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陈云不顾求情亲批:立即枪毙广东县委书记王仲,为何?

亦唐谈历史 2024-12-12 16:52:31

1983年,广东海丰向中央传来一则消息,落到了中央纪检第一书记陈云的耳中。听完这则紧急传讯,陈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做出批示要求组织立即枪毙广东海丰县委书记王仲,以儆效尤。

听闻此事后,一些党内元老们纷纷为王仲求情,表示此人为党为国辛劳也算是有不少苦功,更何况他还为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开放做出了绝大贡献。老干部们希望陈云能够看在这些情面上,饶恕王仲一命。

然而,陈云严词拒绝,坚持对王仲处以极刑,并告诫党内干部们一定要从此事中认真反思。

王仲究竟做了怎样不可饶恕的罪孽?陈云为何坚持要对有功之臣痛下杀手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陈云怒杀县委书记的故事。

贪污受贿

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广东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这并非因为这位县委书记本人有多么的超然,而是因为其罪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太有代表性。

出生天津的王仲,早年间的经历也算是十分励志,是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目标典范。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中后期,国内迎来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仲这位心怀对未来美好世界愿景的热血青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将打倒美蒋势力,建立新中国牢牢刻在了脑中。

也正是在同一年,王仲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无数为新中国建立而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党员同志,

建国后的头20多年里,王仲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向来是埋头苦干、兢兢业业。转眼间,时间来到1976年。这一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等伟人先后离世。四人帮迎来破灭,中国政坛出现了了改天换地的气象。

也正是在这一年,已从一个热血青年步入了沉稳中年的王仲,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1976年2月,王仲被组织任命为广东省海丰县委副书记。随后,他又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先后升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等职。

别看他还是只是个处级干部,但因为其所处地区的特殊性,注定了王仲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迎来发展良机。

果不其然,随着邓公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对外发展基调逐渐奠定。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大地,海丰县这个与港澳海上交通便捷的地方,迅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政策的放宽使得海丰与港澳的联系日益紧密,从港澳回来探亲的人络绎不绝,申请去港澳的人也逐渐增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丰县成为了改革阵地的前沿,作为海丰县领导班子成员的王仲,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作为海丰县一把手,可以说王仲对海丰县众人的命运发展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这样的千载难逢之机,王仲看似不经意的一举一动便能够影响一家人的命运。

究竟是顺应时代发展,成为第一批享受到改革红利的先行者,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人富裕起来而无能为力的可怜人,这都是王仲一念之差便能决定之事。

如此一来,看似不值一提的县委书记王仲,其手中的权力却开始变得炙手可热,甚至远比不少厅局级干部来的更加重要。王仲本人,也就此成为了许多人争相巴结的对象,成为了贪腐和贿赂的主要侵蚀目标。

1979年深秋,海丰县红草公社的一位广播员,怀揣着对港澳繁华世界的无限向往,向上提交了赴港报告。因为申请人数众多,政府工作十分繁忙,这位广播员的申请报告迟迟没能得到答复。

为了得到组织肯定,实现自己早日发财的梦想,广播员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后来听人介绍,广播员认识了王仲这位海丰县委书记。

王仲作为海丰县一把手,毫无疑问能够决定广播员申请的最终落实情况。为了尽早完成审批,广播员三番五次上门拜会,希望能够和王仲亲自会面。可王仲乃是一县之长,并非是谁都能轻易见到的。

因此,这位广播员便主动与王仲妻儿搭上了关系。在主动送出一台彼时极为罕见的17英寸黑白电视机后,王仲妻儿终于被打动。

不久之后,广播员审批便被特殊关照,予以通过。

作为政府干部,王仲不会不清楚这台电视机背后所代表的是什么,但在金钱和权力面前,这位共产党员却选择了低下头颅。

此次行动也算是为王仲打开了贪腐的口子。自此之后,上门找他之人络绎不绝,用于贿赂的金钱、物品更是层出不穷。

罪行累累

一步错,步步错。王仲放开贪腐口子之后,必然导致其深陷贪腐旋涡之内不能自拔,为其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那位广播员的“示范”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前往港澳,追寻改革开放之初的发展良机,开始对王仲或其家人行贿。

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冰箱等国内少见的针对电器件,开始不断被搬入王仲这位县委书记家中。

除却收受贿赂之外,王仲在其他方面也没有闲着。

改革初期,因为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广东当地走私活动频繁。许多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机会来往粤港澳地区的人们,开始暗中做起了走私生意,试图自己创出一条发财之路。

在海丰这样的改革先头阵地,走私活动更是十分频繁。当地政府每年都能够从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中收获价值不菲的各类产品货物。

这些货物按理说都应该收归国有,归属组织分配安排。然而,王仲在就任海丰县委书记期间,却利用自身职权,将缉私仓库化为自己的个人藏宝馆。汕尾镇的缉私仓库,对王仲乃至其家人全天开放。他们可以随意开着小汽车进出其中,

只要是他们一家人看中的物品,都可以通过直接拿走或低价购买的手段,直接带回家中。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仅1980年夏季7、8两个月,王仲自己一人便从缉私仓库内带走了180余块手表、8台收录机,以及大量药物、杂物。

