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汉区,辖区面积最小,但综合实力最强。武汉市级CBD所在地(关键是这个CBD市里没出什么钱,大头是江汉区自己出的)

2,武昌区,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很猛,市容变化很大,楚河汉街作为旧改项目也成为武昌最重要的地标(没有之一)基础教育全市第一区。

3,江岸区,作为老租界区,区内,吉庆街、黎黄陂路等街道各种风情皆有,武汉天地作为老城区改造的标杆项目也是市级地标之一。

4,汉阳区,我把它放到第四,估计会有某些区不服,然而高山流水有知音,晴川历历汉阳树。琴台文化区小成气候;钟家村商圈正待涅槃重生;四新领事馆区,也已有眉目。这样的汉阳,真不是洪山这样的暴发户,硚口这样转型无力的老财主可以比拟的。

5,洪山区,坐拥多所一流高校,然而其市容之差,管理之粗放。令人发指。洪山区就如果一个粗糙的汉子,却有一群无比美貌的妻妾,让人反感。

6,东西湖区,面积最小的郊区,确独占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玩的是区区合一的体制,90年代全区勒紧裤腰带建设楚天第一路(金山大道)的眼光依然在,国家网安基地的落户,最近3年招商引资的成果斐然,落地极快。

7,青山区,武钢落幕了,又接下了化工区这个大包袱。青山的路远且长,然而,在武汉独具一格的绿化,自成一统的市民文化。又让人期待这个区的前景。

8,硚口区,汉正街模式已经落寞已久,硚口需要新的支撑点,但是不知道,是否已经找到。硚口的商业依然强大,然而老工业区转型,沉重的财政负担。何时才能转身打造出新的天地?

9,江夏区,10几年前被光谷割去了心爱的流芳,使得江夏不敢发展庙山、藏龙等地,集中精力搞好纸坊、大桥新区。这几年颇有进展。一度有赶超东西湖,成为第一郊区的势头。然而当东西湖的厚积薄发,喷然而出之时,江夏还是只能暗暗叹口气。老武昌县的底子,到底还是不够强。

10,蔡甸区、黄陂区。一个是挨着经开,没想,经开直接向汉南张开了怀抱,一个是自称汉口的祖宗,却得不到汉口人的承认。这两个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还是携手前进吧。


11,新洲区,当年,武汉只想要阳逻镇,但是黄冈陪嫁整个新洲县。这个区连方言都跟武汉其他区完全不一致。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只是随着阳逻港的开发,国家火箭基地的落户。这个区的前景也值得期待。

PS:本来武汉经开(汉南)作为实体,是可以写进来。但是那样,东湖高新就落单了,所以干脆2个开发区都不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