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辈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90后“子承父业”,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掌权者,虽说其中不乏人才,但也有不少企业出现了接班人无法接班的情况,当下洪汇新材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早在2020年,洪汇新材实控人项洪伟就表现出要“交班”的意图,但其儿子接手公司4年,公司业绩却持续下降,时至今日,项洪伟似乎放弃了培养接班人的想法,转头用一纸控制权转让协议将家族企业卖给了国资。
项洪伟两次“卖壳”套现
就在今年1月20日,洪汇新材实控人项洪伟与无锡锡港启兴签订了《控制权转让框架协议》,拟将所持公司29.99%的股份转让给锡港启兴,经双方确定,总交易价为8.997亿。而早在这之前,项洪伟便已借助二级市场多次减持股份,累计套现近乎一亿之多。
不过当下这项协议还处于筹划阶段,距离正式签署还需要多项程序,如果本次协议转让股份的交易顺利进行,项洪伟将累计套现近10个亿,锡港启兴也将取代项洪伟,成为洪汇新材的控股股东。
而锡港启兴的背后是锡山区国服中心,是无锡本地国资,这次股权交易是其第一次下场“买壳”,但洪汇新材主动发起控制权转让全部是第一次了,不过相较于此次选择的无疑本地国资,此前的交易对象是再华科技的施宁娣。
早在2023年,项洪伟就曾与施宁娣签署过股权转让意向书,同样是29.99%的股份,交易价格却只有8.5个亿,与这次的交易价格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双方的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但即便如此,那场天价交易最终还是黄了。
而在和再华科技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的同时,项洪伟还将名下16%的股份转让给了他的儿子项梁,直接拔高了项梁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是在告诉众人他对响亮的看重,可见那个时候,项洪伟还是想要扶持项梁的,不过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于今年再次选择将产业出售。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项洪伟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洪汇新材的发展史
洪汇新材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塑料制品研发为主的有限公司,这一行对于技术的要求是相当之高的,想要在这个行业中乘风破浪,除了拥有先进的技术支持,还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而项洪伟便是这样的人才。
项洪伟并没没有多么出色的学历,但他在该行业的经验却是相当丰富,不到16岁就已经进入社会摸爬滚打,在当地的树脂厂更是从基层工人一路做到厂长。
一般情况下,我们普通人能够当上一厂厂长其实也差不多满足了,但是项洪伟并不甘心一辈子给别人打工,靠着多年来对该行业的熟悉,最终在2001年创立了洪汇新材。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虽说话糙理不糙,但项洪伟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成就,显然不仅仅是如此,十多年的时间里,洪汇新材从最初的努力站稳脚跟,到后来的成功转型,这背后都离不开项洪伟这个掌舵者的前瞻性眼光。
十多年前,洪汇新材就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不论是产品种类还是产品质量等其他方面都位列全球同行业之首,产品远销海外。
对于这个多年来打拼出来的庞大产业,项洪伟自然也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接手,让其继续发扬光大,因此,项洪伟早早的就让起儿子项梁在公司历练,想要在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帮扶儿子作为公司领导人的位置。
不过经过几年时间的考察,项洪伟最终选择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国资,其背后或许是项梁这个接班人的实力并没有得到项洪伟的认可。
项洪伟为什么不扶持项梁了?
一般情况下,家族企业中年轻的接班人都有优秀的学历在背后支持,更遑论一家规模巨大的A股上市企业,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接班人的存在更是凤毛麟角,但是项梁却打破了人们的惯常认知。
项梁出生于1991年,学历只有高中,后来虽说就读于美国圣莫尼卡学院,但就网上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这所学院是美国的一家社区大学,只提供美国大学前两年的教学内容,这足以看出,项梁连个拿得出手的文凭都没有。
但不得不说,投胎也是门技术活,虽说项梁不是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但在父辈的努力下,项梁确实也没吃多少苦,回国后直接就在一家化工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时代不同,他和父亲项洪伟的经历也相差甚远。
不过项洪伟有意让项梁接任他的位置,2020年便主动让位,将项梁推到了台前,不过那时候的项洪伟仍然拥有企业不少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股人。
伴随着身上的担子不断加重,项梁在行业洞察力与技术上的欠缺也逐渐开始暴露,洪汇新材自上市以来业绩始终平平,不过好歹仍在盈利,但在他接手的那四年时间里,公司的业绩却出现了明显下滑的情况。
项洪伟接连两次主动发起股权转让,除了项梁交接班能力的问题,外界也有猜测,他在洪汇新材市值稳定的情况下多些套现的可能。
父辈打江山易,子辈守江山难,洪汇新材的交班背后,是二代接班的普遍难题,项梁的高中学历与业绩平平的表现,是否注定了家族企业的结局?而项洪伟两次“卖壳”的选择,究竟是无奈放手,还是精明套现?
主要信源
二卖洪汇新材,无锡锡山区国资首次“买壳”——新浪财经2025-01-21
蹊跷!实控人项洪伟将洪汇新材股份八折“甩卖”,受让方成立仅半年,套现6亿元露“交班”之意——财联社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