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百分之八十还多,传统本草为什么偏偏独爱黄土高原的生长环境呢

浩润与世界 2024-11-18 02:52:12

我国最早的中草药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东汉。

但实际上,在东汉之前,我国就有很多关于医术和药书,只不过,这些都没有得以流传。

在传统医学当中,神农是药物学的鼻祖,因此,古人为了表达对神农的崇敬之情,就假托神农,事实上,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北方地区常用药物的纲目性医书。

在《神农本草经》当中,记载了各类药物共计365种,其中植物类的药物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植物类的药物,现代统称为中草药,而《神农本草经》当中的252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黄土高原出产的药物,经统计,出产于黄土高原的中草药,达85%。

这还是按照现在的植物统计来进行对比的,在一千多年之前的东汉,这个比例只会更高,或者说,《神农本草经》当中的252种中草药,或许完全就是黄土高原所出产的。

在一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但在贫道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医,本身就是起源于黄土高原的农耕文明。

实际上,在我国的陇东地区,尝百草的不是神农,而是伏羲,虽然伏羲和神农都是我国古代的部落首领,但实际上,伏羲是比神农更早的部落首领。

在陇东地区的传说当中,伏羲不但创八卦,而且还是针灸学的鼻祖,所谓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而《神农本草经》为什么只记载了365种药物,并不是东汉时期的大夫只用这365种药物,主要原因就是传说当中,伏羲日尝一药,为了表达崇敬之情,不超日尝一药的限度而已。

中医药既然起源于黄土高原,那么,只记录产自黄土高原上的药材,似乎也毫无不妥之处,中医是一种非常讲究传承和发扬的学问,从未将任何一种药物拒之门外。

就比如,《神农本草经》当中,记载了人参这种产于辽东的上品药物,虽然在古代,黄土高原或许也是人参的产区,但更大的可能是,对于这种产自辽东的疗效确切的药物,中医并没有将之拒之门外。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曾经在黄土高原生活过,你就会发现,黄土高原上,有很多地名,直接就是用药材名来直接命名的。

比如,贫道的上一篇文章中列举的,甘草岭、大黄山、地黄沟、苦参洼、柴胡滩等等这些地名,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些地方出产什么药材。

在过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有一项副业就是采药,贫道少年时,每每暑假,就会跟随采药人,走遍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去采集那些草药换钱。

黄土高原地形起伏,气候多样,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小气候,可谓是分外齐全,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非常符合中草药的生长,因此,在很多地区,除了采集野生药材之外,还有着栽培种植中草药的传统。

比如,有着“陇上药都”美誉的定西,上规模的人工栽培的中草药就有:当归、黄芪、党参、丹参、柴胡、升麻、远志、大黄,其他县市区,也都有各自的特色药材种植。

在中草药走向世界的当下,中草药的品质越来越重要,而黄土高原也必将因此而开启财富之门,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让这些黄土高原的精灵,泽被苍生,为人类造福。

0 阅读:1

浩润与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