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类思维作“大案牍术”苏宁物流也有个大数据“徐宾”

科技四少 2019-08-26 15:53:02

《长安十二时辰》中,徐宾的“大案牍术”堪称神奇,一套数据一套逻辑,放之四海而皆可使用。苏宁物流也有这样一位擅长大数据的“徐宾”,他就是刚刚带领苏宁物流研究院智慧运配实验室完成苏宁物流首个5G无人配送车研发落地的李东阳。

(李东阳在5G无人车测试现场)

分类思维实现跨界 串行如入无人之境

李东阳不是天生做物流的。

4年前,李东阳研究生毕业,手里拿着的是社会学专业毕业证书,肚里墨水全是社会行为和人类群体。

“第一份工作是真碰巧,当时顺丰控股少个战略规划,也确实不知道专业可以做些什么,稀里糊涂就去了。”就这么误打误撞,有空缺加刚毕业,李东阳进到了物流圈子里。

(李东阳在苏宁物流)

个体于公司,就像在一条河里游泳。个人兴趣爱好与企业发展方向如果契合,就会产生共鸣,就会如鱼得水,可以对抗工作的艰辛与繁重,寻找到意义。

从进入物流行业到任职苏宁物流研究院智慧运配实验室主任,李东阳这个研究社会学的学者坚持了下来,再没离开过物流行业,还越做越顺手——5G风口下,带领苏宁打造出了苏宁物流首个5G无人配送车“5G卧龙”。

“每年我都会观察头部企业的年报,找个对象企业整理一版管理方面的方法论,这样可以帮助我快速了解行业,其实只要给我一段时间,金融、人力资源、投资、零售、置业、文创等领域,我都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市场研究。”

一会儿人类一会儿智能,还能快速切入人力、金融等各行各业,仿佛《长安十二时辰》中拥有大案牍术的徐宾,李东阳好像也有一把能打开世界所有大门的钥匙——社会学的基础形成了一种方法论,指导他在“物流”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去解决问题。

李东阳觉得自己“跨界”的武器是分类思维模式。

“无论战略也好,还是智慧运配研究也好,只要是前沿性研究,其实都是有可遵循的研究框架。领域不同,只是组成的元素不同。”

包括在5G卧龙研发过程中,李东阳带领团队,就苏宁零售的所有业务场景、市面上大部分无人驾驶的企业和相关产品都做了详尽的调研:这个行为就像做大数据建模。拿到一个指标的多方数据后,再根据苏宁的实际进行利用,李东阳认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赶在828快递员节前,这位机器人快递员,真的在江北跑了起来,为用户送去了货品。

(双色皮肤,是智慧物流配运实验室的“卧龙勋章”)

围绕苏宁“仓、运、配”全流程无人闭环的物流体系,李东阳的研究结果,已经渗入到苏宁车联网平台、末端无人配送车、无人干线重卡、末端无人机等项目。苏物流的战略研究项目,如冷链、同城快递、运输等,也都有他的助力和汗水。

打破实验室的墙  让科技成为流行

当然,李东阳也在思考分类思维的局限。

“很多时候战略规划是停留在假想层,是在实验室里的完美,亮相的时候是很爽的,很前沿很先进很智慧,之后呢?成果只能在实验室待着,现实还是一地鸡毛。”

作为快递员背后的智慧物流研究员,李东阳认识到,分类思维法虽然可以帮助他发现规律找到本质,但如果最后的结果不能“直击痛点”,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落地,其实也就是一场思想高潮。

在苏宁物流做的每一步研究,李东阳都在给自己强调要摆脱远离市场的假象创造。

于是在5G卧龙的打造上,他的重点就是要看到尽快实际落地:“5G卧龙不是炫技的产品,我们研究了成本、研究了时效、研究了市场上大部分的无人车。”可以说,5G卧龙是目前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无人配送车。

(正在商讨的苏宁智慧物流配运实验室团队)

当科技不再是束之高阁的严肃知识,当自己把科技转换为能为人所用的产品,李东阳觉得那才是科技的价值,也是自己研究成果真正拥有的价值。

很快,5G卧龙将会实现常态化运营,为更多的人类快递员节约力气、提升效率。苏宁828快递员节上,机器人快递员背后的人们,也值得被点赞。李东阳说,那将是自己最有踏实感和成就感的时候。

未来的苏宁智慧物流会走向何方,李东阳还无法想象,但他确定,5G是看不到边界的:“苏宁是一个大智慧零售生态,用5G来进行配送提速,一定会成为未来苏宁智慧物流最常见的应用。”

0 阅读:5

科技四少

简介:带你看不一样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