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读书乐》是四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
这组帖子是清代林则徐所书《真书四时读书乐》,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组诗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生卒年不祥,仙居(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人。博通经史,时称“翁书厨”。宋亡,隐居不出,创安洲乡学,教授以终。与陈天瑞有交。翁森取朱熹白鹿洞学规以为训,从学者甚众,据说先后有八百人之多。从学者敬称翁森为“此庐先生”。翁森有《一飘稿》,已佚。清李镜渠辑有《一飘稿剩稿》。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三、《一飘稿剩稿》跋。
《四时读书乐》原文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春
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 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夏
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 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秋
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冬
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这四首诗歌的意思:春天的山光水色最是明媚,厅堂外的栏杆、长廊让人流连忘返。潇潇洒洒地学那孔子最认可的弟子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风花香里,吟唱诗歌,让人陶醉。好鸟枝头鸣叫,落花飘零水上,便是最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了岁月,读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呢?正好比那窗前绿草,不剪不除,任其天然,青碧可爱,欣欣向荣。
夏天一派生机勃勃,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的桑树郁郁葱葱。阳光灿烂,小书斋安静敞亮。白昼变长,读书过后,蝉儿在树上不停鸣叫,好像还在做它的“功课”。晚上读书到深夜,灯花燃成灰烬落下,萤火虫飞入帷帐,闪闪烁烁。东晋大名士陶潜陶渊明曾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类同如此感受,也只是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而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夏天读书就像沐浴着和暖的南风,沁心惬意,再对着镶有美玉的琴弹奏一曲,心中一片清凉澄澈。而相传“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人歌谣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故而,“唯脩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君子读书,自当心怀天下苍生。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昨夜蓦然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篱笆豆花开灿灿,蟋蟀应时鸣叫。不知不觉,丛林、原野里充满秋天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到处都是一片萧瑟景象。读书夜以继日,多亏有一盏矮灯就在床头,就灯夜读,功效加倍。读书的乐趣如此令人愉悦,就好比是在高远的秋夜里冒霜赏月。
冬天到来,肃杀清净。树木凋零,水落石出,群山枯槁,好像是展现了大自然“本然”的面貌。与之相同,“怅寥廓”,在这冬季辽远的天地间,我也正可以看清我勤读书爱读书的“真我”。安然而坐,展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墙上,影像晃动如画。半夜三更,高声朗读,外面雪得很大,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炉火旺,煎茶正香。如此活火活水,清茶一杯,清心寡欲,正与痴心读书者相称。严冬里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那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清香悠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天地孕育万物之心。由此,自当可以感悟,读书也可化育人心,令人品性高洁,心境澄澈,雅如梅花,香远益清。
欢迎各位书友随缘点赞、品评、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