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罢免案硝烟四起,国民党高层多人被捕,赖清德利用检察权利,在两党斗争中办蓝不办绿。
两党斗争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战,号召全岛民众反抗民进党。

在4月17日晚,赖清德所领导的民进党在没有进行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袭国民党台北市、新北市等多个党部,拘押了多名国民党大佬。
两党的矛盾愈演愈烈,年初以来,启动“大罢免”行动,民进党企图通过连署罢免国民党民意代表重新掌控台立法院。
原先软弱的国民党已经意识到不能再坐以待毙,赖清德步步紧逼,到达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做出改变就会被赖清德方面彻底清算。
岛内罢免案进入第二阶段连署程序,赖清德已经将国民党彻底激怒。

原本温和的朱立伦现在火力全开,直指民进党。身穿西装,亲率亲信站在演说台上,催动“罢绿连署”,痛批赖清德,让不少的蓝营支持者都感到意外。
当前全岛笼罩在“绿营恐怖”之中,朱立伦喊出司法不公的口号,呼吁全岛人民反抗民进党。
国民党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蒋万安也出面发声,甚至要求推动“倒阁”,如果赖清德因此解散立法机构,就要用立委改选对赖清德进行不信任投票。

其实朱立伦也想利用民进党的无理行为进行舆论宣传,向民众揭露赖清德不可告人的目的,对绿营进行打击。
根据台湾地区的罢免程序,想要最终罢免一个立委,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选民联名罢免提议,只要达到数量要求就能够进入下一阶段。
而第二阶段是所有选民进行投票,只要投赞成票超过一定比例,这个立委就算是正式被罢免了。

本次罢免潮是绿营也就是赖清德方面率先挑起的,蓝营被迫反击,规模不断升级。一切的原因都是绿营想要重新掌握立法主导权。
到达4月中旬,进入第二阶段的连署在国民党民意代表和民进党民意代表的比例是35::15。
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意味着之后国民党无法加大对民进党的罢免力度,或者没有其他的罢免手段,自身就会陷入不利的局面。
一旦蓝营在这场罢免当中落败,那么朱立伦势必会引咎辞职,蓝营的气势自然就会下降。

失败就是水深火热的境地,所以国民党这次真是动真格的了,想要利用“倒阁”拉着赖清德一起垮台,但是难度很高。
按照规定,国民党要提倒阁案必须获得57席以上的立委按成才行,现在它总共只有52席,意味着朱立伦方面吧必须把民众党拉拢到自己的阵营,相当不易。

对于现在的国民党来说,胜负未分,事情还有转机。赖清德跪美卖台行为就是一个突破口,最近,美国对台湾加征32%的对等关税,赖清德的回应令人诟病。
不仅不会采取报复行动,还对美国零关税进行谈判。

美国作为农业大国,开放零关税农产品倾销之后,就会对台湾的农业进行冲击,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赖清德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做法招来了不少质疑声。
岛内的民众本就不乐意,加上美国对于乌克兰的承诺也没有做到,民众逐渐不信任美国,这对于赖清德长期依赖美国的政策大相径庭。
赖清德宣传的爱台其实是讨好美国的工具,想要用岛内利益谋求政治权益。近期还喊出了“脱中入北”的口号。

国民党完全可以从赖清德卖台这点,对民进党进行反击,寻找岛内民众支持。
所以,目前来看,倒阁这条路还是可行的,也是见效最快,时间最短的手段。
从发起倒阁到全面改选最多需要75天。而发起罢免案到完成补选,需要高达290天的漫长等待,期间的流程还极为复杂。中间万一有变数,则前功尽弃。
按照赖清德步步紧逼的情况,国民党是等不起的。

现在压力转到赖清德身上,倒阁就是国民党用政策给他发出的倒计时,原先赖清德在大罢免中隔岸观火,国民党直接将火烧到他身上。
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出现辞职风波,赖清德就对民进党的控制力下降了。

站在岛内民众的角度,没人不希望两岸和平。所以国民党想要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就要给民众揭示大罢免给台湾地区带来的危害,民进党给其他派别的政治打压。
赖清德的台独路线不仅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会加剧两岸局势的紧张,之前海峡雷霆2025活动就是鲜明的例子。

现在是蓝营掌握立法权,民进党无法胡作非为。如果下个阶段投票成功,民进党掌握立法权,国民党不能再继续限制赖清德的嚣张行径,民进党在岛内就会只手遮天。
到时候台独思想蔓延,赖清德想说什么都有大量的支持者跟随,两岸局势继续升级,无疑会将台湾推向战争的边缘。
只有所有人认识到大罢免带来的严重后果,对赖清德的反对行为逐渐提升,朱立伦的号召才能最终实现。
国民党破釜沉舟的一招,也是给自己扳回一城。

如果局势真的被国民党推动到重选民代的这一步,民进党内部斗争重启,上次提名中落马的人士会卷土重来。
要是赖清德不想发展到那一步,就不能再一意孤行,对于国民党的逼迫举措只能暂缓。
赖清德站在主流民意的对立面,挑起台独。甚至想要动武,这次再拿下立法机构,后果不堪设想,全岛2300万人都会被赖清德一手遮天。

大陆注意到台湾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动。
也许会调整对台政策,两岸的经贸往来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民间示威行动规模不断加大,多个民间团体表示将加入示威行列。预计参与人数会突破10万,台湾两党到底谁能胜利,让我们看后续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