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湿化管理

德馨评健康 2023-06-15 22:51:04

解艳丽 赵敏,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特勤诊疗一、四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

正常情况人体鼻腔呼吸道黏膜具有湿化、加温气体的功效,但建立起相应的人工气道时,气管与支气管便担负起了加温、湿化吸入气体的责任。其中,合理湿化人工气道,不但可达到稀释痰液,使其及时排出体外、确保患者呼吸顺畅的作用,还能湿润气道,具备抗菌消炎、预防肺部感染等显著功效。由此可知,在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过程中,人工气道湿化具有重要意义。

湿化方法

(1)主动加热湿化法:将无菌蒸馏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加热,吸入气体通过加温水的表面产生饱和水蒸气,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目的。

注意事项:①吸入气体温度以35~37℃为宜。②吸入气体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影响纤毛活动,出现体温升高、出汗,严重者出现呼吸道灼伤。③吸入温度低于30℃则失去湿化、温化效果,导致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气道高反应性者可诱发哮喘发作。④保持加湿器中的适当水位,及时添加湿化液防止烧干。⑤避免加入湿化液过多,导致多余的液体吸入呼吸道内。

(2)温湿交换器:温湿交换器又称“人工鼻”,原理为: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具有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呼出气中的水分及热量可部分进行循环吸入,从而减少呼吸道失水以及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和加湿。

(3)雾化吸入湿化法:原理:将液体撞击成气雾状直径约为0.5 μm微小颗粒,经口鼻吸入呼吸道达到加湿目的,雾化液中还可加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等药物,达到消除炎症、解除气道痉挛、化痰止咳等目的。临床上使用的雾化器类型可分为超声雾化、氧气雾化、压缩式雾化等方法。

(4)气泡式湿化法:原理:将氧气通过湿化瓶内的水增加进入呼吸道气体湿度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最常见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脱机患者氧气吸入时湿化,但其湿化效果有限。

(5)气道滴注湿化法:间断滴入湿化法:使用注射器或输液器向气道内间歇滴注湿化液。持续滴入湿化法:采用输液泵、注射泵等持续湿化装置,将湿化液持续泵入人工气道的一种方法。

湿化液的选择

(1)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系等渗液体,主要用于维持气道黏膜-纤毛正常功能,但失水后发生浓缩,对气道的刺激性增强。0.45%氯化钠溶液:再浓缩后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刺激性比生理盐水小。5%氯化钠溶液:系高渗液体,对气道刺激性较大,可从黏膜细胞内吸收水分,从而稀释痰液,并使之易于咳出,主要用于排痰。

(2)灭菌注射用水:系低渗液体,通过湿化吸入为气管黏膜补充水分,保持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气道分泌物黏稠、气道失水多及高热、脱水患者。若用量过多,可造成气管黏膜细胞水肿,增加气道阻力。

(3)碳酸氢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它能够对黏稠的痰液或痰痂起到皂化作用,并且增强内源性蛋白酶活性、促进气管黏膜纤毛运动达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除的目的。碳酸氢钠营造的碱性环境能够抑制真菌的定植,在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有显著优势。

痰液粘稠度判断

Ⅰ度(稀痰):如米汤/泡沫样,吸痰后管壁无痰液附着。

Ⅱ度(中度):较Ⅰ度粘稠,吸痰后管壁有少许痰液附着,易冲洗干净。

Ⅲ度(重度):外观明显粘稠,带黄色,吸痰后管壁内滞留大量粘痰,不易冲洗干净。

湿化效果判定

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

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