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德国美女啤酒节打假细节,再看看评论,终于找到了答案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8-08 00:48:04

我们国家对制假贩假一直在保持严打态势,每年的3.15都会曝光打掉一批造假企业。但是,假货盛行一直是社会顽疾,屡禁不止,屡打不灭,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许多人总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假货就是打不掉、灭不了呢?这次德国美女海雯娜在青岛啤酒节举报打假事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特别是看了评论区的留言,似乎找到了答案。

事情的经过非常简单,海雯娜在啤酒节喝了两桶德国啤酒,发现味道不对,而且喝了之后没有感觉,认为不是纯正的德国啤酒。所吃的几串羊肉串也没有羊肉的味道,而且第二天还拉肚子。于是,海雯娜在网上实名举报,引起了社会热议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最终被认证举报属实,并对涉事商家罚款10000元,对海雯娜按假一赔三进行了补偿。

在为青岛市场监管部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快速出手的工作效率点赞的同时,必须反思。为什么在如此严厉打击的形势下,仍然有人敢于顶风作案呢?为什么青岛啤酒节要依靠外国人来举报打假呢?

第一,中国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中国消费者的味觉太差吗?显然不是。即便是不能确定德国啤酒是不是纯正,但是羊肉串的味道应该是比外国人更懂吧。可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者没有举报呢?我想,根本原因还是缺乏维权意识,缺乏较真的精神,特别是缺乏德国人对事严谨的态度。大家习惯了忍辱负重,习惯了得过且过,习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是感觉口味不对,即便是拉肚子,也都忍忍就过去了。消费者的宽容,就是对售假者的纵容。

第二,监管工作不到位。这么多啤酒在那里摆着卖,那么多肉串、海鲜在那里烧烤清蒸,为什么监管部门发现不了?我想,大概是不良商家在和监管部门斗智斗勇,一旦发现执法人员来了,应该是会迅速换掉假货,查处难度很大。但这绝不是发现不了假货的理由,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的方式方法,一定是存在不细致、不严谨的地方,工作中的漏洞,让不良商家有机可乘。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打击了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从海雯娜的评论区里看,大家纷纷指出,幸亏海雯娜是德国人,否则可能会以寻衅滋事罪把举报者抓起来。也有人说,其实青岛人都知道啤酒节里假货太多,但是都不想惹事,也没有人举报,反正青岛人也不去参加。网友们的评论有点发牢骚的感觉,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心中的确是有阴影。

第四,处罚结果明显偏轻。对于商家给海雯娜按三倍赔偿,有网友犀利的点评称,应该给所有在啤酒节期间到该摊位喝啤酒吃肉串的人都应该赔偿。还有网民质疑,为何没有对造假酒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还有网民认为,这些制售假酒假肉的企业,应该被罚的倾家荡产,应该终身不得进入相关行业。

还有,部分网民认为,啤酒节管理模式有问题。商家在啤酒节会场摆摊,需要上交高额的摊位费,而商品价格如果太高又会影响客流量,所以必须要从成本上做文章。

找出答案可能并不难,但是整改落实却是难度很大,需要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和群众积极举报,也需要商家自立自强自觉。只要社会共同努力,相信打假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假货最终将无所遁形。​

0 阅读:2

长江岸边吹小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