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1967年通过动物实验提出。这个理论模型表明,当动物或人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他们就会在新的情境中,即使可以控制结果,也会放弃尝试。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信心受挫,并且具有弥漫性,会投射到其他方面,最终可能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习惯否定自己,遇到事情总是暗示自己做不成,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导致退缩和逃避。
要克服习得性无助,首先需要承认并接受失败的可能性,理解不是每一次尝试都会有预期的结果。其次,要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重复相同的尝试。最后,要做好心理预期,多给自己鼓励和正面的暗示。
在教育领域,过度的控制和过度的溺爱都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家长的角色应该是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过度控制或过度放任。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应该成为陪伴者和鼓励者,而不是批评者。
此外,习得性无助也与社会环境有关。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学业、社交或其他方面的压力而感到无助。家长和社会应该提供一个更加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总之,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可以通过积极心态和策略克服的心理状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盘否定自己的理由。通过积极的尝试和适当的支持,可以逐步克服这种无助感,找回自信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