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孩子无理哭闹的场景相信每位家长都不陌生,这往往让家长们头疼不已。每当此时,是选择传统的打骂方式,还是另辟蹊径采用正面管教呢?李玫瑾教授在家庭教育领域的诸多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引。

孩子哭闹,其实是他们表达内心需求与情绪的一种方式。幼儿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能通过哭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比如,孩子可能因为想要某个玩具没得到满足而哭闹,或者因为感到疲惫、饥饿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而发脾气。理解这一点,是正面管教的第一步。家长要做的,不是立刻制止孩子的哭闹,而是蹲下身来,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宝贝,你怎么啦?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妈妈/爸爸好不好?”这种充满关爱的询问,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情绪也会逐渐稳定下来。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转移注意力是个有效的方法。李玫瑾教授强调,要善于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假设孩子在商场里非要买一个超出预算的昂贵玩具,哭闹不止,家长可以指着旁边有趣的展示区说:“宝贝,你看那边有个好有意思的表演,我们去看看!”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往往会暂时忘记自己刚才的诉求,跟着家长去探索新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既没有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又避免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建立规则同样至关重要。李玫瑾教授指出,规则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并且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规则的内容和界限。比如,规定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电视,到时间就必须关掉。如果孩子哭闹耍赖,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就妥协,而是要坚定地执行规则,但态度要温和。可以对孩子说:“宝贝,我们之前说好了每天只能看这么久电视哦,时间到啦,明天我们再一起看。”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规则是不可随意打破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律能力。

正面管教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宝贝,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呀?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深呼吸几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家庭教育是一场充满爱与智慧的修行。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不打不骂,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和谐。让我们以李玫瑾教授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用心陪伴孩子,助力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