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贺炳炎上将英年早逝,陈毅父母扶棺痛哭大喊:我的好儿子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1-31 09:52:54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的一个农村家庭,上学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陈毅树立了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

1919年,为了寻求救国之道,陈毅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因参加爱国运动被送回国内,此后,陈毅便正式开始了自己作为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并于1923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从参加革命后,陈毅几乎没有怎么回过家乡,更不用提跟父母见面了。当然,即使自身难保、身处危险的环境中,他心中也十分牵挂着家中的父母。只要有空,他便会给父母写信。

1939年,陈毅指挥新四军苏南部队与日本侵略军开展斗争,虽然有力阻击了敌人,但前方战事还是吃紧。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陈毅还不忘提笔给父母写信。

信中,陈毅向父母介绍了新四军目前的局面和自己对未来必将获胜的决心,同时,他还向父母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正因为有像陈毅这样的无数将领,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不少有着共同革命理想和信仰的年轻男女同志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结为革命伴侣,并继续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而奋斗。

1940年,调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工作的张茜,与时任司令员的陈毅结合。实际上,为了这桩婚事,张茜还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张茜跟陈毅相差21岁,难免会引起一些议论的声音,或者会说陈毅沦陷在美貌中,或者又说张茜是在利用自己的样貌。

除了年龄相差较大外,两人在党内的地位也有较大差距。陈毅当时已经是司令员了,而张茜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

以上种种,都让张茜心中有所顾虑。但后来,在感受到陈毅的真心后,张茜也鼓起勇气接受了他。两人的爱情终于开出了花。

同年,张茜和陈毅在茅山根据地结婚。不久,陈毅便再次上了前线指挥战争。这一时期,虽是新婚,但两人聚少离多,只能靠着书信传达爱意和担忧。

幸运的是,两人都平安无事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的工作更忙了,但每天晚上,他都要挤出一些时间跟妻子交流思想。为了缩小自己与陈毅之间的差距,张茜更加努力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广泛阅读马列主义书籍。

除了在努力提升思想外,在生活方面,张茜更是支持陈毅勤俭节约、不搞特殊的作风。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出任上海市首任市长。岳父一家来上海做客,并提出长住。陈毅听后,先找到妻子张茜,对她说道:“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很贫困,实行的是供给制,吃穿用都是国家分配的。岳父住时间长了会给国家增加开支。我们要以身作则,还是请他回去吧。”

张茜十分理解丈夫的用心,她当即表示支持,紧接着便跟陈毅一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最后,岳父听到女儿女婿的话后,也被他们说服了,不久便回到了老家。

对待岳父岳母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陈毅更是严格,甚至还两次跟父母“约法三章”。

1950年春,多年不见儿子的陈父陈母来到了上海,陈毅见到二老后也十分高兴,但由于工作太忙,他只抽出了一个周日陪着父母在市里转了一圈后便再没时间作陪了。

陈父在家待不住,但他也知道儿子没时间。于是,陈父便给自己找了一个“搭子”。一到周六下午,陈父便给正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陈仁农打电话,让他陪自己出去逛逛。

陈仁农则请上半天假,再秘密给陈父安排了陈毅的专车,两人便一起外出了。后来,陈毅还是知道了。

一天吃过晚饭后,陈毅提出要开家庭会议,陈父隐隐觉得跟自己有关。果不其然,陈毅提出要跟他们“约法三章”:

“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外出。”

陈父听后,笑着摇摇头,说道:“前两条没问题,就是这第三条,太严格了。”不过,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陈父虽然嘴上说着严格,外出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三个多月后,陈父陈母还是不习惯在上海的生活,他向儿子提出回老家,陈毅表示同意。不过,临行前,他又跟父母强调“之前的‘约法三章’不作废”。

陈父点点头,表示“一定支持你的工作。”

1954年,陈毅调至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许久不见父母,陈毅便将父母接到北京来住了一段时间。在北京期间,陈父陈母始终遵循着当年上海定下的“约法三章”,深居简出,不利用儿子的身份搞特殊。

住了一段时间后,陈父陈母再次跟儿子告别回到老家,这一次,陈毅虽然没有再强调之前的约定,但他又跟父母进行了第二次“约法三章”:

“一是回川后衣食住行自理,不惊动当地政府;二是做一个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三是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

父母连连点头,连声说道:“应该,应该这样……”

陈父陈母住在成都兴隆巷的一个普通宅院中,他们生活十分低调,从不向人说起自己的儿子的身份,左邻右舍只知道这里住着一对老人,却不知道他们的儿子竟然就是陈毅。

此外,面对上门请求陈毅帮忙的亲朋好友,两位老人也是坚持跟儿子的约定,几乎从不牵线搭桥。

1959年,陈毅随周总理出国访问,经过成都时,他才趁此机会回家探望了一下父母。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贺炳炎惊讶地问道:“伯父、伯父什么时候来的成都,他们住在哪里?”

陈毅说道:“我自己去看看二老就行了,跟你们没关系。”

贺炳炎跟陈毅在革命战争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当他得知老战友的父母就住在成都时,无论如何也要上门看望。

最终,贺炳炎找到了陈父陈母的住处,他对两位老人说道:“我是成都军区的司令员,陈老总的老战友。你们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得帮。”说罢,他还不忘叮嘱两人“不能告诉陈老总。”

贺炳炎说到做到,见两位老人居住的房子过于破旧,他便带着两人搬到了一处带着小院的普通民宅里,还给他们装上了电话,方便有突发情况能够直接跟自己联系。

一天,陈父陈母发起高烧,还是贺炳炎帮忙送去医院救治的。陈毅得知后,当即表示要将看病住院的钱还给他。贺炳炎怎么可能要呢?他一个劲儿解释用的都是我自己的钱,没有用公家的一分钱。

此后,陈家二老在成都的生活受到了贺炳炎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相处中,陈父陈母也渐渐地将贺炳炎当作了自己的儿子。

1960年7月1日,年仅47岁的贺炳炎因病逝世,陈毅父母得知后,不顾虚弱的身体亲自来到了追悼会现场。期间,二老扶着棺椁看着里面躺着的“儿子”痛哭不已,他们哭喊着:“我的儿子,我的好儿子……”

这一幕让现场所有人无不泪目。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