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被一场事故搅得沸沸扬扬,主角正是小米SU7。
3月29日晚间,在安徽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小米SU7遭遇车祸,这一撞,不仅撞碎了车辆,更撞出了无数让人揪心的问题,最终导致车上三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
原本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却因为涉及小米这个科技圈的“网红”品牌,尤其是其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技术,瞬间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热议和无情吐槽。
在事故发生后的整整两天时间里,似乎一切都被刻意掩盖在平静之下。直到4月1日,网络上突然流传出一段聊天记录,才让这起事故公之于众。
这一曝光,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将小米汽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家纷纷质疑小米的智能驾驶系统是否靠谱,车辆发生车祸后车门为何锁闭无法及时打开,以及事发后小米方面为何一直未联系家属。这些问题像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小米汽车。
舆论的持续发酵下,4月1日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终于按捺不住,在微博上发声回应。雷军表示,“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他还承诺,小米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进展,并尽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然而,雷军的这番回应,并没有让所有人买账。遇难者之一罗某父亲罗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达了愤怒,称雷军的回应“没说到重点,都是推卸责任”“避重就轻”。
罗先生透露,直到现在,作为遇难者家属,他们与小米的联系,还是在事故发生后,自己女婿主动给小米客服打的电话。而小米一直没有主动与家属对接,他们只能不断通过客服渠道联系,得到的却只是官方回复“上报了,请等通知、等回复”,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实质性回应。
罗先生直言,第一反应就是雷军的回应“虚伪”。他质问:“到昨天(3月31日) 下午,我和现场的交警沟通,小米所谓的专项小组,也没有跟现场的交警沟通过,我不知道他们是和谁沟通的,如果说专项小组跟警方联系了,而不跟家属联系,不是更冷血吗?公司出了事,慰问一下三位家属,不是应该的吗?”
与此同时,遇难者的身份也逐渐曝光,让人惋惜不已。据悉,驾驶者小罗年仅23岁,却已有3年驾龄。原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上旅程,却没想到遭遇如此横祸。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亲人们无尽的悲痛和网友们的叹息。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小米汽车官方在1日晚间,发布文章回应了六大问题,包括为何不联系家属、为什么会起火、车辆是否被拉回北京,以及车门是否锁死等问题。
但在回应中,小米多次强调“尚未接触事故车辆”,这让不少网友觉得小米在“打太极”,没有给出实质性答案。
比如对于车门是否锁死这一关键问题,小米的回应是“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平息网友们的怒火,各种吐槽和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
有的网友调侃:“还没接触事故车辆,那这回应是不是有点太早了,难道是未卜先知?”还有的网友直接质问:“这么大的公司,连和家属沟通都做不好,怎么让人相信你们能做好汽车的安全?”
在外界看来,这似乎已经成为小米汽车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小米汽车燃烧事故中尚未解答的疑问,背后折射的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些共同难题。面对质疑声,小米后续究竟该如何应对?
这场事故,无疑给小米汽车,乃至整个造车新势力行业都敲响了警钟,在追求高科技、智能化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最基本的安全问题,毕竟生命无价,容不得半点马虎。
可怜得很,国人就喜欢窝里斗[呲牙笑]
要是进口车,喷子集体闭嘴
正常,每台像成为真正安全的车,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测试的,耍猴的养了一群小白鼠,是用到它们的时候咯[呲牙笑]
吓得我赶紧去找董阿姨的经典语录来平复心情,还真有效果!大家要是觉得憋屈,可以去看一下[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