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张大爷,退休后就成了热爱运动的健身达人,每天早晚都要出门遛弯,与邻居们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
然而,近一年来,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张大爷只是偶尔感到腿脚有些疼痛,但他并未在意,以为是年龄增长导致的关节退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重,并且开始频繁发作。每次走路稍微多一点,他就感到疼痛难忍,有时还会出现肿胀。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张大爷的日常生活。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如地行走,甚至连去市场买菜、去公园散步都变得困难重重。他不得不减少外出,整天待在家里,心情也变得越来越低落。
更糟糕的是,由于腿脚不利索,张大爷的社交活动也大大减少。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与邻居们一起聊天、下棋、打牌,失去了很多乐趣和友谊。他开始感到孤独和失落,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在家人们的再三要求下,张大爷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经过检查发现,张大爷患上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0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溃疡甚至坏死等临床症状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甚至可以导致截肢的风险,它是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0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
一、老年人:大于50岁的老年人容易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特别是男性,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二、吸烟:吸烟容易引起动脉内膜的硬化。
三、糖尿病:内膜也是更容易硬化的。
四、高血脂:高血脂会引起动脉内膜脂质的沉浸和钙化。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五、饮食结构不良:吃的东西高胆固醇、高血脂越多,更容易引起我们动脉内膜的硬化。
六、高血压: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内膜的损伤,那些脂质容易通过损伤的部位沉积在动脉的内膜,引起硬化,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
03、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一期是轻微症状期,病人的下肢会出现发凉、畏寒,就是怕冷。
第二期间歇性跛行期,间歇性跛行就是说病人走了一段路的时间后,会出现肢体的疼痛,酸胀,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走。
第三期是静息痛期,症状更严重,不走路也会出现肢体的疼痛,这部分的病人大都是在夜间痛为主,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被痛醒,夜间痛觉比较敏感,会出现静息痛。
第四期组织坏死期,患肢会出现溃疡或者坏死,是最严重的时候。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04、3招自测下肢血管通不通
▣ 足部脉搏不易摸到
一般情况下,轻轻触摸足背正中最高点,能感受到血脉跳动,说明下肢血管比较通畅。如果走路休息之后,足背摸不到脉搏,下肢血管可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狭窄。
▣ 双腿抬高1分钟后颜色不一致
在床上平躺,将双脚抬高至45度左右,大约保持1分钟,观察自己两条腿的气血颜色。如果一条腿的气血颜色比另一条苍白,提示肢体供血不足。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还有,恢复坐姿、放下双腿后,一般人腿部皮肤颜色10秒内会恢复正常,如果超过半分钟,可能已发生缺血情况。
▣ 两腿有温差
下肢血管病变一般先从一侧开始。摸摸自己的腿脚,如果明显感到两条腿温度不一致,温度较低的一侧下肢可能已出现血管病变。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身上出现以上3个信号不要慌张,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对症治疗。