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害死晁盖,夺取梁山大权,前后只用了三步

王玄陵有笔札 2024-12-21 11:54:51

晁盖死的很惨,一支毒箭射在脸上,当天夜里就嘎嘣死了。连谁射死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毒箭上面刻着史文恭的名字。

关于晁盖的死,阴谋论者认为,史文恭不过是替罪羊,射死晁盖的人是花荣,而授意之人是宋江。正因为如此,晁盖临终之前才说道:

“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晁盖之所以留下这么一句话,显然已经非常不信任宋江了。然而,说宋江授意射死晁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实在是太侮辱宋江了。

首先,晁盖是中了曾家军的埋伏,原文写道:

“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

很明显,射死晁盖的是曾家军,在这种情况之下,花荣根本不可能混进敌军的队伍中。再者说了,如果宋江要射死晁盖,让他在乱箭之中被射死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的在箭上刻上史文恭的名字呢?

实际上,以宋江的性格来说,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倒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这种暗杀的方式太低级,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经过祝家庄、高唐州、青州三次大战,宋江早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晁盖早已经被架空,梁山上的大部分人都是他的亲信,他虽然名义上是老二,可实际上却是梁山老大。

晁盖被射中的时候,只有三阮、刘唐、白胜来救,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再者,宋江有“忠义”之名,虽然“忠义”只是他厚黑的手段而已,却是他必不可少的招牌。宋江手底下的人,之所以愿意追随宋江,就是因为他的“忠义”。

所以,对于文不成、武不就的宋江来说,最大的危机就是“忠义”的信任危机。所以他不可能这样做,就算是他这样做了,花荣也不见得会听他的。而一旦这个事情被戳破,那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然而,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晁盖虽不是让宋江暗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被宋江给逼死的。

晁盖屡次都要下山,可都被宋江给拦住了,经过三次大战,晁盖已经被架空。要知道,权力这种东西,上去容易下来难。

宋江一心想坐头把交椅,可在这种情况之下,晁盖即便是退位让贤,宋江也不可能接受,因为他要维护自己“忠义”的体面。所以,想要坐上第一把交椅,就只能想办法弄死晁盖。

所以,晁盖这个老大当得是战战兢兢,他急需要下山立功,以巩固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并且扩大自己的势力。所以,他才不惜跟宋江翻脸,也要自己下山去攻打曾头市。

晁盖下山带了二十员大将,看名单真是让人唏嘘。只有八个是自己的心腹,其中最有战斗力的是林冲和刘唐,三阮水上功夫好,像这种地面的正规战并非所长。

而最让人感慨的是,晁盖连白胜、杜迁、宋万都带上了,可见他是负气下山。而当初一起劫生辰纲的吴用,却早已投到了宋江的怀抱。由此可知,晁盖的失败已经是必然的了。

正是因为急着立功,所以晁盖才轻敌冒进,中了对方的诱敌之计而惨死。

纵观宋江的夺权之路,因为晁盖的光明磊落,对他感恩戴德,不加设防,所以宋江只用了三步,就将晁盖逼上了绝路。

第一步,在宋江上梁山入伙之前,他就大量的往梁山安插自己人,以为自己日后上梁山留一条退路。

攻打清风寨之后,梁山总共二十一位好汉,其中晁盖这边的老人是十二位,宋江推荐入伙的是九位。江州之后,又带了十六人上山,在人数上已经是压倒性的优势。经过了祝家庄、高唐州、青州三次大战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步,拉拢晁盖的亲信,作为晁盖的智囊,吴用在晁盖一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偏偏他又和宋江臭味相投。

在宋江上梁山入伙不久,吴用就已经投怀送抱了,宋江回到郓城接老父上山,躲在破庙里的时候,遇到九天玄女赐天书三卷,天女说道:

“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

所谓天书云云,不过是宋江唬人的鬼话而已,就像陈胜、吴广起义时的篝火狐鸣一样,为了塑造自己的天命所归。

对于此事,所有人都不知道内情,唯独吴用知道,就说明两人已经是穿一条裤子了。智囊已去,晁盖还不是任人摆布?

第三步,不断扩大影响力,架空晁盖。

梁山好汉,本来一大部分都是宋江发展的,而宋江上山入伙以后,在吴用的帮助之下,多次下山立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经过了几次的大战,梁山上的主要力量,名义上是晁盖的属下,实际上都成了宋江的部属。

而作为老大的晁盖,看着山寨一天天发展壮大,自己却没有任何功劳,只是在山寨里搞搞庆功宴。试想一下,别人心里会怎么想,他自己心里又会怎么想。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心向背已经再清楚不过,如果真的发生冲突,绝大多数人肯定要站在宋江这边。

后来,卢俊义捉住了史文恭,宋江在假意让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坚决反对,将晁盖的遗言置若无睹。这就说明,在他们的心里宋江早就是山寨之主了。

不得不说,太仗义的人真的不适合当老大,纵观历史,太仗义的人当老大,没有一个是能走到最后的。

0 阅读:0

王玄陵有笔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