王仲不仅自己贪污腐败,还拉着大家一起腐化堕落。毫无疑问,他的家人便是其贪污腐败行径影响下的首要选择。

为了更有效的扩张自己在海丰当地的势力,完成自己贪污犯罪的行径,王仲违规将已经退职的妻子重新收归国家公务员系统,并将其调往县民政处工作。其数个子女也被安排进入了政法部门,彻底掌控了海丰当地的政法系统。

没有了犯法的后顾之久,王仲更是肆无忌惮起来。他很快便构建起了自己抢夺走私物品,妻子藏匿、儿子售卖的完整犯罪链条。县委书记住所,甚至是他外出办公时的住所,都可以成为当地贩私交易的市场。

更糟糕的是,王仲还不断腐化身边的其他国家干部和职工。

例如,有一次他从缉私物资仓库拿取了13台收录机,作为对仓库看管人员的“奖励”。这种公开分发封口费的行为,显然让许多人都堕入了腐败险境,成为其帮凶。

甚至这位县委书记还曾经直白地对仓库管理人员们表示:“我拿县里分成的60%,你们拿镇里分成的40%。”

如此直白的分赃之举,无疑展露了他的无耻,也正是这种“勇于分享成果”的行为,使得海丰县政府系统的风气迅速恶化。

在这样一位县委书记的带领之下,海丰当地一大批干部被腐蚀拉拢,一些缉私人员更是知法犯法、监守自盗。

一时间,作为改革潮头的海丰县成了远近闻名的私货市场。只要是人们想要的新鲜玩意儿,别管在其他地方有多难买,国家管控有多么严格。只要是在海丰,你都能找到相应的产品,顺利用钱将其买回家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丰当地沿海的走私活动猖獗一时,海丰县社会治安等问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严厉法办

王仲肆无忌惮的贪污行为,虽然壮大了自身,养肥了与他同流合污的贪官们。但这也毫无疑问引发了老百姓们和正直官员们的愤怒。在最开始几年里,王仲还能够凭借拉帮结派,控制上诉通道来阻止真相的泄漏。

但随着其犯罪行为愈发嚣张,想要一手遮天、彻底掩盖自己罪行的行为难度也越来越大。

1980年,王仲贪污受贿、知法犯法的相关言论传入了汕头领导的耳中。很快汕头地委对其做出停职处分,要求其交代罪行。

然而,王仲不仅没有就此悔悟,反而决定与自己对抗到底。

一方面,他利用自己通过贪污腐败、贩卖走私物品等建立的利益链,与相关的政府官员和其他人员建立联盟关系,誓死不交代任何问题。另一方面,他暗中授意家人转移窝藏赃款、赃物,企图逃避法律的惩处。

可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办案人员的精心调查分化之下,海丰当地干部贪污腐败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作为这起地区性贪污大案的首脑,王仲自然是首当其冲。

经办案人员侦查确认,王仲先后收受、索取6个人的贿赂,计有电视机6台、收录机2台、电冰箱1台等贵重物品。。此外,他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了大量的从缉私物资,总共价值达6.97万元之多。

别看只有仅仅只有几万块,可放在彼时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那可相当于一位普通国家干部100年的工资收入,是笔不可多得的巨款。

1982年8月,广东省委正式批准开除王仲党籍、党内一切职务决定,并依法对其进行抓捕。

王仲已经落网,罪行也已经得到查实,但对于如何处置他,相关部门领导们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一部分干部认为,王仲虽然罪孽深重但毕竟多年来为国家,为改革开放做出了一定贡献。看在其曾经做出的功劳上,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减刑处理,不必非要判处死刑。

然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示,王仲知法犯法,其恶行影响深远,必须对其进行严正处罚、以儆效尤。

双方之间各执一词,始终没能得到妥协。最终,时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站了出来,坚定表示要判处王仲死刑,才为此事画上了句号。

作为改革开放计划的重要提出和推进者,陈云同志一直以来很关注各地发展情况。王仲案发后,他也一直都在听取案件内容,并多次派人前往海丰调查,可以说对此案了如指掌。

因此,在对待王仲态度上,陈云可谓是坚定至极。即便有老干部为王仲案说情,陈云也没有丝毫犹豫。

这位建国元老有着远高于其他人的见识,正如当年毛主席处决刘青山、张子善一般,陈云同志看到的不是一个王仲,而是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千千万万个王仲。为了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行,必须对王仲这样的贪腐分子进行严厉惩处。

只有这样,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才能够依照党纪国法办事,才能够让改革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1983年1月,汕头万人审判大会之上,原海丰县委书记王仲被判处死刑。面对法律的制裁,王仲终于低下了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押赴刑场之前,王仲语重心长地忏悔道:“但愿我的错误,能给其他人敲响警钟!”

这一刻,他终于清醒了,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他的行为已经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和不可挽回的损失。他的名字也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唾弃和警醒的对象。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行使权力,才能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作贡献。而一旦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就会走向毁灭的深渊。

作为党员干部,最应该做的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