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杜鹃花美诗五首:夜深山月杜鹃啼,檐头一束杜鹃花

初衣胜诗词 2025-01-23 12:18:42

人们常常认为杜鹃花是三月里盛开,实际上杜鹃花的品种很多,单就我们这里,腊月就有杜鹃花的盆景卖,而早春,公园地上的草坪,就有连片的杜鹃花会伴随梅花开放。

喜欢杜鹃,是因为它的花朵明艳而大气。初开始是小小的蓓蕾,但是开出的花,就象大喇叭一样,有着百合花的舒展,更有百合花没有鲜艳。

今年腊月,去花市,就看中了一盆杜鹃,上百个花苞,已经有上十朵在盛开,颜色是正红色的,在夕阳下的窗台下,真是如火燃烧。

山中的野生杜鹃,此时也开始打苞,只是由于山地气候,在晚冬早春时偏冷,故而花开往往在农历二三月。唐诗中的“山花”,基本指的就是杜鹃花。尤其是四川山区一带,是野生杜鹃花的故乡,山花开时,绚烂满谷。古蜀国君杜宇,就是统领着这一方山林百姓。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绚烂的山花和花中盘旋的鸟,命名为杜宇,这也是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名称来历。

正是杜鹃是山野山花,且绚烂异常,还有两个名字,叫作“山踯躅”“羊踯躅”。说是羊吃了黄杜鹃花的叶子,会中毒而死。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有误。杜鹃的植物含有镇痛麻醉的成分,而野生动物有着辨别有毒植物的本能,不会轻易吃。或者只是因为杜鹃花盛产在人迹罕见,而野羊容易攀爬觅食的山区,故而时常可以看见羊缓慢行走在杜鹃花丛中,焉知它不是为了寻找可以缓解疼痛的草药?又或者杜鹃花开时,连人都放慢了脚步,我相信动物们也有美感,比如猫儿狗儿看见大雪也会兴奋,可爱的羊徜徉在花海中,实在是自然啊。

这个踯躅的名字,真是好,因为杜鹃花开时,往往让人不自觉放慢或者停留了脚步。因为红艳,还因为壮观。

“园林经腊正彫残,独尔花开烂漫鲜。

借问陇梅知幸否,得陪春卉共时妍。”宋 · 朱淑真《腊月踯躅一枝独开 》

唐宋城市里的人,鲜见杜鹃花,因为杜鹃花喜欢洁净的山林气候,对光照和空气都有要求。所以唐朝的人往往是在山路上欣赏到的野生杜鹃花。比如李白在四川山地,白居易和元稹在秦岭的道路上。

不过到了宋朝,培植技术提升,大量野生花木引进城市园林,并加以精心照料。

所以,宋朝的朱淑真很有福气,在她附近的园林里,看到了一株,在腊月阳光里盛开的杜鹃。

她是怎么说这早开的杜鹃花呢,只有你开花这么烂漫新鲜,连梅花都被比了下去,梅花应该开心,因为可以伴随杜鹃开花。杜鹃是传统认为的春花,梅花则是冬花。

这是杜鹃带给梅花的幸福,提前到来的春天。

可以说杜鹃花,花叶同时,小绿叶,衬托大红花,当然比清秀的梅花更有打人眼睛的舒美俏丽。

“溪流转处两三家,落落疏林浅浅沙。

可是小春风物早,檐头一束杜鹃花。”南宋 · 洪咨夔《长桥渡 》

南宋的洪咨夔是在南方乡村的长桥渡口,在小雪节气时段,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底十一月初,坐在船上,看到沿途的乡村冬景。

那么在气候上,有一个时段叫作小阳春的天气,就是说的此时,阳光晴暖,有些花木,以为春天到来,会提前开花。又叫反季节开花。

那么洪咨夔看到的,很是惊艳,就是白沙寒林的江岸上,有几户人家,而一户人家的屋檐上,正开着明艳动人的杜鹃花。

实际上那户人家的屋檐肯定接着山崖,而这树杜鹃就是山上的岩石上生长的,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居然开出了明艳的花朵来。

实际上,这也是杜鹃花的一个特征,合适的温度和水分,就会开花。

杜鹃的品种很多,有春鹃,夏鹃等。

正是这一特征,也为人工培育杜鹃花,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

“雪消烟暖可攀跻,满眼红云草未齐。

独凭孤斋幽兴足,夜深山月杜鹃啼。”明 · 申叔舟《映山红 》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你就可以知道山野杜鹃花开,是何等绚烂的景观,映红了一座座山。

朝鲜是明王朝的藩国,这点历史是韩国人没有办法改的,所谓藩,是广义上属于明王朝的统治区域,所以古书中将朝鲜的历史人物划入明朝,并没有错。而他们的高官士族,也是接受的传统的华夏文化。

这应该是写的长白山地区的野生杜鹃。

大雪融化,太阳温暖,可以登山了,满眼都是杜鹃花开的红色云霞,而此时还是晚冬早春,春草尚未长得茂盛。

我最喜欢在夜晚,在明月之下,眺望远山,因为在月亮下面,盛开着无数的杜鹃花,还有杜鹃鸟在啼叫啊。

“艰难辛苦度三冬,晚遇春光欲放红。

东君何意妒颜色,故遣调刁夜夜风。” 清 · 姜再恒《杜鹃花》

杜鹃花其实在冬天就开始打苞。毛茸茸的小花蕾,在冬天的寒冷里,酝酿生机。

到了太阳和暖或者早春季节,总有杜鹃花会冒头绽放。

不过此时经常有倒春寒,这些花朵矗立在寒风中,让人觉得它的坚强,但是也心疼它的娇美和柔弱。因为杜鹃花花瓣舒展,接受的阳光多,那么遭受风雨欺凌的面积也大。

人工培育的杜鹃花,最好向阳避风。

但是山野杜鹃,则有另外的生命力,就是层层无畏的花开,前仆后继,风霜凋残了一朵一层不要紧,因为还有更多的花朵开放,直到迎来最华美的花海。

“造化玄机自不穷,花开花谢付东风。

今来伎俩还多事,笑杀阿难色未空。”明 · 赵昱《长老于腊月。折取杜鹃枝。满插净瓶水。置诸温室。方烂开。》

这是一位寺庙的僧人,在腊月里,去山上折下杜鹃花尚未开花的枝条,用清水静养,放在温暖的房间内,供奉在佛祖前。而这捧折枝的山杜鹃,可以在过年左右,开出最绚烂的花朵,比山野杜鹃提前了一两个月。

这实际上是很多农民都知道的小窍门,控制温度和水分,可以促使花期提前。

正是折枝杜鹃,遇水和合适的温度,可以开出极其鲜艳的花朵,让人喜欢,才使得诗人调笑这个僧人,你不是说你四大皆空吗?你怎么还会这种增添生活乐趣的小伎俩?你看起来色未空,爱这杜鹃花的鲜艳和鲜明啊。

其实僧人也是人,而且香花供奉佛祖,也有经典来历。

何况,山野的僧人更知道山林的美,杜鹃花的美,我倒不觉得俗气,只觉得清雅清朴。

人间有富贵牡丹,我这里有的就是山野杜鹃,山花烂漫。

写到这里,还是说一句,野生的杜鹃花生长周期长,是山林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们看花可以,千万不要折枝,那是对生态的无情破坏,得不偿失。

实际我对杜鹃花的喜爱,非一篇文章可以写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欣赏,直到山花烂漫时。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阅读:16

初衣胜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