这两个港口,并且可能还要赔给贝莱德一部分的违约金。
李嘉诚打算卖给贝莱德的43个港口,交易总价值一共是228亿美元,其中两个巴拿马港口的价值占比为35%,差不多是80亿美元。
显而易见,精明似狐的李嘉诚这次可能真要赔大了。
李嘉诚违规了吗?虽然巴拿马说得义正言辞,但要说长和存在违规行为,实际上也算不上。
首先是钱的问题,也就是长和欠了12亿美元的净利润。
因为谁也不知道合同的具体条款,所以这个说法本就真假难辨,但退一步说,哪怕真欠12亿美元,对李嘉诚而言,也只是一个小问题。
更何况,前几年长和的港口经营权才刚刚续约到2047年,如果真的欠了12亿美元,为什么能够成功续约?
按照这个逻辑,到底欠不欠这12亿美元还是未知数。
其次,所谓的未经批准续签,其实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1997年,美国跟巴拿马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约定巴拿马运河由两国官员组成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等到1999年再完全交给巴拿马。
但巴拿马担心,到时候美国把巴拿马运河主权还回来,又不退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所以就绕过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于1997年把克里斯托巴港和巴尔博亚港这两个港口的经营权卖了出去。
没错,当时正是长和跟巴拿马政府合股,拿下了这块肥肉。
结果现在巴拿马拿合同说事了:
管理巴拿马运河的是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你长和公司为什么能跟巴拿马政府签约?这不是违宪了吗。
可关键在于,当年买下港口的又不仅仅是长和,巴拿马政府也占着股份呢,难道长和要拒绝巴拿马政府的邀请吗?
当然了,其实这些问题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巴拿马审计结果出来了,李嘉诚的港口运营权是有瑕疵的。
只要有问题,那么就可以在“规则”内做事,顺理成章地把港口收回来,并且不用出一分钱。
是谁在背后下黑手?这次巴拿马审计署发布违规指控,选择的时间点非常“凑巧”——就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到访巴拿马数小时前。
美国防长到巴拿马做什么呢?
主要两件事,一是要“加强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要在巴拿马建立军事基地,来“确保”巴拿马运河的安全;
二是“秀肌肉”,启动了“巴拿马极限2025”联合军演,战机与军舰进驻运河区,同时顺便渲染了一波中国威胁。
因此联合看下来,大概率是在美国恐吓下,巴拿马已经无力抵抗,既然交易做不成,那干脆找找法律程序上的漏洞,把这两个港口拿下来。
也就是说,明面上是巴拿马对长和发动审计,背后下黑手的却另有其人,老美要准备“零元购”了。
而且这种“审计开路”再加“军事施压”的组合拳,是不是也很熟悉?
本来就是美国的拿手好戏,每次正常手段无法奏效时,老美都会选择这些非常规手段。
如今关税战争已经打响,中美博弈走向深水区,正是最考验战略定力的时候,老美却通过对巴拿马施压,想把长和的港口拿下来。
所以尽管巴拿马下场,归根结底还是中美两方的较量,接下来很可能还会出现变数,少不了极限拉扯的戏码。
至于这些港口到底要不要卖,最终怎么卖,李嘉诚已经基本了失去话语权,大国博弈之下,一个商人的力量是如此微不足道。
写在最后:
虽然巴拿马曾多次强调运河主权不容谈判,拒绝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染指,但面对美国这个巴拿马运河的第一大客户,各方面实力悬殊之下,并没有太多选择。
可悲的是,李超人算计来算计去,本以为能赢,最后却赔了一波大的。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如果有违约,以后容易被别人利用黑其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