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章!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来看,中游的晶圆代工、IC设计是价值量占比最高的地方,约为35%,其次是上游设备。
半导体材料环节,虽然价值量占比不足5%,但作用却非常重要。
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制造、封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分环节,都离不开电子特气、光掩模、溅射靶材、引线框架等耗材,涉及品类众多。

一众细分市场中,也产生了诸多隐形冠军。
比如安集科技是抛光液龙头,南大光电在ArF光刻胶优势独特,鼎龙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抛光垫生产商,华特气体的光刻气产品,成功切入ASML供应链。
江丰电子是溅射靶材龙头,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基于原材料划分,靶材类型有单质金属/非金属靶材、合金靶材、陶瓷化合物靶材三种。
虽然行业进入壁垒高,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基本被日矿金属、霍尼韦尔等海外公司瓜分。但江丰电子依旧凭借其过硬实力,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先看一下,溅射靶材是什么?
溅射靶材,主要用在“晶圆制造”、“芯片封装”环节。
其作用原理,就是用一束高速度能的离子流,轰击靶材表面,令靶胚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以纳米级精度溅射到基板上,是PVD物理气相沉积的主要耗材。
一块300mm的晶圆,需经历数百次溅射镀膜,仅单质金属靶材的原料,就有铝、钛、钽和铜等,细分种类繁多。国内江丰电子、有研新材和阿石创等公司,在该领域拥有技术布局。

预计2021-2030年,全球金属溅射靶材市场规模将从32亿美元增长至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在6.5%,整体增速不低。

溅射靶材是江丰电子最大的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占比在67.43%。能将把靶材业务市占率做到全球第二,想想也知道,江丰电子得有不少的硬实力在身上。
接下来,我们从技术、客户、业绩三个维度,探明江丰电子的实力所在。
技术维度公司创始人就是技术出身,常年从事于超高纯金属材料、溅射靶材的研究。
江丰电子成立后,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领域,打破了国内企业依赖进口的局面、成功填补技术空白。

另外,公司自己就建立了针对PVD物理气相沉积材料的分析检测中心,并通过了CNAS认证。
2024年江丰电子研发投入2.17亿元,在超高纯金属靶材、28nm以下光刻机冷却部件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所有的研发投入也都做了费用化处理。

得益于技术实力强悍,江丰电子坐拥一众优质客户资源。
溅射靶材主要用在平面显示、光伏电池、半导体芯片等行业。半导体领域,公司进入了台积电、中芯国际、SK海力士等巨头的供应链,显示面板领域,对接了京东方等大客户。
靶材本身认证周期就长,涵盖“供应商初评-产品报价-样品检测-小批量试用-稳定性检测”等多个环节。再加上其定制化特点,进入客户供应链后,合作关系一般都很稳固。
业绩维度技术与客户双重加持下,江丰电子在业绩端的良好表现,也算是意料之中。
财报显示,公司自2013年来,营收便一直维持着正向增长,2024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38.57%、56.79%。

对比之下,像鼎龙股份、华特气体、全志科技等公司,受半导体周期影响业绩起伏明显的同时,令江丰电子这种逆周期的稳定增长,显得更为难得。
不仅如此,在未来,江丰电子也有望将这种成长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核心的推动因素,在这3处:
溅射靶材产能扩张。2024年报显示,公司溅射靶材的项目扩产,正在稳步推进中。
具体来看,宁波基地预算投入6.87亿,用于建设年产5.2万个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的厂房,浙江海宁基地预算投入3.02亿,同样用于集成电路金属靶材的布局。
武汉、惠州的厂房基地,则是显示面板用金属靶材的生产基地。

江丰电子是浙江宁波的芯片独角兽,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省市半导体上市公司数量排名中,浙江排名第四,仅次于上海、广东和江苏。
半导体精密零部件,打开全新成长极。用于半导体设备中的精密零部件,是公司近年来开辟的第二成长极。
企业开辟第二成长曲线,其实很常见,比如三花智控切入新能源车热管理,北特科技切进人形机器人滚珠丝杠。
凭借在溅射靶材领域的积累,江丰电子成功布局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公司的气体分配盘、Si电极等多款产品迅速放量,填补国产空白。
2021-2024年,该项业务的营收从1.84亿大幅攀升至8.87亿,增长相当迅速。

国产替代和晶圆厂的持续扩张,同样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公司,提供了充足成长动力。
预计2024-2027年间,国内300mm晶圆厂数量将从29座增至71座,这一扩产计划,有望直接带动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的业绩放量。
另外,半导体国产化率在2024年尚未到30%,仍存广阔替代空间。
最后,总结一下。
溅射靶材领域,江丰电子在技术、客户和业绩层面,都有着不小优势。
当下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大门缓缓打开,公司作为半导体材料细分龙头,有望享受到行业成长红利。而新产能基地建设、第二成长曲线的开启,也为江丰电子日后业绩的增长,再添稳定保障!
[点赞][点赞][点赞]
这应该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